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生態危機的加?。ㄈ绯鞘徐F霾、溫室效應等)和蓬勃發展的綠色運動,綠色建筑作為第三代建筑思潮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綠色建筑不僅是在建筑內部或外部種植植物進行環境綠化,而是一種節能、輕污染、尊重自然、回歸自然的建筑風格。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結構設計應順應綠色發展趨勢。本文對綠色建筑結構設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綠色;設計思路。
引言。
在我國當代的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結構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這主要得益于混凝土結構自身的優勢,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過程中, 我們應該重點考慮到混凝土的結構特點,在清楚混凝土結構優點與不足的同時,對混凝土結構有一個全面的掌握,進而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以此來更好的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1 綠色建筑結構的特點。
綠色建筑是與一般的建筑明顯不同,主要有節能性、審美和諧性、系統綜合性、健康性和環保性五大特性。 綠色建筑結構設計也應與綠色建筑的要求一致, 要求設計最大限度地輔助綠色建筑本身達到節能和環境保護目的。 除了上述特點,綠色建筑結構應結合兩個重要特點,安全性和經濟性。 經分析,綠色建筑結構相比一般建筑結構應有以下三個特點:
1.1 節能性。
據統計,約 50%的全球能量用于工業,交通和其他行業,45%用于建筑供暖,空調和照明的使用,5%是用于建筑物的建造。 可見,與建筑有關的能源消耗約占世界總能耗的一半。 因此,研究建筑節能在綠色建筑體系建設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綠色建筑結構必須具有節能特性。
1.2 環保性。
“綠色”一詞是指生態環保,對自然環境沒有太大的污染。綠色建筑結構是充分利用合理的結構類型,材料,建成后,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環境保護。
1.3 經濟可持續性。
建筑施工過程中,如果過分考慮了建筑外觀等情況,不考慮背后成本情況的結構體系很容易造成經濟問題, 這樣的建筑必然帶來社會和人民的負擔, 違背了綠色建筑的節能、環保、經濟的原則。 為了支持綠色建筑的目標,綠色建筑結構也具有經濟性和可持續性。
2 結構中存在的不足。
2.1 易受自然天氣的影響。
現代建筑主要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是很牢固, 容易受到一些自然環境的影響, 比如遇到地震、洪水、強風等情況時會發生結構變形等情況,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
2.2 鋼筋混凝土結構發生變化時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鋼筋混凝土材料在受力時遇到突然和破壞性的壓力,結構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并不規律。 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風險增大,直接影響到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和質量。
2.3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不夠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