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安全責任事故頻發,大多與企業違規操作、安全生產工作監管不力有關,淮安市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是典型的化工園區,生產安全問題日益突顯,為杜絕安全責任事故,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保障產業的順利發展,園區提出了建設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的設想。本文參考了國內現有縣區級安全生產監管系統建設方案,并結合淮安市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現狀,設計了淮安市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的總體架構以及功能模塊。
關鍵詞:化工園區;生產安全;監管;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5-0078-02
1概述
巖鹽是淮安的優勢礦產資源之一,普查報告表明,淮安巖鹽資源量高達1300億噸,屬世界特大型巖鹽礦床,淮安市政府把鹽化工新材料產業列為全市四大千億元級產業之一。為此,淮安市設立了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先后有臺灣玻璃集團、中國鹽業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和以色列馬克西姆阿甘公司等近20家鹽化工戰略性企業入駐園區。目前已落戶鹽化工項目近百個。園區產業和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特色產業層次、創能驅動能力和集群發展活力不斷提升。
2 系統設計原則
2.1 開放性原則
凡涉及與上級安監部門信息系統相關的部分,均需開發響應的數據接口,確保信息上下通暢。
2.2 可維護性和可擴充性原則
系統設計應標準化、規范化,按照分層設計、軟件構件化的原則,采用積木式結構,為今后系統維護、擴展和集成留有足夠余地。
2.3 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則
系統必須具備防黑客、防病毒、容災備份及其他保護措施;保證系統7*24小時無故障連續運行。
3 系統構架設計
本系統規模大、功能復雜?;诠δ苄枨蠛图夹g要求,參考金安工程體系結構模型,對系統功能進行分解,構建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的技術體系框架,邏輯上系統各組成部分的配置和相互關系如下:
本系統面對信息化工程用戶自下而上分為基礎通信網絡、硬件基礎設施、數據庫系統、公共開發框架、綜合監管信息系統五個層次。最下層是基礎通信網絡,主要是各種網絡和通信資源,包括計算機通信網、有線通信網、無線通信網和互聯網,這些網絡已經建成,為信息系統提供底層網絡通信的支撐。
4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本系統主要設計16個功能子系統,70余個功能模塊子項。
5 系統設計總結與展望
本系統的設計參考了國內現有縣區級安全生產監管系統建設方案,并結合淮安市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現狀,設計了淮安市鹽化新材料產業園區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的總體架構以及功能模塊,系統的建設能夠提升園區安全生產監管能效與執法水平。在建設過程應本著“急用先行,自上而下”的設計原則,在后期的功能完善上應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系統運行積累的結構化數據與通過網絡捕獲的其他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對涉及安全生產的隱患因素做到預測預判,最大限度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蔣薇薇.安全生產監管與執法平臺建設的研究[J].煤礦安全與監察,2015(3).
[2]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平臺總體建設方案(安監總規劃〔2015〕6號)[Z].
[3]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安全生產科技支撐平臺創建工作的通知[J].信息與動態,2014(5).
[4]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建設的意見(安監總應急[2012]114號)[J].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公告,2012(10).
[5] 于海龍.“3+1”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建設[J].視點-它山之石,2015(5).
[6] 徐輝.區縣級政府安監部門安全監管信息平臺的研究[J].現代安全技術與管理,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