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也屬于基礎知識,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中學階段的內容顯得極為重要。 在我國現有的國情下,既要實施素質教育,同時又不能回避學生的升學問題, 這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尖銳的矛盾。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兩級分化的問題極為突出,要改變這種狀況,因材施教顯得極為必要。 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個喊得很時髦的口號,鑒于各種主觀及客觀的原因,不少教師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落到實處。 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1 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必須做好的幾個方面工作
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點,筆者近年來在教學中采用了分層教學的教改實驗, 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1 對學生進行分組
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我在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 便用一套難易適中的題目對所教班級進行測驗,然后按照學生的測驗成績將各班的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分為 A、B、C 三個學習小組 , 其中 A 組為最基礎的小組 ,B 組為中等成績組,C 組為成績優秀組。 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這樣的詞語,我在分組時便是這樣對學生講的,A 組為基礎組,B 組為提高組,C 組為競賽組,同時我還用了另一種說法, 就是 A 組為銅牌組,B 組為銀牌組,C 組為金牌組。 這樣學生即使分在了 A 組也不會有什么自卑感。 同時我對學生說,我們的分組只是暫時的,每一次測驗我們都會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組,并且在學習中途,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參加高一級小組的學習。
1.2 分層備課
對學生進行分組后,教師在備課時便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 A、B、C 組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必須在備課時體現出來。 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層教學留于形式。 哪些內容對各個組是必須掌握的,哪些內容是只作了解的,對不同小組在作業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這些都必須在備課時充分考慮。
1.3 分層輔導
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輔導是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課堂上我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后,在課外的輔導方面我采用了讓學生之間相互輔導的辦法進行學習輔導,即通過對口扶貧的方式進行輔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的辦法是, 課外直接對 C 組的同學進行輔導,B 組的同學由 C 組的同學進行輔導,A 組的同學由 B 組的同學進行輔導,這樣,將全體同學的積極性都調動了起來。 我對學生說,自己會做題還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題,只有你能講解后別人能聽懂則說明你自己真正懂了。 另外,我給學生說,你們都是老師的助手,你們之間的相互輔導實際上也是在減輕教師的負擔, 因為兩個班有一百多名學生,全靠老師一個人是照顧不過來的,我在學校還擔任了本年級組工作,事情之多是可想而知的,給學生講明了這些道理,學生都極為配合我和支持工作。
1.4 分層測驗
為了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測驗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方式。 我自從采用分層教學后,對學生的測驗采用 A、B、C 三套不同的試卷,以使不同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都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 在測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選擇不同的試卷,即 A 組的同學可以選擇 B 組的試卷,同樣,B 組的同學也可以選擇 C 組的試卷。 每次測驗后各個組進步較大的同學可以上升一個小組,而退步的同學則的降到下一個小組。
收獲與體會。 我們學校是一個有近 1500 名學生,100 多名教師,31 個教學班的大校,擔任高中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此外還擔任本年級組工作作。工作之多可想而知,自從采用分層教學之后,我教得極為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在高一學年結束時由市教委教研室統一命題,全市統一考試及閱卷,教學效果在全年級的六個教學班中名列前茅。 盡管采用分層教學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學生的進步是顯著的,此外,在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中,我班有一個學生獲全年級唯一一個全國三等獎。我在學校擔任的工作相當于三個人的工作量 (并沒有多拿一分錢的工資和獎金),有老師開玩笑說我是能者多勞,其實真正使我受益的是我對學生采用了分層教學, 并且很多工作都由學生幫我完成了。
2 分層教學的反思
因為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并對不同的學生實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實教落到了實處。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學有所獲,兼顧了后進生,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懂,聽得明,作業做得會,這便是學習上的一種良性循環。
在分組的過程中以 A、B、C 組出現, 而不出現差生等詞語,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此外,在課堂上,某些 A 組的同學能聽懂一些 B 組的內容,B 組的一些同學能聽懂一些 C 組的內容,這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在輔導的過程中,讓 C 組的同學輔導 B 組同學,B 組同學輔導 A 組同學,既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又減輕了教師的負責,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其它教學方面的工作。
使用分層教學,在測驗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試卷,學生不會因為自己的測驗成績過低而抬不起頭, 不少同學都愿意選擇上一個小組的試題以顯示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 這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 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實施分層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當然,筆者對分層教學的有關理論及實踐仍在探索之中, 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加入到分層教學的實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