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語文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上,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因此,將探究性學習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和引導學生有所創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該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一、讓教者自己激情燃燒
教師激情燃燒,課堂才會有神韻。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曾經說過:“我啊,只要一上講臺,立刻來精神,跟服了興奮劑一樣?!敝醒腚娨暸_著名支持人倪萍也曾經說過:“我只要一走進演播大廳,就感覺到神清氣爽,精神煥發?!眱晌恢某晒θ耸?,雖然從事的職業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滿懷激情!忽然想到身邊的一位教師略顯夸張的話:“上課的人要是流汗了,說明他投入了!”
曾看到某些教師的課堂,學生在后面睡覺,聽課的教師也強打著精神在聽,可想而知教學的效率。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加快了,教師也實行績效。很多教師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感到身心疲憊,產生職業倦怠,缺乏激情,精神自然不會飽滿,課堂當然談不上神韻。而語言的魅力、語言的韻致是教師激情的顯現。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大腦皮層留下較深的印痕,記憶也往往能鞏固持久。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舉手投足都無不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對事業的激情。從美學的范疇來說,處于激情狀態中的教師,其外表是最美麗的,是富有魅力的。
有人說,激情是吹動帆船的風,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成功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和事業就難有起色;激情是創新的源泉,沒有源泉就沒有創新的靈感和沖動。人如果沒有激情,就只不過像一塊未經撞擊的燧石,潛在的能量就迸發不出來。缺乏激情的教師就缺乏工作的動力,缺乏創新的源泉。
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背晒Φ氖聵I需要全身心投入,而全身心投入則需要依靠發自內心的激情。教師有了對學生、對事業的激情,才擁有充沛的精力。
激情是一種樂趣。魏書生老師因為對教書育人工作的激情,讓他有了不竭的精神動力,使他把勞累、疲憊都拋到了九霄云外。他心中擁有的只有工作、教育改良。魏老師有了激情,有了創新,在工作上獲得了突出的成績,因此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激情的燃燒會讓每一位擁有激情的教師感覺到“看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做每件事都覺得有“理”,有“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一)讓圖片說出情感
圖片是用來說明某一事物的圖畫、照片、拓片的統稱,相比文字更為直觀、具體,在表達方式上簡潔明了。
例如,《短新聞兩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教學,我采用了四張圖片,第一張是奧斯維辛集中營正門圖片,第二張是焚尸爐圖片,第三張是絕望的人群,第四張是堆砌著的人們的頭發與眼鏡。這些圖片帶給學生的心理震撼是那樣深刻。有了這樣的情境,學生便會自主進入文本,從作者的文字中再去感受作者的悲憤。教師還可以用圖片對課文進行拓展延伸。
(二)用音樂調動情感
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蔽覀兛梢宰儞Q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高中語文容量大,有些篇目對于現在的高中生還較有難度,教師的傳統講授避免不了,如何在講授中激發學生的熱情,帶動學生走進教師的預設,音樂的合理運用是個不錯的選擇。
例如,我在教學《詩兩首——再別康橋》時,首先展示一張成熟麥子的圖片,學生做了簡單回答。其次,插入流行歌曲《風吹麥浪》,音樂給了學生課堂上短暫的放松,大家靜靜地聆聽,美妙的音樂和優美的歌詞帶學生走入情感的世界。再次,回到剛才的問題,麥子不再簡單地看到的,而是學生帶著剛才的感情感受到的收獲與愉悅之情。最后,回到文本中,對“新娘”“青荇”“金柳”“柔波”等意象進行解讀,學生的理解不再是僅僅是理論,而是像聽課時那樣感受意象,理解文本。
美景怡情、民俗雅趣、英雄志氣、離怨愁緒都令人心醉神迷。語言的這種人文性與音樂的本質極為相似,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合理地借助音樂會化抽象為具體,可降低語文教學難度。
(三)用教師自身魅力帶動學生情感
教育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真誠、尊重和移情性理解是和諧人際關系的三大要素?!睅熒g的真誠、尊重和理解是在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師生相互尊重,愉快互動,相互合作,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知識,教師也愉悅地完成任務。
例如,教學《故都的秋》,我用自己的經歷激發學生對秋的興趣,進而走入文本。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無數的秋,我選取自己切身感受過的幾個秋。地點:胡楊林、故宮、青海湖、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學生看到我旅游的照片非常興奮。我再通過講述自己的感受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進而轉入對秋的感受,順勢引導學生進入《故都的秋》,引入自然、真誠、和諧。在愉悅中教學,課堂不再呆板?!罢娼逃切男南嘤〉幕顒?,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人心靈深處?!碧招兄壬慕陶d至今仍震撼著我的心靈,懂得用真誠的情感去喚起學生蘊藏心底的學習熱情才是真教育。
綜上所述,一堂真正能讓學生投入、喜愛、有所收獲的課是要通過教師課后、課堂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完成的。教師只有在不斷燃燒自我、走近學生的過程中才能摸索出調動語文課堂的有效方法。最后再次借用激活的廣告詞——激發潛能,超越自我。這不僅是對學生而言,也是對我們教者自己而言。
參考文獻:
[1]黃行福,謝芝 .將教育激情燃燒到底[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1.
[2]李平.李平教師講語文[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