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1 世紀,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急需創新型和復合型的人才, 它的核心素質就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這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目標是相一致的, 它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的普遍應用是現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課題, 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課程的整合,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應該從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 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 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由此可見,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進行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有效結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 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 從而營造一種信息化的教學環境, 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 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也是在一定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利用計算機以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認知工具,豐富教學環境,并將它們全面地運用到教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環節相互融合, 并在整體上產生效應,從而促進傳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根本改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
(一)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生活、工作都帶來了很多變化,當然,也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教學工作者必須要學會充分地利用網絡資源的優越性, 這是現代教育者必須要具備的。網絡資源的全面性以及更新速度快,讓教師能夠充分地去利用這個網絡資源, 然后根據課程作出具體的組織加工, 設計出適合于課堂的最佳課件,充分為教學服務。
多媒體網絡具有很多優勢,比如,信息量大、傳輸迅速等,我們可以利用它搜集有效信息,擴展知識,從而提高自己,開闊視野。 這些優勢,可以充分地擴展學生的閱讀量。 比如,作家的身份經歷以及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相關材料等, 都可以積極地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提升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對閱讀渠道的拓展,加深交流合作
信息技術可以改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生活的交流,使交流更便捷。 所以網絡環境不僅可以實現共享與互補, 還能達到多元化、多維度的交流。 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遇到疑惑,可以充分通過網絡的形式去解惑,同時在網絡的形式下,進行自由的合作與探討,并與教師進行互動。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網絡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了解與跟蹤,引導他們更好地去與社會交流,更有效地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信息技術與閱讀的結合,使得教師由單一的傳統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和合作者,這能充分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信息技術與閱讀整合,促進學生的創新發展
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整合, 使學生可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學習課程內容,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將抽象與具體思維結合,多方面多渠道地去充實學生的閱讀感受, 有助于推進學生的創新發展。 信息技術不僅實現了課內外的溝通,還增加了學生的試聽感受,讓學生自然地產生相關聯想,有效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深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四)信息技術創造學生有興趣的內容
利用信息技術,創造一個輕松有趣的情景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能夠提供多種聲像、圖文等,啟發、引導、鼓勵學生更深入地去了解以及理解課程的內容,讓學生更積極地去學習,把學習變成一個有趣的過程。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從多方面增進了學生與教學內容的關系,引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總的說來,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是信息時代比較重要的課程學習方式,同時,這也將會是以后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 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 還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 并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是一個新興的事物,現如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探究,只要教師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 相信一定能夠在整合中取得好的成績。
因而, 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實現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