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為了預防和控制新建、擴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建設部制定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對建筑工程室內氡、甲醛、苯、氨、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含量的控制指標作了規定.目前,預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產生的室內環境污染已迫在眉睫,已成為當下工程建設貫徹始終的硬性要求,也符合當下大力提倡實施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保證室內環境質量良好,提倡"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
1室內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
1.1甲醛
甲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有毒化學有機物,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在室溫下極易釋放,釋放期長達3~15 年.
1.1.1 來源
人造板材\\(如刨花板、密度板、纖維板、膠合板等\\)、人造板材家具、涂料、膠水類及壁紙、地毯等大量使用黏合劑的地方.
1.1.2 危害
甲醛是污染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具長期性、潛伏性、隱蔽性等特點,可導致癌癥、新生兒畸形、白血病等多種可怕的疾病,兒童、孕婦和老人對甲醛尤為敏感.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易致癌及易致畸形物質.
1.2苯系物
影響室內環境質量的苯系物常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類均為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有機氣體,民間俗稱芳香殺手.
1.2.1 來源
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中所含的合成纖維、油漆、各種油漆涂料的添加劑與稀釋劑、防水材料及諸多溶劑型黏合劑.
1.2.2 危害
室內空氣當中的苯系物如被人體吸收,豈能抑制人體的造血功能,可導致人體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等多種可怕的疾病,醫學界已公認其為強致癌物質.
1.3氨氣
氨氣一種比重小于空氣的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堿性氣體,對皮膚組織具有腐蝕與刺激作用,大濃度會影響人的三叉神經末端的反向作用.
1.3.1 來源
其主要來源于建筑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外加劑,特別是冬季施工在墻體混凝土中參加的以尿素和氨氣為主的混凝土抗凍劑,防火板中所用的阻燃劑中也含有大量氨氣成分.另外,裝飾材料中所用添加劑和增白劑中也含有氨氣成分.
1.3.2 危害
其對眼睛、喉嚨及上呼吸道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通過皮膚及呼吸道引起中毒,破壞人體運氧功能,減弱人體對于外來疾病所具的抵抗力.
1.4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TVOC 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TVOC 是空氣中 3 種有機污染物\\(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類化合物\\)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它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1.4.1來源其來源于燃燒產物、吸煙、供暖及烹飪等產生的煙霧和清潔劑、芳香劑以及建筑材料和裝飾、人體本身產物的排放等.
1.4.2危害它具有毒性、刺激性,可影響人體的免疫水平,造成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功能,甚至使人休克、死亡.
2 建筑建材控制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對于住宅室內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斷強化環保理念.
這使得綠色建材的研究開發與使用不斷深入普及.建筑材料的綠色化是實施綠色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人類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1 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指在原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與傳統建材相比綠色建材有以下4 個基本特性:
1\\)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藝和不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2\\)在配制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鉛、鎘、鉻及其他化合物作為顏料及添加劑;3\\)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且應有益于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性,如抗菌、滅菌、防霉、除臭、隔熱、防火、調溫、消聲、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4\\)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再生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2.2 綠色涂料
建筑涂料是以成膜物質、溶劑、助劑、填料與顏料為原料制成的,而其中的揮發性有機溶劑對人體有極大傷害.綠色涂料目前只能是對其量加以限制,而要做到消除目前還無技術實現.
綠色涂料是一種與環境有好的涂料,它是一種不含有害有機揮發物和重金屬鹽的涂料,而目前實現還需新技術支持.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發展采用以水為溶劑的涂料、固體含量在 60%~80%之間的高固體化涂料以及成膜物質是熱固性樹脂的粉末化涂料等來大量減少 TVOC 排放的涂料,這是目前最有效的綠色涂料實現途徑.
2.3生態水泥
建筑綠色材料之生態水泥是用城市廢棄物和工業廢棄物為原料,通過加工處理、配料選擇,經過嚴格的生產管理制作而成的工業制品.
其制作工藝與普通水泥基本相近.
生態水泥相比普通水泥,多了Ca\\(OH\\)2的存在,使得水泥的PH升高,這樣體系中幾乎所有的重金屬形成不溶性的氫氧化物沉淀而被固定在固化體中.
使用之后大大減少了對室內環境質量的污染,避免了重金屬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4 保健建材
保健建材具有抗菌、防霉功能,可以凈化空氣,能夠發生電化學效應、負離子效應、紅外輻射效應及超聲和電場效應,是一種具有環保功能和有益人體康的材料.
目前,采用的物理吸附性凈化材料、化學吸附性凈化材料、光催化材料、稀土無極凈化材料等空氣凈化材料有效地減少了化學物質、放射物質及細菌等物質對室內環境的污染.此外,用于涂料、塑料制品等當中的抗菌材料以及抗紫外線和紅外線的保健醫療材料也在大力發展,有效提高了室內環境質量.
3建筑裝飾材料控制
現代建筑建材的品種繁多,特別是建筑裝飾材料,更是五花八門.然而,我們在選擇裝飾材料的時候,不能只注重裝修外觀效果,現在更注重的是生態環保裝飾材料.新型裝飾材料的發展需堅持因地制宜,更要依據建筑結構的發展特點,生態環保裝飾材料將是目前以及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
3.1 注重綠色裝飾材料發展
首先,我們必須抓好低毒、低污染甚至無毒涂料的發展,涂料溶劑的水性化是目前發展導向;其次,大力開發無毒、無異味及無污染的墻紙與壁布這是環保時代的要求,這類產品需要保證透氣良好、裝飾效果好,對室內環境質量不會造成威脅.
最后,我們需要大量投入發展抗菌、除臭建筑裝飾材料,如抗菌衛生陶瓷、釉面磚以及抗菌墻面涂料等產品.
3.2 利用新技術大力發展環保地板
現在裝飾所用人造木地板的黏結劑主要以甲醛為主,給室內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當下我們需要發展無害無毒膠黏劑,盡量利用新技術發展非木質地板,例如,利用農作物剩余物為原料造成的環保型人造板,優良綠色塑料門窗.還需大力開發新型無毒無污染防火材料,滿足高層建筑防火需要.此外,無甲醛人造板、無放射性石材、綠色石材等材料是目前繼續投入研究的環保新型材料.
另外,加強室內環境檢測,保證室內環境質量也至關重要.當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結果不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時,應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后的工程,可對不合格項進行再次檢測.再次檢測時抽檢量應增加 1 倍并應包含同類型房間及原不合格房間.再次檢測結果全部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時,應判定為室內環境質量合格.室內環境質量驗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嚴禁投入使用.
參考文獻:
[1]薛小川,何書鋒.淺談室內環境質量與綠色建筑材料[J].工程科技.
[2]羅夢醒,劉艷濤等.綠色建材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建材科技,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