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由于農村產業趨于規?;?,大型種植戶、養殖戶、村里的小型企業、小型加工廠等的招工需求將增大,這時,如果有一個專門的,能夠及時有效地推送招工信息的平臺來為農民和招工方服務,將大大地促進勞動效益。
關鍵詞:農民工;尋工效益;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10-0110-02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rural labor force has been transferred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 material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of agriculture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transfer of management rights of contracted land by farmers has accelerated noticeably.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develop moderate-scale management. As rural industries tend to be large-scale, the demand for recruitment from large-scale growers, farmer households,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village, and small processing plants will increase. At this time, if there is a platform that can specifically and timely push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serving farmers and recruiters will greatly boost labor benefit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job search efficien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 背景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9億,占全國人口的70%,農業人口7億,占產業總人口的50%,因此,農民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富強。據相關資料分析,現今,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工作問題[1]。如今的社會,農村的田地雖然能夠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但是經濟狀況卻很難得到改善。近年來,農民進城務工已成為一種潮流。然而農民工的數量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農民進城,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不僅僅是文化水平的問題,能否及時獲得招工方發布的招工信息也是農民是否能夠獲得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前提。該平臺就是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招工信息,讓招工方快速地找到合適的工人,使得“尋工”雙方得到最大化的利益。
2 現狀分析
由于政府主導的農村土地承包流轉制度,導致了農民可用的土地急劇減少,閑置勞動力大量增多,出現了很大一部分尋工的農民。勞動力總量較大,特別是農村地區。近年來,農民進城務工的人越來越多,農民工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不少財富:一是直接促進了鄉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打工族返鄉創業推動了當地市場經濟的發展,吸收了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帶動了當地農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市場經濟意識深入人心。二是直接對城市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農民工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勞動力隊伍,城市生活環境的改變,城市公共設施的改善,城市創造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都離不開農民工的貢獻。農民工是城市第三產業的重要力量[3-4]。農民工促進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工業生產的發展需要勞動力,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現,也需要向城市轉移。農民工實現了大批廉價勞動力的充分供給,促進了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的發展。三是直接促進了整個社會經濟的增長。對社會財富的貢獻日益明顯,加快了社會發展。提高了勞動力競爭效率,加快了勞動力市場的發展速度,并沖破了城鄉分割的社會結構,推動了勞動力的職業競爭。
3 平臺設計目的
3.1 打通城鎮與農村、農村與農村之間的信息渠道
現今,城鎮招收農民工所采用的手段是發送宣傳單,而宣傳單的覆蓋范圍有限,有些在家里,需要工作的農民不能及時地獲得這些信息。在村與村之間,農民尋工的信息一般是靠鄰里、親戚之間的口頭傳達,這就使得信息的傳送時間延長,不利于“尋工”雙方的需求。平臺在發布以及推送“尋工”信息時減少了中間環節,力求達到雙方之間的無障礙聯系,打通“尋工”雙方的信息渠道。
3.2 促進農民尋工效益最大化
服務對象僅針對農民,所以本平臺發布的“尋工”信息是從農民的角度出發,經過收集整理后的招工信息,將推送到有需要的農民手中。并設有緊急招工信息置頂功能,即把緊急招工信息放在優先處理的位置,以便招工方能及時獲得勞動力,尋工方也能及時獲得工作。
4 平臺詳細設計
4.1 總體設計
該平臺分為三個模塊:城鎮招工、農閑時招工、臨時招工。各模塊的招工信息經過分類整理后通過多渠道發送給農民。當有情況緊急的招工信息時可作置頂處理,力求?檎泄し膠脫骯し醬?去最大化的利益??傮w設計結構如圖1所示。
4.2 模塊設計
4.2.1 城鎮招工模塊
城鎮招工模塊主要發布大型種植戶、養殖戶、村里的小型企業、小型加工廠等的招工信息。
總的來說,城鎮招工模塊就是將招工的詳細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入庫、刪除和修改等的管理模塊。通過該平臺對城鎮招工的詳細信息依次收集、整理和編輯,并進行城鎮招工信息的實時發布。
4.2.2 農閑時招工模塊
農閑時招工主要發布具有時段性的招工信息。
農閑時,農事相對較少,農民可以在農閑時通過該平臺尋工,此模塊的設計主要具有時間上的針對性,農民可以通過尋工平臺選擇時段性的工作打發農閑時間,同時又能更好地維持生計。該平臺通過篩選階段性的招工信息,進行統一的收集整理之后進行發布。
4.2.3 臨時招工模塊
臨時招工模塊主要發布臨時短期的招工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需要及時更新臨時招工的信息以及對過期的招工信息進行刪除。
5 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互聯網上已有不少的招工平臺,僅針對農民招工的信息推送平臺較少[5]。如今,網絡覆蓋率不斷上升,京東、阿里巴巴等網絡銷售正在向農村蔓延,網絡公司在農村拉網線建立網點等無不顯示著信息化的下鄉趨勢,農村實現信息化,為農民尋工提供了更加豐富便利的信息和平臺。
參考文獻:
[1] 《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課題組. 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M]. 北京: 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
[2] 《中國農民工戰略問題研究》課題組. 中國農民工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總報告[J].改革, 2009(2): 5-27.
[3] 徐永新. 我國農民工政策的演變及未來走向[J]. 河南社會科學, 2005, 13(4): 91-93.
[4] 程新征. 中國農民工若干問題研究[M].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7.
[5] 陸銘.勞動經濟學[M].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