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的優化探究
【第一章】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困境研究引言
【第二章】農村電網改造一般理論闡述
【3.1 - 3.3】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現狀分析
【3.4 - 3.6】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成效分析
【4.1】農村用電滿足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4.2 - 4.5】農村電網網架結構仍不合理
【5.1 - 5.2.1】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的重點
【5.2.2 - 5.3】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的配套措施
【結論/參考文獻】鄆城縣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6 主要結論
農網改造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面積廣、線程長、投資大、工期長是一個復雜又具有系統性的工程,做好這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經以上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1)農村電網改造是主要是指對縣級區域內的縣城及縣級以下鄉鎮、村莊、農墾區及林牧區的電網進行改造升級??傮w來說農村電網改造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對變電站、線路等農村電網設施的新建,以及對已運行農網設施局部或整體就地或異地建設、增容、更換設備等。其特點主要有:改造周期較長、涉及的面很廣、改造過程面對的情況比較復雜;改造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整體布局和網絡結構的優化;農村電網的改造受農村環境的影響較大;農網改造過對改造后效益提升更加迫切。在新農村建設中農網的重要地位:農村電網即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和保障,不僅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度還影響著建設的廣度和深度。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二是農村電網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三是農村電網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堅強動力。
(2)調查發現,鄆城農村電網從 1998 年開始,農網改建的文件陸續下達,同年10月為響應國家的號召,促進經濟快速增長,農網改造一期工程開始實施。到 2001年5 月底全面完工并驗收總體合格。農網改建的二期工程于 2002 年 6 月底開始施工,到次年 5 月竣工。第三期農網改造工程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損耗后于 2012 年開始實施,直到 2015 年農網改造仍然沒有結束,十二五"規劃完成后還有"十三五"規劃。
(3)由鄆城縣的農網改造歷程和鄆城縣農村電網改造后的建設規??梢钥闯鲟i城縣農村電網改造的主要方向是農村中低壓配網,主要包括:110kv 電網結構、35kv 電網結構、10kv 配電網和 0.4Kv 低壓農網。其改造的內容主要是鄉鎮、村莊地域范圍內的老化線路、陳舊的設備、不合理的網架結構、不規范的農網管理。其目的是調整農網布局優化網絡結構,使農網的網架結構更加緊固、安全可靠。改造后產生了較好效果:農網改造后使電網更加完善,提高了供電質量和供電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線損提高了經濟效益,促進了鄆城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雖然農網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改造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鄆城縣農網的改造由于資金問題和當地的一些地域性特點,改造的前瞻性和智能化沒有很好的實現。改造后的農網依然存在供需不平衡、電網設備水平低、網架結構不合理、智能電網的新技術沒有很好的普及和管理不完善、管理和技術人員出現結構性短缺等問題。導致改造后的電網維護工作跟不上,還是會出現故障停電維修、農網供電不足、有安全和停電的風險等現象。
(5)針對鄆城縣農網改造后的電網進行診斷分析,村電網改造的投資規劃要從實際角度出發,根據電力負荷預測結果和電力需求分析,確定農網在今后的改造工程中的重點。農村電力作為資本密集型的行業,農電網建設改造工程資金投入量巨大,資源消耗比較多,所以農網的改造應避免短期建設和臨時行為。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規模,對未來的電力需求、電力生產及發展方面有全面的分析和預測,制定和完善一個更具前瞻性、更具實用性、更符合鄆城實際情況的農村電網改造的規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電網的合理布局、設備的合理選用、技術水平的提高并把握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防范各類風險提高管理水平,落實安全責任做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驗收工作等。最后還要采取農村電網改造的配套措施,處理好各方的各部門的關系使農網改造工程的綜合效益達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青。 電網規劃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與評價研究[J].電網技術,2014.10
[2]褚曉杰。電網公司及其市場運營下技術經濟的評價方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
[3]崔益華。安平縣配電網規劃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 2014.06
[4]丁超,張娟。試析農村電網改造的思路和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
[5]段奇峰。 農村電網改造技術措施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0
[6]高麗。山東省經濟區域差異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7,(8):90-92
[7]顧洋。城鎮市政設施投資項目經濟效益后評價方法與指標研究[D].中南大學,2007
[8]韓克存,李開燦。山東省配電網節能降損改造方案與實施[J].山東電力技術,2015.42(2)
[9]韓磊;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分布式電源規劃[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韓龍坤。企業內控管理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12
[11]蔣先啟。析農村電網建設的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09 年 11期
[12]李紅梅。配電網實時監視與線損計算[D]鄭州大學,2014年
[13]李許靜,李蘇輝。提升供電企業人才當量密度的探索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1,(16)。
[14]李渝。輸電網規劃方案經濟評價方法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
[15]李喆學 .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智能電網診斷專家系統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06
[16]連旭磊。智能電網建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03
[17]連旭磊。智能電網建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03
[18]劉朝輝。配電網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解析[J].科技與創新,2015,12
[19]劉桂濤;白敬中。節電技術在農村電網建設中的應用[J];孝感學院學報,2010.06
[20]劉勝強,毛洪偉[J].西部農網改造工程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經濟問題,2007,(10):1.5
[21]劉煒,孫振權,劉燕。智能電網關鍵技術探討[D]內江科技,2010.02
[22]劉文霞;城市配網規劃的優化算法、評價體系與智能技術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06
[23]劉孝剛。村級中低壓電網規劃設計[J].華北電力大學,2014.06
[24]路承通,李皎。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3)
[25]滿廣馨。農村電網改造項目管理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7.12
[26]毛李帆;電網規劃中長期負荷預測技術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27]牛芳兵。菏澤市縣域經濟差異分析與協調發展研究[J].菏澤學院,2011.8
[28]皮志媛。農村電網改造的思路和措施探討[D].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6)18-19.
[29]齊穎。農網改造項目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03
[30]祁碧茹。對我國農網發展投資的政策建議[J].電力技術經濟,2009.06
[31]曲廣龍,楊洪耕,李蘭芳。主動配電網電能質量實時檢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5,(10)。
[32]任其敏。管控與提升人才當量密度指標提高企業競爭力[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
[33]邵雅箐。大學畢業生就業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復旦大學。2010.5
[34]湯紅衛;基于 GIS 的農村電網規劃方法的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1年
[35]田書欣,程浩忠,常浩,戚慶,茹柳,洪紹云。特高壓電網社會效益分析及評價方法[J].電力自動化技術,2015.02
[36]王祺睿。淺析電網規劃設計[J].民營科技,2012.12
[37]王淑艷。農村電網智能改造相關問題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0)74.
[38]王鑫。電網的穩定性分析 [J];科技資訊;2015,(14)
[39]王興輝。市域電網發展診斷分析[D].山東大學,2014.11
[40]魏曉樂;關于深化電網物力集約化管理的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北京);2015,(14)。
[41]吳恒超。淺談農村低壓配電網的規劃設計[J].電氣試驗,2013-01
[42]夏善杰,王猛,李知博,韓家倫。核電企業設備管理要點與實踐[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5.05
[43]徐毅虎?;诘乩硇畔⒑透倪M微分進化算法的變電站優化規劃[D].華北電力大學,2012.06
[44]徐長征。鄆城城區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0.06
[45]許巍。貴州省農業保險財政補貼的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06
[46]閆琳琳。拓寬視野定標桿 搶抓機遇謀發展--訪山東省鄆城縣供電公司經理康廣相[J].農電管理,2012.02
[47]楊芳。容城縣農村電網改造規劃項目評估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10.05
[48]楊玉青。區域配電網儲能配置與優化運行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年》
[49]楊煜建。農村電網改造中若干技術經濟問題的研究[J].通訊世界,2013.09
[50]尹飛。配電網工程規劃項目社會效益評價及實證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12
[51]曾四鳴。河北南網農村配電網建設與改造問題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11
[52]翟元興。山西省電力建設與電力供需平衡分析[J].山西電力,2008.06
[53]張建中。農村電網工程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2008.
[54]張婷婷。配電網規劃中分布式電源的選址和定容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06
[55]張學芳。山西省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7.10
[56]中國科學技術學會??h級供電企業配電網自動化應用分析[J].大科技,2015,(13)。
[57]周恒,常曉鵬,楊衛衛。農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5,(9)
[58]David B. Richardson.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 electric grid: A review of modelingapproaches, Impacts, and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J].Renewable andSustainable EnemyReviews 2013,19: 247-254
[59]Florin Capitanescu, Louis Wehenkel.Experiments with the interior-point method forsolving large scale Optimal Power Flow problems [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13,95:276-283
[60]Gantz J, Reinsel D. 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J]. Proceedings of IDC iView,2011: 1-12.
[61]Mohammad Monfared Saeed Golesta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ingle-phasegridintegration of small-scal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 review [J) .Renewableand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2,16(7) : 4982-4993
[62]Scott B. Peterson, Jeremy J. Michalek. Cost-effectiveness of plug-in hybridelectricvehicle battery capacity and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for reducingUSgasoline consumption [J].Energy Policy, 2013 , 52: 429-438Ram M. Shrestha,Shreekar Pradhan. Co-benefits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 in adevelopingcountry[J].Energy Policy, 2010,38(5):2586-2597
[63]Todd Levin,Valerie M. Thomas,Audrey J. Lee .State-scale evaluation ofrenewableelectricity policy: The role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credits and carbontaxes [J] .EnergyPolicy, 2011,39(2): 95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