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設計
1.1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
所謂“可持續”指的是能夠將事物的某種狀態或模式在時間中得以延續,是人類對認識發展深化的重要標志。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研討會中,人們最先對可持續發展進行討論。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世界保護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并號召人們“必須研究自然的、生態的、經濟的、社會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中的基本關系,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1983年,聯合國正式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首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在既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又不會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在發展經濟過程的同時,又不損害自然環境和資源,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海洋、大氣、森林和土地,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安居樂業。
1.2 綠色設計的含義
綠色設計也可稱為環境設計、生態設計,早在 20世紀 60年代末,美國著名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就在他的《為真實世界而設計》一書中指出,設計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創造它的商業價值,而是尋求到一種適當的社會變革元素。他強調設計師的社會及倫理價值,提出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著重考慮到地球上的有限資源,為保護地球的環境而服務。但他的“有限資源論”并未得到當時社會的認可,直至 70年代爆發了“能源危機”后,使人們意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到了 20世紀 80年代末,國際上更是出現了一股新的綠色設計思潮。綠色設計體現了設計師的道德及社會責任心的回歸,反映的是人們對現代科技發展所引起的生態破壞和環境問題的反思。重視再生資源的使用,盡量的減少無謂的資源消耗,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綠色設計所強調的根本原則。綠色設計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設計觀,是一種整體系統的設計觀。
2 綠色設計理念與可持續室內環藝設計的結合
現今世界人口有接近一半都居住在城市,據統計到 2050年這一比例很可能達到世界人口總數的 80%,因此在設計中我們也必須重視可持續性發展,綠色設計是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功能主義相結合的一種設計,它不能僅僅是一個提議和倡導,它應成為現今文明和未來發展的指導方向,有力的推進當代社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將綠色設計的理念滲透到室內環境設計中,做到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增值,永續利用,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開發、節約利用,為人們營造一個健康舒適安逸的生活空間,創建一個綠色的室內環境。將綠色設計理念與可持續室內環藝設計相結合,堅持可持續發展,合理分配組合室內空間的使用能源,對自然材質和新型材料的合理應用和對自然光源的充分采集以及健康的色彩色調搭配等等。在綠色室內環境設計中,嚴格遵循室內設計的5R原則,建立綜合合理的設計觀。
3 綠色設計中可持續室內環藝設計的5R原則
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的 5R原則,主要是從對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的重新認識和實現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的具體途徑來考慮的。具體可分為以下五種原則:
3.1 再思考再認識原則\\(Revalue\\)
Revalue原則意為“再評價”、“再思考”、“再認識”。自工業革命后,人們受到其獲取成果的影響,開始不惜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犧牲地球上有限的資源為代價,瘋狂的進行各種不合理的資源浪費,甚至認為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長時間的濫砍濫伐,破壞自然,最終導致了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破壞,直至威脅到自身的生存安全,這時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種過分的行為,重新評價傳統的價值觀念。特別是在當今的室內環境設計界中,盲目跟風、堆砌材料、互相攀比等等不良的風氣的助長,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甚至文化污染,而這對于新時代的室內設計師而言,只有更新觀念,以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設計進行“再認識”,“再思考”,才能重新找回準確的設計切入點,真正的認清設計的方向。
3.2 更新改造原則\\(Renew\\)
Renew原則意為“更新”、“改造”,主要指的是對舊的事物的更新改造并加以重新利用。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的建設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改變,一座座舊式建筑被拆毀,一棟棟高挺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在這種盲目的“拆舊建新”的過程里所體現的更多的是人們對環境意識的淡薄。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五湖大酒店曾是當時名噪一時的四星級高檔酒店,也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筑。然而這座僅僅服役了13年,建筑結構依然良好的22層大型建筑在短短的8秒之內化為廢墟,按照開發商的構建,這座建筑拆除后將建成一五星級酒店。一棟建筑質量依然完好的大型建筑被拆毀,這在城市規劃科學嚴謹的西方發達國家是很罕見的。為什么相關部門不能在原有的基礎建筑上加以改造,以舊換新呢?拆除舊建筑必定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耗費更多的能源,進而污染環境,這與綠色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我們應當將更新改造的原則貫穿其中,對原有的舊建筑進行改造利用,這樣不僅能保留住原有的歷史痕跡,又能達到為當代生活服務的目的,這種一舉兩得的方法比起破壞、拆除、重建要來的更快也符合當今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3.3 重新利用原則\\(Reuse\\)
Reuse原則意為“重新使用”、“再利用”,是指在可持續的室內環藝設計中,重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舊設備、舊材料、舊家具等。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導致室內環境在其使用壽命周期范圍內的反復裝修,重新設計,這對于室內環境來說,意味著其使用壽命周期的縮短,材料資源的浪費,能源的消耗等等。而廢物利用則是解決該問題的最佳辦法。在廢棄的室內空間里,其實有很多材料是可以經過簡單的處理后直接利用的,如地磚或地板經過簡單的整理可以直接用于新的空間里;舊的門窗,家具也可以應用在新的環境中;一些舊構架、舊鋼材同樣也能用于新結構里,只要善于發現,善于利用,就可以很快的發掘出這樣的舊材料,充分的應用在新的室內環境中,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國外有許多重新利用的實例供我們參考研究,在國內室內設計中,也有“廢物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如位于深圳市梅林中康路的深圳環??破震^,就是將“環?!?“再生”理念貫穿整個設計方案中,室內所有裝飾材料,大到地板,小到桌椅,全部都是使用廢棄材料進行裝飾。堅持“廢棄利用”作為環保的重要手段,盡管使用廢棄品做材料,但是效果卻一點不亞于其他材料,經過設計師的創意表現,使廢棄物重獲新生。
3.4 循環利用原則\\(Recycle\\)
Recycle原則意為“回收利用”、“循環利用”,是指將各種緊缺資源、稀有資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質盡可能地加以回收利用,循環使用或通過某種方式加工提煉后進一步使用。循環利用有限的物質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同時也能夠很大程度的減少廢棄物本身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符合綠色設計的理論,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室內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適當的處理后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地方,如植物的澆灌、廁所的沖洗等等。不僅緩解了生活用水的緊張,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優質水的用量,保護了水資源。北京奧林匹克運動場館外有很多移動式公廁,被稱作新型生態環保公廁。該移動式公廁使用了“神舟”技術,這運用種新型技術不僅能使糞便變成無色無味的氣體,連處理過的小便也可以用來洗手,而且采用泡沫代替廁所沖水,運用這種“循環利用”手段,不但節約了水資源,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3.5 減少降低原則\\(Reduce\\)
Reduce原則意為“減少”、“降低”。指的是在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中要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對環境的破壞和對人類的不良影響。在當今這種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下,人類越來越貪婪,對大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環境破壞也越來越嚴重,有些甚至還威脅到人類的身心健康。因此這要求設計師在選擇材料的同時也應注重能源的消耗,盡量的就地取材,堅持“少就是多”的原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堅持可持續性的室內環境設計。室內是人類一生中度過的最長的空間環境,因此室內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因而在設計上要盡量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注重改善室內物理環境,提高室內的安全系數,合理的安排室內環境的使用功能,遵循人機工學的設計要求,為人類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4 總結
將5R原則運用在可持續的室內環藝空間設計中,這要求我們遵循客觀規律,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價值觀,勇于審視過去的不良行徑;吸取傳統精髓,珍惜已有的有利資源;注重對現有一切材料的再利用;對有限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循環使用;減少對大自然和人類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由于人的感官系統各不相同,對室內空間環境的要求也相差甚遠,這就要求設計師們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要依據使用者的要求進行細致深入的觀察,堅持室內環境設計的可持續性發展,將5R原則貫穿其中,在設計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高效健康、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可持續要求。
參考文獻:
[1]周浩明.可持續室內環境設計理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李泰鉉,田桂花.綠色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延邊大學,2011.
[3]陳易.生態設計中的5R原則[J].同濟大學,2006.
[4]赫耘.淺談綠色建筑室內環境設計[J].中華民居,2012.
[5]王慧穎.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綠色設計理念[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
[6]于蘋,張將.可持續發展的服務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
[7]張興建.可持續發展觀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J].新視覺藝術,2011.
[8]周冠強.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淺論綠色室內設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