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福利分房逐漸取消,1998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出臺,決定自當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制。商品房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實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形式,經過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建成后用于在境內范圍出售的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由土地出讓、部門審批、建設和出售等環節分析表明,房地產開發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屬性是必然的。商品房開發初期,5、6層步梯房樓盤較為普遍,隨著建筑技術水平提高、建筑結構技術進步和電梯、空調等先進設備的普遍應用,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建設樓層更高、更多面積的商品房,成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追求的主要目標,以此提高房地產開發商的效益。
現代建筑的定義,即空間和圍護。墻體材料是承擔圍護結構的材料,房屋建設越多,墻體材料需求量越大。近20年來房地產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墻體材料行業的壯大,產品構成由單一的燒結類墻體材料,逐漸發展為蒸壓類加氣混凝土砌塊、非蒸壓類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和石膏制品等材料類別廣泛的行業。然而,隨著各類墻體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燒結墻體材料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量越來越少,出現被邊緣化現象,此現象值得燒結墻體材料生產企業深思。
1 建筑結構的限制。
初期的商品房市場中,4~6層的多層住宅,步梯建筑較為普遍,建筑結構多采用磚混結構,墻體材料的承重功能受到充分重視,燒結墻體材料因其強度達到MU15MPa以上、性能穩定等特點,是開發商首要選擇材料,成為建筑圍護結構中的主要材料。然而,隨著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和建筑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應用,10層及以上的住宅如25層或45層的高層、超高層建筑樓盤在大中城市越來越普遍,高樓林立,一個樓盤一個城??蚣芙Y構中,圍護材料不再承擔承重功能,對材料強度指標的要求大幅度降低。同時,隨著樓層加高,為減輕建筑物自重,要求圍護材料密度等級降低。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等材料,因其密度較低,大多在600~800kg/m3范圍,強度指標MU5MPa左右已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這類輕質、大塊墻體材料逐漸成為高層建筑中圍護結構的主要材料,得到大量應用。而燒結墻體材料卻因其強度高、規格小、密度高等不適用性能,在高層建筑已不見蹤影。
2 材料性能限制。
燒結墻體材料產品在生產中,一般采用頁巖、煤矸石等材料為主要原料,原料經破碎、攪拌、成型、切坯、碼窯、干燥和950~1100℃焙燒后獲得。而加氣混凝土砌塊采用粉煤灰、石灰、水泥和鋁粉等原料,經配料攪拌制漿、澆筑靜養、切割成型、蒸壓釜養護,得到產品。兩種產品主要性能見表1.
表1中兩種材料性能比較,當強度指標大致相當時,燒結墻體材料產品與加氣混凝土砌塊相比,其密度偏高,產品規格偏小,導熱系數不及加氣砌塊,施工現場需要配磚協調,不如加氣砌塊簡便。此外,加氣砌塊產品規格最大尺寸能夠達到600mm,而燒結空心砌塊規?;a時,因焙燒工藝條件限制,最大尺寸為290mm對焙燒有利。加氣砌塊產品較大規格的優勢,體現為施工更為便利,施工速度更為快捷,砌筑砂漿數量減少,這也是加氣混凝土砌塊被開發商和施工單位歡迎的亮點。
兩類墻體材料的規格和密度性能差異,使得高層建筑圍護結構材料的應用中,加氣混凝土砌塊更容易被接受。重要的是,對于大型樓盤建設和銷售,因交房時間已被銷售合同確定,樓房的施工工期對開發商生產成本降低、資金流轉、效益的提高等方面意義較大。因此,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等材料輕質、較大規格和施工便利等特點,必然受到市場歡迎。這是燒結墻體材料被高層建筑邊緣化的原因之一。
3 生產工藝的差異限制。
燒結類墻體材料需要采用頁巖、煤矸石等原料,經原料精細制備、成型切坯碼窯、干燥和隧道窯焙燒等工序后獲得。蒸壓類墻體材料生產工藝,需要采用粉煤灰、石灰、水泥和鋁粉等原料,經配料攪拌制漿、澆筑靜養、切割成型、蒸壓釜養護,得到產品。
非蒸壓類墻體材料則采用灰渣等輕骨料、水泥等原料,經配料攪拌,震動加壓成型,自然養護后獲得產品。三類生產工藝完全不同。
根據產業政策的要求,燒結墻體材料生產能力必須達到年產6000萬塊(折標磚)以上。在此規模條件下,三類墻體材料項目相比,項目占地面積、投資、裝機容量、員工數量等技術經濟指標的差異較大,一般而言,燒結類項目最高,蒸壓類次之,非蒸壓類最低。生產工藝的比較同樣如此,燒結類項目對原料性能的選擇、精細加工、成型、干燥和焙燒,工藝過程較長,控制難度較高,工藝要求高于蒸壓類產品生產工藝,而非蒸壓類材料項目,則根本無法與之比較。
正是生產工藝的差異限制,對于建筑設計所需的圍護結構材料,在相同性能指標條件下,燒結類墻體材料的生產成本與其他兩類材料相比,其費用最高,雖然產品性能更為優良,但并不能優質優價,從而制約其產品在建筑市場中的應用。
4 一般市場需求限制。
如前所述,大中城市的高層建筑,由于建筑結構、材料密度和規格性能差異,燒結墻體材料的應用較少,使得具有燒結空心砌塊生產技術和裝備的企業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生產多孔磚甚至普通磚,以滿足企業的生存要求。這部分產品,在中小城鎮的多層建筑以及農村民居建筑中得到應用,但是,產品檔次降低,需求市場萎縮,卻是不爭的事實。這種現象也是燒結類墻體材料在建筑市場中被邊緣化的一種表現。
雖然農村居民對燒結普通磚的良好性能保留著樸素和直觀的判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企業長期生產這類低檔燒結墻體材料產品,必然出現生產質量管理簡化、控制粗放。因此,這部分市場需求,不能促進生產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的優化。隨著非燒結類墻體材料的競爭,必然會加劇燒結類墻體材料在建筑中的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