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位教育大家曾經說過,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早已推廣的今天,我們認為小學語文更是學習基礎之根。學不好小學語文,就會連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沒有,學好其他學科也就無從談起。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修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沒有受到良好的語文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接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合理應用祖國的的文字,使小學生既有初步聽、讀、說、寫的能力。
二、反思:語文教學改革的“乏力”
從21世紀初的基礎教育改革至今,語文課程改革的大方向已經基本確立,推進改革并非處于某個關鍵性的“十字路口”,當前語文課程改革實踐的步履維艱,主要是未建立起與語文課程改革相對應的教學模式,抑或是新型教學表現“乏力”。從筆者多年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來看,“對話”理論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幾個主要問題。\\(1\\) “應然”多,“實然”少,大多研究屬于文獻研究和理論思辨的“空對空”式研究,進行觀念思想的“應然”闡釋,研究僅限于理論話語的轉述,缺少對課堂教學生活世界的準確把握。從已有的文獻可見,很多研究的思路和內容重復,結論大同小異,既無益于解決實際問題,也不具有理論創新的動力和能量。
\\(2\\)淺嘗輒止,系統性差近年來,關于“對話”話語體系下語文教學研究論文可謂“汗牛充棟”,而學術論著卻“鳳毛麟角”,這實際上反映了理論研究的系統性還很薄弱,認為僅僅做一些簡單的理論闡釋即可。語文教學改革從觀念到行動的嬗變,關鍵是教學范式的變革,唯有教學范式才能完成對教學觀念、思維方式、教學秩序的基本承諾,因此,語文教學范式的變革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深化語文課程改革的長遠之計。
三、如何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
(一)課堂教學開始時
上課開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唱唱歌,背背詩,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如果是借班上課,可以和學生課前談話,如問學生“你貴姓”“老師想和你做朋友”“你吃過飯了嗎?”等一些輕松活潑的話題,這樣便能在極短時間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新授課作情感鋪墊。
(二)課堂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在教學過程中,要在提問后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當學生回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這個等待的時間雖短,卻正是學生思維最為緊張活躍的時刻。如教學《鳥的天堂》時,教師可以在總結課文時提出:“這里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話音剛落,定會就有幾個同學舉手。
這時,教師不能就此讓他們起來回答,因為在這么倉促的時間內作答很可能是零亂的、不完整的,而且讓他們回答會影響其他同學思維。于是,教師用手勢示意這幾位學生先把手放下。不一會兒,學生陸陸續續舉起了手,這時,教師喊一名中等生起來回答,回答基本正確,但不夠具體。又叫另一名學生進行補充,這樣答案就完整、具體、鮮明。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從學生回答中不難看出學生經歷了一個分析、歸納、綜合的思維歷程,經歷了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輔助教學的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動畫、游戲等形式,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必將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景的辦法,并不僅限于用多媒體,還有許多成功方法??傊?,通過創設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興趣閥門,誘發學習興趣,促進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
(四)創設懸念引發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五)教師魅力激趣法
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即有魅力的教師。一副自然大方親切隨和的教態,一身時尚端莊搭配得當的衣著,一手龍飛鳳舞剛柔相濟的書法,一口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普通話,一段聲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誦,一句委婉動聽相得益彰的輕唱,都會對學生的注意力具有無形的控制作用,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創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樣,就能改善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吸引學生喜歡語文,學好語文,使大家對語文課充滿了很濃厚的氛圍。
參考文獻:
[1]鄭德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教育時空[J].科技博覽,2006,4.
[2]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