小學階段,各個學科都正處在打基礎的時期,就語文學科的作文教學而言,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對作文的寫作處于懵懂狀態,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給孩子們打基礎?,F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把我在作文教學創新方面的幾點思考與實踐總結如下 :
一、多寫多練
給小學生足夠多的寫作練筆機會,在勤學勤練中自然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古語有云 :“拳練千遍,身法自然?!备鶕嗄甑慕虒W實踐來看,每學期幾個單元的作文配套訓練,以及單純的幾個寫作技法講解指導,已經滿足不了對學生作文能力提升的迫切希望和教學實際要求。有值得思考的一個事例是 :我曾經與一名剛升入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交談,詢問他一些基本的小學階段寫作方法方面的知識,他竟然對這些概念如何運用感到很模糊。這名學生同時還向我傾訴他對寫作文很頭疼,說自己不會寫作文,考試作文不知道該寫什么,勉強根據題目胡亂湊些字數。問及他這些寫作知識老師有沒有講過,他說老師都講了,當時也聽懂了,但就是寫作文時不會用,時間長了也就都忘了??梢?,寫作教學間隔時間過長、篇目訓練少等對作文教學所產生的弱化效果是應當引起我們教者注意的。作文教學中應當適當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數量,適當地強化作文教學,多幾個反復,多些篇目訓練,給小學生足夠多的寫作練筆機會,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擴大積累
讓學生接觸足夠的信息源,多讀多記,在采集和釀造中把學生的作文才思引發出來?!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豐富的積累,很難寫出優秀的文章。對文本的閱讀是學生搜集信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所以在語文課堂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多讀各類書籍,在廣泛涉獵的過程中,接受文學熏陶,從優秀的作品中學習寫作經驗,并搜集足夠的材料信息。作文教學可以以讀促寫,寫人、記事的具體方法都可以從各類文學作品中找到片段或者完整篇章的范例,教師可以通過認真的搜集整合,再結合平時學生習作中的優秀篇目,兩廂對比解讀,在對照中,把好的寫作案例展示給學生,提供優秀的作文范本讓學生來借鑒。另一方面,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大量書籍的同時,還要督促學生長期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樣不僅可以積累寫作材料,更可以讓學生間接地練習寫作。教師定期地組織學生談讀書心得,說出最近讀了哪些書,哪些好的文章,這些書或文章好在哪里,對自己在寫作方面有什么啟示,等等。在自由暢談中,自然激發他們的作文才思,使他們產生熱愛作文、寫好作文的強烈愿望,又有可寫的東西,可運用的寫作方法,如此作文成績的提升就有了保障。
三、教法創新
改變傳統意義上的說教式教學,通過導、引、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把課堂作文教學效率提高上來。作文教學的創新就要打破循規蹈矩的填鴨式教學,通過導、引、發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真正的教育是發現、喚醒、幫助!一是可以開展范文互讀互評,通過在作文教學課堂開展對范文進行互讀互評活動,在參照和比較中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對什么是好作文,如何寫好作文等的作文意識得到提升,加深印象。把有代表性的優秀作文和不成功的作文都展示出來,揚長避短,互相學習。二是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寫作活動,寫些下水作文。例如學習記人記事類作文題目時,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互寫互動,教師下水作文寫班級里的同學,學生來寫老師,這樣既可以鍛煉文筆,又可以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了解,增加了作文教學的趣味性,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謂“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保ㄌ招兄Z)三是作文訓練體裁體例要多元性,不要局限于傳統的作文訓練模式,要打破常規,獲得作文教學方法的解放。四是注重作文習慣的培養。
有些學生作文不構思,看一眼題目拿起筆來就寫,有的學生寫作文時,東想想西想想,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主題,到快收卷子里才草草寫上幾句。這些都不是好的作文習慣。教師要在作文教學課堂對學生不好的作文習慣給予校正,培養他們仔細審題、認真構思、寫作專注等好的寫作習慣。洛克曾經說過:“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p>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多讀多練,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小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再通過創新的教學教法,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打好小學生作文學習的基礎,才能使學生在下筆的時候“有的寫”、“寫得好”,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