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繼電保護裝置對于整個供電系統的安全穩定的運行,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旦供電系統有故障發生,繼電保護裝置有著不可替代的應急處理的作用,與此同時,它也是整個電力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對于各種電器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已經逐漸的成為繼電保護的一種重要方式,人工的定期檢修比其他設備的檢查具有更大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關鍵詞】繼電保護 檢修 應用 研究
現如今,繼電保護故障的類型還是比較復雜的,如果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二次設備的定期檢修,必將會導致運行狀態良好的設備出現周期性的停運,造成維修過剩,導致財力和物力的極大浪費,甚至還會出現維修故障、電網的安全性降低的問題。
1 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研究的現狀
為了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提高運行的效率,降低設備運行的成本,就需要進行定期的檢修。而對保護的檢修只要還是為了改善提高保護的可靠性。狀態的檢修也是如此。提到保護構成器件復雜,很難能夠確定保護劣化信息,因此,需要引入一些評估的方法進行繼電保護的狀態檢修的研究。
可靠性指的是元件、設備或者系統在預定的時間之內,在預先確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保護的可靠性指的是在該保護規定的范圍之內發生了保護應該動作的故障時,它應該正確動作,而在其他任何的保護下,不應該工作的情況下,則不應該誤動作。
由于保護系統主要由大量的電子元器件組成,構成的回路比較復雜,在實際的維修過程中,不可能全部對元器件損壞進行量化分析,因此,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研究主要還是針對保護可靠性的評估指標和計算模型來展開,所涉及的內容和構成的環節失效數據的統計,系統可靠性的定量評估,運行維護和經濟參數的關系等。
2 繼電保護狀態檢修存在的問題
2.1定期檢修占據主導
現如今,繼電的保護維修還是以定期檢修的形式為主。定期檢修就是在固定的時間之內,對電路設備進行檢修,同時要達到明確的檢修次數。這樣的方法所帶來的風險是比較大的。在不考慮設備的實際能力的情況下,該種檢修方法有可能造成電力設備的損壞,也會導致裝置的使用壽命的降低。在設備檢修間隔的期間,很難會發現電力設備在安全方便存在的隱患,就更不用說解決這些問題了。這樣的方式會給電力系統帶來很大的安全性的影響,直接增加了安全隱患。同時,在檢修時不能發現問題,也會直接造成嚴重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2.2設備檢修自動化普及率比較低
保護系統中的電子儀器設備比較多,這樣的電路比較復雜,一旦發生損壞,很難能夠找到損壞的具體原因和準確的損壞位置。所以,要想能夠事先做好事故發生的預防,就需要做好繼電保護的可靠性評估,以此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研究和評估主要利用的是計算機模型來完成,主要涵蓋了數據的統計和處理,系統的量化評估,經濟參數和運營成本的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電力科技的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很多技術都不能很好的實施,這直接造成電網設備檢修自動化的普及率降低,繼電保護的可靠性也不高等問題。
2.3電磁干擾比較嚴重
目前,微電子器件和高集成電路在電氣二次設備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氣二次設備的電磁干擾也愈加的敏感,很容易受到電磁的干擾。電磁波會對二次設備產生干擾,這樣就會出現采樣信號的失真、保護誤動、拒動、自動裝置異常和元件損壞等問題。所以,在對設備進行二次檢修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電磁干擾的問題。
3 繼電保護狀態檢修技術的措施
3.1提高對二次回路的保護能力
對繼電保護裝置和二次回路進行檢查,及時的發現存在的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在正常的交接班辦公室對電力系統進行復檢,這是每一個電廠工作人員的職責所在。具體的工作內容有保護壓板和自動裝置是否是按照調度的要求進行的投入;開關與壓板的位置是否是正確的;每個回路的接線是否是正常的,有沒有出現松動或者發熱的現象;熔斷器的接觸是否是良好的,指示燈和運行監視燈是否正常顯示等。該方法比較適合低壓饋電線路,對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負荷,理論上是可以通過使保護裝置有計劃性的動作,實現重合閘回路的檢測,進而替代定期的檢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檢驗的工作量。
3.2建立智能化檢測系統
隨著目前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繼電保護技術和裝置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電力系統的科學化程度也在隨著提高,也增加了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通過科學的方法建立完善的自我檢測和預警制度是未來現代化電力系統的必經之路。
為了確保繼電保護裝置檢測的有效性,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提高解決電網問題的能力,在檢測狀況中發生的問題信息必須快速的傳遞到檢測指揮中心。具體的方法就是充分的利用信息的傳遞工具,通信設施等建立起監測網,將發現的問題快速的上報,建立起動態的檢測系統,這樣更加的方便采取補救和解決措施。
3.3二次設備的電磁抗干擾監測
目前,高集成電路和微電子元件在電氣二次設備的使用中比較廣泛,電氣二次設備對電磁的干擾的敏感度也越來越高,這也及其容易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電磁干擾會造成二次誤動或拒動、甚至元件損壞。由電磁干擾引起的事故,按照常規的試驗方法至今還很難能夠發現,特別是在正常運行的時候,更是沒有什么明顯的征兆,所以,必須加強微機保護的抗干擾措施。
二次設備狀態檢修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二次設備進行電磁兼容性的考核試驗。具體包括在微機保護裝置的范圍之內,禁止使用移動設備的管理,比如手機等;對于不同廠站的敏感器件、耦合途徑、干擾源要進行適時的監測和管理;對二次設備屏蔽接地情況也要進行定期的檢查。
4 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未來發展
4.1計算機檢測
我國微機繼電保護發展至今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在電力系統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有了一定的經驗和經濟效益,對于運行管理水平來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隨著未來科學發展的趨勢,電力系統的科技化程度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通過計算機取代人工檢測的趨勢,這必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的趨勢。利用計算機。建立實時的數據傳輸,進行設備的檢測,設備的維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電力設備的維修成本,增強電網的穩定性。
4.2人工智能化
隨著電力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未來的繼電保護的維修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會進一步的提高。經過網絡、模糊邏輯和遺傳算法在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其正逐漸應用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當中,給繼電保護技術帶來新的活力。
5 結語
總之,隨著數字化變電站技術的發展,新的要求會一直推動狀態檢修領域的持續進步,狀態檢修作為一種新型的檢修策略,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楊慶忠,王英.繼電保護狀態檢修實際應用的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3.
[2]李洋,張洪佳.繼電保護狀態檢修實際應用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