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感到無話可說,無法在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中打開視野,網羅自己所需的習作素材,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孩子們將寫作文看作為一項學習任務,一種提高語文分數的手段,而不是一種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其狀況與《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馳,這種現狀著實令人堪憂。誠然,廣大一線語文教師始終在為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質量而默默努力著,許多專家學者也這一領域的展開了實驗研究,積累了寶貴的有益經驗。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作文教學依然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在課程改革的理念精髓指引下,帶領我校語文教師致力于研究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方法,并將提高小學作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進行梳理,希望能夠為一線語文教師提供借鑒。
一、明確寫作的本質,把握提升質量的關鍵
寫作是一種生活、一種人生、也是一種生命的活動,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從《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目標中不難看出小學生的習作心理占有重要地位?!皹酚跁姹磉_,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記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容”,“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這些要求在情感和動機上對小學生提出了具體要求。
而第三學段的相關要求則是在第二學段目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要求學生的習作動機能夠更加強烈一些??梢?,如果教師能夠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調動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就會有效地幫助他們實現“我手寫我心”這一目標,進而提高作文的質量。
二、運用心理學知識,改進作文教學的方法
1. 調動學生積極情緒,激發習作情趣。心理學中這樣表述它們: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碑攲W生寫作文的過程符合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時,就能引起他們積極、肯定的情緒和情感,從而產生積極的作用。
第一,擺脫禁錮,放膽而作。南宋詩人謝仿得在《文章軌范》中說道: “凡學文,初要膽大,終要心小。由粗入細,由俗入雅,由繁入簡,由豪蕩入純粹?!?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學生剛開始學文章時要“膽大”不要被寫作規則、技法之類的清規戒律拘泥住,只要把那些心中所想全部付諸筆墨,表達出來即可。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技法和行文規范時如果強調過多、過細,學生就很難不拘一格地“揮毫潑墨”,一展文采。
例如,一位學生這樣描述了她被關在電梯里的一幕:
“眼看電梯到了 12 層,‘啪’的一下電梯里全黑了,電梯門也緊閉著。我一下子慌了神兒,腦子里一片空白,嚇出了一身的冷汗。這種情況下,我不由得胡思亂想: 完了,電梯會不會沉下去? 會不會一直打不開? 我不會死得這么慘吧……經過了兩分鐘的胡思亂想,我終于鎮定下來。我思考了一會兒,想起來電梯里有個警鈴,立刻像蜘蛛俠似的摸索著。
有聲音傳過來了! ”這段話出現了諸多語病,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孩子在電梯出現故障那一刻真實的想法和真摯的情感,正所謂由心而聲,由情而文。這樣的文章即便出現一些行文技巧的問題,也應該予以充分的鼓勵和表揚。
寫作能力的形成,要經過一個漫長、艱巨的過程。放膽而作,將幫助學生建立一種良吐的心理循環,讓學生樂此不疲,堅持不懈,最終學有所成。
第二,慎重評價,圈點為主。清代的王筠提出: “少改易之,以圈為主?!边@一觀點引發了筆者對于當前作文批改現狀的思考。一些教師習慣于把學生的作文修改得面目全非,使學生對其望而生畏。教師在批改時應慎重評價,鼓勵為主,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享受創作的樂趣。
2. 運用社會學習理論,指導學生仿寫。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非常重視模仿作為社會學習的機制所起的作用。利用這一理論,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仿寫指導,將會對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作文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位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趙麗宏的《頂碗少年》一文時,抓住三次表演過程,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驚心動魄、情感跌宕,并指導他們進行仿寫??梢?,以語文教材為范例指導學生進行仿寫對于作文教學而言,功效甚大,語文教師應該加大使用的力度。
三、提倡積累與儲備,著眼于學生終身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強調: “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習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币虼?,不論從學習的角度還是從思維的角度看,廣泛閱讀,積累儲備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鑒于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養成廣泛閱讀各類優秀書籍的習慣,天長日久,持之以恒,學生的見識就可以不斷增長、認識能力就會不斷提高、文化底蘊定能越積越厚,不僅能夠輕松、快樂地完成作文,更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驅除功利的色彩,樹立作文的求真意識
文風是為人的表現。教師要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讓“求真”的作文觀深入學生心中,把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貫穿于作文教學的全過程。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有可能會面臨道德抉擇,犯下不同的錯誤??墒歉矣诮衣蹲陨礤e誤,展現反思過程,表達悔過之意的學生又有多少呢? 由此更加折射出這位同學高貴的精神境界,的確值得教師慧眼捕捉,大加贊賞?!罢f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既是習作的要求,也是又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因此說,教師在作文評價中,還要特別引導學生把作文當成學做真人的一種歷練。
五、展開實踐與研究,彰顯習作教學的效果
筆者帶領語文教師團隊,對于作文教學方法進行了積極的實踐與研究,積累了一些經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享受習作成功快感,學生樂在其中。正如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的那樣: “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庇捎谠谧魑慕虒W的指導和評改中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了“鼓勵為主,謹慎評價”的原則,使得學生陷入樂此不疲的習作境界之中。隨著大量的練筆,他們的作文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甚至有部分學生在各種作文比賽中獲得重要獎項,猶如雛鷹一般逐步羽翼豐滿,在作文的藍天下展翅翱翔。更重要的是,學生已經由先前“應付”狀態轉入到“享受”的狀態,他們不僅樂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任務,還悄悄地、自發地記日記,寫評論,續寫小說,而且非常愿意與大家一同分享自己的“大作”??梢?,學生們已經將寫作文內化為自己的需要。
2. 課內外指導相結合,學生全面提升。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曾經指出: “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br>在實踐過程中,筆者堅持將課文作為范文,在解讀的同時將有指導作用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修辭手法、語言風格、思想立意等方面作適當指導,讓學生從中吸收文法、章法的營養,有效地提升了學生作文的質量。再有,在引領學生進行仿寫的同時,鼓勵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體現出“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原則,學生從中切實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 習作與生活相聯系,學生回歸本真。上海大學教授李白堅老師在他的《21 世紀我們怎樣教作文》中指出: “今天的學生不是沒有生活,而是沒有在看來平淡的生活中發掘出它們的情趣和意義; 不是生活不夠豐富,而是不會在看來單調的生活中體驗它們的啟示與波瀾; 也不是生活太單調,而是我們做教師的沒有手把手地教他們采擷生活浪花的方法?!?br>除了指導學生展開廣泛閱讀,培養良好的積累習慣外,注重開發活動課程,豐富作文教學資源,為學生建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提高多渠道、多層次的實踐機會,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真實的習作素材,解決“無米之炊”這一問題。
同時值得指出的是,生活是真實的,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悟真實,展現真我,進而讓真情實感如汩汩溪流般從內心中流淌出來,并在自由、充分地表達心聲的同時實現“求真”、“做真人”的目標。
4. 教師角色悄然轉變,學生受益無窮。毫無疑問,學生的發展必須依靠訓練有素的專業教師,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因此說,教師不應只滿足于“教書匠”的身份,而應向專業型、研究型教師進行轉變。
可喜的是,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 這一研究讓我校語文教師在自身的教學觀念、個人發展理念以及教學行為方式等諸多方面發生悄然轉變。從拓寬閱讀視野到網羅各種專業書籍,從關注身邊小事到放眼天下,從改變教學方法到提升教學智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格局,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而所有這些努力最終都將匯聚在學生的身上,讓他們成為最受益的人。
總之,把以上幾種方法運用到作文教學之中,能夠切實幫助我們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當然,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研究中不斷探索,修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彭耽齡. 普通心理學[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26 ~ 399.
[3] 鐘為永. 寫作教學心理學[M].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4] 李賀.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趣味[J]. 學周刊,2011,\\( 20\\) .
[5] 楊麗萍. 作文的模仿與創新[J]. 中學語文園地\\( 高中\\) ,2008,\\( 4\\) .
[6] 李白堅.《21 世紀我們怎樣教作文》\\( 中學版\\)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