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文閱讀實踐概述
摘要:群文閱讀近年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目前對群文閱讀的探索主要有自下而上的“草根”探索,自上而下的推廣實驗以及民間研究團體的實踐引領三種基本形式。其典型實踐包括課題研究活動、賽課評選活動以及教研培訓活動等。已有實踐探索基本明晰了群文閱讀的課堂操作,諸如議題選擇與文本組織、課堂結構與教學流程、師生關系與教學策略以及基本課型與評價標準等。
關鍵詞:語文課程改革;群文閱讀;課堂操作
我國閱讀教學的百年沉疴一時難除,閱讀教學的弊病陋習依然存在,一線教學的諸多問題嚴重影響著閱讀教學乃至語文學科的發展,青少年閱讀狀況不容樂觀,在這一背景下群文閱讀應運而生。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有北京、河北、山東、黑龍江、陜西、河南、湖南、安徽、江蘇、上海、廣東、福建、浙江、重慶、四川、廣西、貴州以及臺灣和香港等近20個區域在探索群文閱讀,其中重慶、四川、貴州以及浙江地區最具代表性。對群文閱讀的探索大概有三種類型:以教師和學校為主體的自下而上的“草根”探索;以教育行政部門主導的自上而下的推廣實驗;以民間研究院所為代表的實踐引領。據不完全統計,每年以群文閱讀為主題的較具規模的“教、研、賽、評”活動有千余場,參與人數達數十萬之多,其中“全國兒童閱讀與語文創意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全國群文閱讀教學大賽”以及“全國群文閱讀種子教師體驗式研訓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系統梳理目前群文閱讀的探索形式及典型實踐活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群文閱讀的課堂操作建議對閱讀教學意義重大。
一、群文閱讀概念闡釋
對群文閱讀概念的科學闡釋是相關問題探討的前提,因此如何對群文閱讀的內涵進行科學的界定尤為重要。學界從不同角度出發對群文閱讀進行了闡釋,雖然對群文閱讀的認識不完全一致,但已經基本明確了群文閱讀的發展歷程及內涵特征。群文閱讀這一概念被明確提出的時間不長,但群文閱讀相關的實踐探索卻由來已久,學界一般將日本的群書閱讀和港臺的多文本閱讀看作對群文閱讀的早期探索。
臺灣已故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長趙鏡中先生較早地提出了群文這一概念,語文教學名師蔣軍晶從教學實踐出發對群文這一概念做了進一步解說,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博士則對群文閱讀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釋,而西南大學于澤元教授等則對群文閱讀這一概念進行了更為科學、理性的界定。群文閱讀是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群文閱讀最顯著的外在特征在于,由單一文本向多文本轉變,這一外在特征的轉變帶來了深刻的理念變革,諸如:學習的內容由封閉走向開放,更具有可議論性和開放性;學習的過程由單向輸入轉變為共同參與,師生形成了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對知識的認識實現了一元與多元的辯證,達成對知識的共同認可。[1]
二、群文閱讀實踐探索
群文閱讀發展至今有著豐富的探索形式及多樣的實踐活動,其中不乏優秀的經驗和方法,這些優秀的實踐經驗值得深入借鑒和參考。
(一)群文閱讀探索形式
自下而上的“草根”探索是對群文閱讀的最初探索形式,之后隨著其價值的不斷呈現逐漸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同時參與者也不乏熱衷于推廣閱讀事業的研究機構。
1.自下而上的“草根”探索
群文閱讀最初產生于閱讀教學實踐之中,閱讀教學一線是群文閱讀產生的現實土壤。閱讀教學存在著“難繁偏舊”以及“少慢差費”等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閱讀教學的質量?;趯@些現實問題的思考,很多一線教師開始嘗試尋找新的突破口。在這個過程中,群文閱讀受到了眾多教師的青睞,他們開始去探索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副校長、語文教學名師蔣軍晶較早地踐行了群文閱讀,蔣老師在群文閱讀方面已經小有名氣,其設計的群文閱讀課---《創世神話》可謂群文閱讀的典范。重慶市北部新區星光學校語文教師、全國第一屆群文閱讀現場課大賽特等獎得主楊純彥同樣是較早探索群文閱讀的教師之一,其設計的群文閱讀課---《朋友》《那些難忘的角色》等也是群文閱讀的經典之作。正是這種扎根閱讀教學實踐的“草根”探索,催生了群文閱讀的萌芽,也正是因為這些“草根”探索逐漸擴大了群文閱讀的影響。
2.自上而下的推廣實驗
在中國自古就不乏自上而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變革,教育領域同樣也經歷過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歷程。具體到群文閱讀而言,群文閱讀萌芽之后逐漸得到了理論界的關注,其深度的理論探討及廣泛的實踐參與,使其又進入到了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的視野。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在看到群文閱讀的巨大價值之后,開始對其進行實踐,實踐的基本形式是自上而下的、邊試驗邊推廣的推廣性試驗。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已經有近百個區、縣級以上的教育研究及教育行政單位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推廣性試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啟動的群文閱讀項目。2014年2月24日,四川省教科所下發了關于開展“四川省義務教育新課標背景下群文閱讀推廣與深化研究”的通知,在整個四川省范圍內進行群文閱讀的推廣與深化研究。有批評者對這種自上而下的推廣形式感到憂慮或者說提出了質疑,認為“群文閱讀的強勢推行,讓人始料不及”.但這種推廣性試驗的初衷是好的,并且也帶來了可喜的成績,正如批評者也談到“他可以迫使相應學科教師立即行動起來,使課堂快速改變”.[2]
3.民間研究團體的實踐引領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之后開始起草《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并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梢哉f,全民閱讀已經上升為了重要的國家戰略,成為推進國家文明進程的重要手段和國家軟實力的關鍵內容與綜合實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鑒于閱讀的重要性,一些有志于推動我國閱讀事業的人士也進行了閱讀推廣的研究及實踐,諸如王雁玲推廣的群文閱讀,徐冬梅主持的親近母語,竇桂梅試驗的主題閱讀以及韓興娥提倡的海量閱讀等。其中徐冬梅團隊及王雁玲團隊則屬于典型的民間研究團體,徐冬梅團隊成立了親近母語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王雁玲則組建樹人教育研究院專門進行群文閱讀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全民閱讀致使全體民眾獲益,而實際上每個社會個體不僅僅是全民閱讀的受益者,更是全民閱讀的參與者,全民閱讀的推廣無法脫離社會個體而抽象的存在。尤其是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社會團體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社會輿論的方向,引領著民眾的行為選擇??上驳氖?,在群文閱讀的推廣過程中相關民間研究團體已經承擔起了這一社會責任。
(二)群文閱讀典型實踐
群文閱讀典型的實踐活動大致可歸結為三類,即課題研究活動、賽課評選活動以及教研培訓活動。
1.課題研究活動
萌生于教學實踐中的群文閱讀同樣需要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以明確其合法地位并提出相關操作建議。目前針對群文閱讀的課題研究活動已經相當豐富,小到學校層面大至國家層面均有涉及。2012年,重慶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就有關于群文閱讀的項目,即“群文閱讀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建構及對學生閱讀力培養研究”,之后在2014年又成功立項重慶教育科學規劃重大課題“中小學語文課程群文閱讀實踐與研究”.貴州省于2013年發布了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群文閱讀構建有效性課堂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四川省則于2014年發布了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四川省義務教育新課標背景下群文閱讀推廣與深化研究”.此外,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也在2014年發布了“中學語文課程群文閱讀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
2.賽課評選活動
賽課評選活動是群文閱讀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通過賽課、展示以及評選等系列活動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并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典型的賽課活動如全國群文閱讀教學大賽,已于2013年和2014年連續組織兩屆。群文閱讀教學大賽包括三個部分,即教學設計大賽、課例設計大賽和現場課大賽,群文閱讀教學大賽不僅參與范圍廣,還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代表性的評選活動有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和樹人教育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年度群文閱讀十大明星教師以及年度群文閱讀十大示范基地評選活動等。
3.教研培訓活動
談到群文閱讀教研活動,當屬兒童閱讀與語文創意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最具代表性。從2010年首屆兒童閱讀與語文創意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舉辦至今已有四屆,其參與人數之多、受眾之廣、規格之高都堪稱全國領先。從參與規???,每屆活動的參與人數均在3000人以上;從覆蓋區域看,參與者遍布臺灣、香港、北京等十多個省市;從人員類型看,既有一線教師又有教育行政管理人員,還包括知名學者、作家以及出版人等等。提及群文閱讀培訓活動,較早的為千島湖體驗式研習營,之后在縉云山舉辦的全國群文閱讀種子教師體驗式研訓活動形式則更加豐富,此外親近母語組織的兒童閱讀種子教師研習營也頗有代表性。
三、群文閱讀的課堂操作
群文閱讀的課堂操作設計范圍較廣,主要內容有議題選擇與文本組織、課堂結構與教學流程、師生關系與教學策略以及基本課型與評價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