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防設計是高層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規避火災風險、保護人員財產安全等功能。傳統高層建筑的處方式消防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標準制訂和項目審核方面滯后于消防安全功能需求。本文介紹了目前高層建筑消防設計的主要幾種誤區與盲區,提出性能化消防設計對策,為保障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一定科學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 消防設計 誤區 對策
消防設計在建筑設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國內外對消防設計的研究與應用[1],目前我國已實施了適用于各類別高層建筑的消防標準,例如GB50016-2014等國家標準規范。然而,此類標準依據以往建筑消防設計經驗,雖然具體規定各項技術參數指標,但未考慮到不同類型建筑物的使用條件,因此相應的消防設計存在一定誤區。本文針對某酒店改造工程消防設計中的若干誤區,綜合業主需求、安全規范和建筑條件等因素,提出性能化設計對策。
1 高層建筑消防設計的誤區
某酒店改造工程為二類民用住宅租用改為公共建筑,屬于多單元高層建筑中的一棟外置單元樓,原有主要消防設施僅一部可通至上人屋頂的封閉式樓梯、一部電梯及地下一層消防栓系統等,因此不能達到國標要求,需要改進消防設計。該酒店改造參數見表1。
由于該酒店的垂直疏散距離達39.5m,防火分區的疏散出口僅有一個,無法滿足安全出口不低于兩個的國標要求,按照傳統的處方式消防設計規范,提供的設計方案主要有以下幾類誤區。
1.1 增建防煙樓梯間
防煙樓梯間是發生火災時人員疏通的唯一垂直通道,對于高層公共建筑而言具有防煙、防火、降溫和提供避難所等功能,其前室面積和樓梯最小凈寬度等參數均有相應嚴格規定。對于本改造工程,由于每層客房面積僅456m2,按照國標規定增建一條防煙樓梯,從建筑內部條件、工期進度和預算成本等方面考慮都不具備可行性。
1.2 開辟連接通道
連接通道的方案是采取連通陽臺或打通鄰近單元的居民樓。連通陽臺成本低且操作方便,但對于酒店而言屬于非規范和非常規防火設計,住宿旅客流動性強,一般不熟悉酒店平面布置,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更不易發現連通陽臺位置。而且受位置布局、開啟方向和陽臺面積所限,連通陽臺在理論上疏散人數較少,只能安全疏散十樓以上住戶。對于打通單元樓通道,此方案會增大防火分區面積,還會涉及10余居民拆遷造成成本劇增。
1.3 設置戶外樓梯
考慮到本酒店使用面積有限,且戶外消防通道寬度較小,如果設置戶外樓梯,則會影響消防車的快速通行與合適停放。且據國標規定及計算,戶外樓梯會擋住2.0m范圍內的窗戶,其周圍約30間客房外窗會被堵住,一方面不利于酒店日常經營,另一方面不利于排煙,也阻擋了火災來臨時住戶的窗外逃生路線。
1.4 增設高空疏散設備
常用高空救生設備主要包括柔性救生滑道和救生緩降器。柔性救生滑道通過抗靜電材料對人體摩擦限速,使多人從滑道內部順序緩慢降至地面。救生緩降器的原理則是利用齒輪系統傳動變速,將人從平穩送至安全區域。目前高空救生設備未得到規范認可,其材料的安全評估、設備的實用性及適用性有待設立統一審核標準,例如逃生者身上的尖銳物品可能劃破救生滑道、救生緩降器要求使用者體力充沛心理素質好等。所以高空救生設備僅作為消防設計的輔助選擇。
2 高層建筑消防設計的對策
基于火災安全工程學原理[2],對該酒店性能化消防設計的流程見圖1。
火災荷載審核一方面要限制使用易燃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將酒店內走道改造為外窗可開啟排煙走道。針對疏散旅客的特點,首先應在通道和樓梯口設置指示路標燈與應急燈,并在客房門后配置疏散示意圖;其次在走廊內裝備應急廣播,以便及時傳遞信息并正確引導;最后各樓層還需24h安全監督崗,做到及時預防與指揮。對于建筑疏散能力,可將原有封閉樓梯改為防煙樓梯間,并在防煙樓梯間前室設置機械防煙系統,另外將普通電梯改為消防電梯,使安全出口達到兩個。按照每層疏散人員最多30人計,達到了國標規定每層不超過8戶要求?;馂闹乱螂[患方面,一是未設計舞廳、超市和會議室等;二是在二樓廚房設置燃氣報警器與防爆排風機,使用防爆照明燈具?;馂姆揽毓芾泶胧┌ǎ航⑼晟凭频臧踩芾砗团嘤栔贫?;采購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客房內增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置消防監控應急中心等。
3 結語
本文根據火災安全工程學原理歸納了某酒店的消防設計誤區,并采用性能化消防設計對策,為保障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 張修江.淺議高層賓館建筑的消防設計――以沈陽國際飯店的消防設計為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0(11):71-75.
[2] 戴志宏.性能化消防設計在如家酒店改造工程中的探索與應用[D].天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