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語文學習的起步, 也是語文學習中閱讀與寫作的基礎,只有過了識字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才能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識字量大、 學生興趣不高等都是有效完成識字教學的阻礙。 在現實教學中,教師既不能給學生加重負擔,又要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就必須要找到適合學生的識字教學方法, 以便更好地完成識字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教師要細致備課,為識字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細致認真的課前準備工作必不可少。 對于識字教學來說,教師認真備課能為識字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教師要“備細”。 識字教學尤其是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備課時一定要“備細”,對于課后要求認識的每一個字,教師要從多方面去認識、分析,比如,這個字的讀音是什么,字形結構是什么樣的,是由什么偏旁部首組成的, 和哪些字容易混淆,等等。 教師只有從多方面仔細備課,盡可能想得周全,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好地完成識字教學。 其次,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找到合適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記。 面對不同的生字,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實際,找到最符合學生、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住它。 同時,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將一些比較復雜、學生容易出錯的生字挑出來,對學生進行重點指導;也可以將容易混淆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區分,等等。 教師要準備充足的時間進行識字教學指導,全方位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又快又準地完成識字任務,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遵循識字教學規律,因材施教
雖然識字教學量大,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遵循以下兩個規律。
(一)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
眾所周知, 識字教學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年齡比較小,一般在六歲到十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比較好動、喜歡玩耍,邏輯思維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對直觀形象的事物比較喜歡, 容易接受新事物,記憶力比較強,但是遺忘速度也很快,即“記得快 ,忘得也快 ”,等等 。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教學,抓住兩點:一是教學內容要從簡單到復雜,逐漸深入。 在課本中,教材配上了很多色彩鮮艷的圖畫, 讓學生看圖識字,圖文并茂,故事性和趣味性都很強,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簡單漢字開始,接受識字教學。 二是教學形式要生動活潑,易于學生接受。 教師要深入研究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盡量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易于接受。 比如,漢語拼音的學習,如果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生精神壓力大, 學習時間長, 學習效果自然不好,如采用圖像記憶、游戲記憶等方法,學生的接受起來就容易很多。
(二)識字教學要遵循漢字結構規律
漢字組成具有一定的規律性, 由一定的部件或筆畫組成,呈現出指示、形聲、會意及象形規律的特點, 教師要發掘漢字音形義的結構規律,引導學生掌握這些規律,運用規律更好地掌握漢字。 比如,利用聲旁引導學生記憶字音,利用形旁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讓學生在語境中認識漢字,等等。 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也能提高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研究識字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實際合理使用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識字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具體而言,識字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歸類識字教學法
識字教學的一個特點就是量大, 每一課至少有七八個漢字的識記任務, 如果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認識,不僅花費的時間長,而且也影響記憶效果。 因此,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識字效率,就要進行總結、歸類,比如,將結構、偏旁一樣的字歸為一類,用同一種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記憶,對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比較記憶,等等。 這樣,學生的記憶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游戲識字教學法
游戲是低年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注意力識字,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這樣的游戲方式有很多種,如猜謎語游戲,將生字用字謎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去猜,猜出后再認讀幾次, 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從結構上深刻認識生字;還有摘果子游戲,在一棵大樹上制作很多“生字果子”,讓學生讀準生字,并組詞造句,然后把果子摘下來,讓學生比一比,看看誰摘的果子最多,等等。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教學內容開發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各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既學到了知識,也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語境識字教學法
識字的目的不僅僅是認識漢字, 也是要學會運用、閱讀、表達,因此,字的學習離不開詞、句、文等語境,只有通過讀語句,在語境中辨析、 鞏固記憶這些字, 才能真正掌握這些字。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方面引導學生用生字組詞、說話,通過這些認識生字的真正含義,鞏固對生字的認識;另一方面,把生字放到課文中或是其他語境中, 讓學生來靈活運用這些生字,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生字的記憶效果,也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途徑。
(四)卡片識字教學法
卡片識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制作、展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抄寫,這是比較被動的學習方式。 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制作識字卡, 讓每位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各具特色的識字卡片,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學習漢字、內化知識,鞏固記憶的同時也提高了識字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從備課上、教學規律、教學方法上不斷探究,因材施教,不斷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 德 政 . 小 學語文 識 字 教學中的一些教學心得.科教創新,2013(2).
[2] 施金 玲 . 如 何 搞 好 小 學語文教學中 識字教學.教育改革與實踐,2012(12).
[3] 閆 永 東 . 淺談 小 學語文教學中的 識 字教學.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