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出現為信息技術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為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云計算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技術服務模式,在各個應用領域中受到使用者青睞,我國的云計算技術尚處于探索研究階段,雖然有些應用現在也使用了云服務模式,但是受當前的經濟發展、網絡技術等影響,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管理機制和行業標準,目前各方面正在不斷完善當中.
1.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通俗的講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區域中的服務器或是數以萬計的普通計算機聯合起來,根據互聯網用戶的訪問需求,將資源提供到需要的終端應用上.
2.云計算的主要特點
2.1 超大規模
現在隨著提供云服務機構的增長,云服務器也在成倍的快速增長,特別是一些企業、高校等機構近年來都在建設高標準的數據中心來提供云服務,都具有相當大的規模.這樣一個應用可能會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臺服務器為他提供服務.
2.2 超級運行能力
用戶對大數據處理需求的不斷擴大,云服務器也在成倍的不斷增長,處理速度明顯提高.甚至每秒 10 萬億次的強大運算速度,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等等.云計算能即省時又省力的,幫助用戶完成超級復雜的計算任務.
2.3 虛擬化
所需要的資源可能是一個或多個服務器提供的服務.用戶無需了解是物理機還是虛擬機提供的服務,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服務.
2.4 高可靠性
云具有多路徑網絡互通性.云計算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節點間同構可互換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更加可靠.
2.5 可擴展性
云可根據用戶和應用的增長規模,可靈活的動態伸縮.
2.6 通用性
具有跨平臺的優越性.云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也不在針對特定的操作系統.同一個云可以同時支撐在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上獲取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2.7 按需服務
云是一個龐大的數據中心資源池,用戶像水、電那樣可按需求購買資源.
2.8 節能降耗
云計算融合了虛擬化技術,這樣云計算服務也包含了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運營成本、降低能源消耗等特點.
2.9 價格低廉
網絡中兩個節點間至少有一條路徑相通,在任何地點只要連接網絡,就可以使用云服務,非常方便,而且花很少的錢就能完成非常耗時的任務,價格極其低廉.企業也可以選擇云服務商來使用云服務,提供云服務的服務商,采用自動化集中式管理,無需企業成擔高額的管理成本.因此云服務的低成本成為優勢.
2.10 高安全性
網絡安全人們越來越關注.云計算的使用者越多,就越安全,互聯網覆蓋的角落,只要有新木馬或新病毒出現,就會被立刻截獲殺掉.
網絡存儲服務也是云計算提供的服務之一,可以存儲個人的隱私信息,企業的重要數據、以及重要政府機構的保密信息等等.
雖然其他人或企業機構查看不到這些數據,但是提供云存儲的服務商是可以查看這些隱私信息和保密數據的.為了防止保密數據外泄,要選擇一些正規云計算服務商的服務,因此潛在的危險性也是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3.云計算的應用領域
云計算的應用有電子政務、教育、科研、電信、裝備制造、網絡安全、金融、能源、軍事、醫學、天文學等領域,現在云計算正朝著更廣泛的領域邁進.下面主要介紹云計算在電子政務、教育、電信行業、裝備制造領域的應用.
3.1 云計算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
政府機構建設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就是從管理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的方式之一,利用云計算的虛擬化技術集群信息服務平臺服務器,為政府機構及時發布社會重點關切的問題,提高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有重要作用.
3.2 云計算在教育中的應用
云技術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共享教育資源庫、數字化圖書館、教研科研環境、網絡協同辦公等.這樣徹底打破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效率低、資源嚴重浪費、系統伸縮性差等缺陷的傳統教育模式.云計算的應用與促進教育公平又進一步,同時也在降低教育成本、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服務能力,創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對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3 云計算在電信行業中的應用
現在很多電信企業即提供網絡接入服務,也提供云計算服務.提供應用解決方案服務和主機租賃等服務,還包括一些應用付費服務.通過對不同行業用戶需求進行分析,研發與之相匹配的云服務產品,樹立行業品牌.
3.4 云計算在裝備制造中的應用
云計算技術對裝備制造企業的傳統應用模式也有很大的沖擊力.現在很多企業選擇云服務商提供云服務,不再自行購買服務器,也不需要購置高昂的存儲設備來增加存儲空間,也不用擔心因服務器運行能力差而更新服務器來提升運算能力,減少了經濟投入,降低了運營成本.
結束語
云計算作為 IT 領域一項革新的計算服務模式,一種新的應用模式,不論是從商業模式上還是信息化服務上,都具有許多現有模式所不具備的優勢.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受到了人們的追捧.云計算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將會不斷成熟,事必會越來越向科學化、體系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寧偉.云計算在教育中的應用.科學與技術,2014.
[2]劉文武.改變網絡安全發展的新技術.科技風雜志編輯出版社,2013.2.
[3]安暉.我國云計算產業實際狀況與或然生趨勢.重慶社會科學,2012.
[4]鄧倩妮,陳全.高性能計算發展與應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2009.
[5]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