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綠色建筑指的是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能夠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最大限度的不影響環境的建筑物。
綠色建筑指的是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維護結構、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特點是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
1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現階段我國的發展現狀已經對建筑發展的模式提出了挑戰,所以傳統的高消耗的發展模式不經濟而且也不環保,這已嚴重阻礙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實行新的、有利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模式即可持續發展模式是發展綠色建筑勢在必行的措施。
2 綠色建筑設計不是僅僅局限于新建筑
有數據統計,新建的建筑在設計階段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的執行率由 2005 年的 53%提高到了 2007 年的 97%; 施工階段執行強制性的節能標準的執行率由 2005 年的 21%提高到了 2007 年的 71%,每年總共可以節約大概 700 萬噸左右的標準煤。
在未來的 30 年之內,我國還要新建 400 多億平方米的建筑,在現有的建筑管理體系中,沒有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建筑計劃就不得開工,因此新建的建筑的節能執行力不強,難度并不是很大。據數據估算,在北方地區,如果房間里供熱是可以調節的,不用開窗,就可以節約 15% 的能耗; 如果是可計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時把暖氣關掉,回來以后再開,就可以節約 30%的能耗。
3 綠色建筑設計問題分析
3. 1 忽視居住環境對人的健康影響
筆者發現有些名義上的"綠色建筑"設計,為了注重節能效果,采用了很多新型材料,但是他們忽視了這些新型材料可以較好的滿足建筑"節能"的要求,但會對室內的空氣質量產生一定的危害,比如某些材質地板磚雖然保溫性能良好,但會產生超標的有害氣體,比如: 游離苯、甲醛等,還有室內的熱輻射、噪聲、電磁輻射等方面如設計時考慮欠妥,會嚴重傷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3. 2 建筑節能效果不佳
(1) 建筑"節能"設計考慮不全面。綠色建筑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對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幾何形狀等一味的追求建筑外形美感,對于其內在的直接影響建筑節能的因素關注度遠遠不夠,對于建筑物的朝向方位、長與寬之比、體型系數、窗墻面積比等因素、造成建筑整體本身存在節能方面的不足,設計師對建筑物的細節設計不夠深入,比如建筑物的門窗、玻璃、屋面保溫、墻體保溫、建筑遮陽等細節,沒有進行綜合的設計(2) 沒有考慮到生產建造能耗。綠色建筑的生產建造能耗表現在以下兩種能耗: 一是在建造過程中能耗,二是生產這些材料的能耗,這兩方面都將對綠色建筑的節能指標產生重要影響。設計人員往往只考慮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節能因素,忽視了以上兩方面的影響,選擇施工工藝時,未優化考慮能耗較小的方案,造成建筑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效果比較突出,但在前期建設過程中節能效果較差。
3. 3 廢舊材料回收處理不當
廢舊材料可分為兩部分,一類是廢料,如建筑垃圾,需要進行集中處理,一類是舊的材料,比如鋼筋頭、包裝箱,都是可以進行回收利用的。
在綠色建筑設計時,一般都不會對這些材料進行綜合系統的分類,在施工中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分類,最后這些材料都被作為廢料而丟棄,被丟棄的廢舊材料增加了廢棄物、污染物的數量,舊材料沒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同時污染了壞境。
3. 4 不重視對環境的影響
設計"綠色"建筑時,設計人員較強的"保護自然環境"意識,對建筑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污水、有害液體及有害氣體排放的處理方法不當,隨意拋棄、掩埋、排放,都將對周圍環境產生破壞,增加周圍的環境負荷,最終影響居民的居住環境,同時對環境有較大的危害。
4 綠色建筑設計問題解決方法分析
4. 1 為居民提供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
綠色建筑設計的根本出發點就是"以人為本",建筑物不僅要確保小區環境清新無污染,更要關注人們生活的舒適度,創造安全舒適、親近自然地小區環境。綠色建筑設計要結合人體工程學設計,一方面要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和水質,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 另一方面室外環境也要有保證,是否有電磁場輻射,有無噪音污染等都要考慮,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人的健康角度和舒適度出發。
在做綠化帶時,既要做到井然有序又要保證美觀,還要起到隔離噪音以及防塵防沙的作用,筆者建議可以選擇具有藥材性質的景觀植物或果樹,這樣不但確保了綠化功能得以實現,還能為居民提供豐富的具有藥用價值的果實,讓居民真正的受益于綠色建筑的好處。
4. 2 以節約能源為關鍵
綠色建筑的重點是科學合理的利用能源,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
要做到這點,需要在小區開始規劃開始就有詳細的節能計劃,從建筑的選型和規模,建筑的圍護結構設計到建筑材料的選擇,都要充分考慮這一點,通過對地勢特征的分析,采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能以及地熱能這些可循環利用的能源,盡量能夠實現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減少在未來建設時可能帶來的能源消耗,實現節能與環保,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 3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現階段我國的綠色建筑設計存在一個誤區,設計人員容易盲目照搬國外的成功案例,把國外的綠色建筑直接套用在國內小區綠色建筑上,這種做法不僅大大增加成本,也違反了綠色建筑物的原有目的,綠色建筑從整個建筑壽命周期看,是不利的。
4. 4 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綠色建筑的原型是生態建筑,顧名思義就是建筑物做到回歸自然,綠色建筑要首先本著"綠色環保"的理念,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在建筑物設計時,不僅要確保設計方案科學合理,還要保持自然的美觀性,盡量還原自然的本來面貌,讓住宅小區的整體環境回歸自然,做到景觀綠化,使小區外觀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做到與自然環境互為補充,而不是去破壞環境,以建立和諧的生態系統環境為出發點建造出綠色建筑物。
參考文獻:
[1]李海。 關于綠色建筑設計問題的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6) .
[2]劉強明。 綠色建筑設計問題探討[J]. 中華民居,201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