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汽車歷時半年時間,通過網絡平臺、微信微博互動版塊,搜集投訴數據,采訪投訴車主,得到第一手反饋。涉及包括進口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共50多個品牌。我們通過投訴量、投訴占比、企業答復率、問題解決率和客戶滿意度五個方面為這些企業排名。我們的重點是在展示這些汽車企業面對投訴時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效率,展現一個真實的汽車維權環境。
進口品牌
從投訴案例來看,進口品牌由于銷量限制,投訴量不高,在調查的13個進口汽車品牌中沒有一個汽車品牌的投訴量過千,有587例投訴的大眾(進口)位居榜首。而且進口品牌的企業答復率也比較高,基本都在60%以上,像奔馳、沃爾沃的答復率都在90%以上,有了問題及時溝通,也是負責人企業應該做到的。令人不解的是林肯汽車的做法,30%的答復率讓消費者寒心。
自主品牌
雖然自主品牌整體表現略比合資品牌強,投訴案例不算太多,而且企業回復率也大多在50%以上,但是長安汽車仍以2131例投訴,位居自主品牌投訴榜榜首。第二名的長城汽車憑借SUV的火熱之勢,最近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銷量冠軍,但是3.07%的銷量占比實在是可怕,量上去了,質不能下來。自主品牌的高質高量之路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合資品牌
合資品牌中,受到大眾“斷軸門”、“DSG變速器門”事件的影響,一汽大眾的投訴量為4970例,成為受到中國車主投訴最多的合資品牌。此外,長安福特4409例的投訴量也不遑多讓,成為合資品牌投訴榜的第二名,1.24%的銷售占比,也讓人擔心長安福特的質量。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就是東風系合資品牌有四個品牌入圍排行榜前十位,成為標準的難兄難弟。而且東風日產28.30%的回復率,也說明了東風日產的高傲態度,視消費者的意見如無物,這樣不重視的車主的企業如何做大做強,如何給車主帶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