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與高通簽約的中國手機企業,恐怕只有格力是“沒上船先買票”的,即產品還沒正式上市就已簽訂專利授權許可,董明珠果然任性。
美國硅谷時間4月6日5∶00,北京時間4月6日20∶00,高通與格力全資子公司艾維普同時宣布簽署手機專利授權協議。至此,華為、中興、TCL、小米、奇酷、海爾、聯想、格力等中國主要手機企業都與高通簽訂了專利授權協議。
按照協議規定,高通授予艾維普公司開發、制造和銷售在中國使用3G WCDMA、CDMA2000(包括EV-DO)和4G LTE(其中包括“三?!盙SM、TD-SCDMA和LTE-TDD)用戶單元的付費專利許可。艾維普交付的專利費用按照國家發改委2015年2月的最新條款執行。
細數與高通簽約的中國手機企業,恐怕只有格力手機是“沒上船先買票”的,即產品還沒正式上市就已簽訂專利授權許可,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果然任性。
眾所周知,格力手機第一代并未正式在市場上售賣,據董明珠稱,第二代手機將于一兩個月內問世,采用的正是旗艦機型常用的高通驍龍820處理器??磥磉@次董明珠是要動真格的了,不知雷布斯(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和小米做何感想?
另一方面,深圳上市的格力電器股票自2月22日開市起持續停牌……
格力披露的停牌原因為重大資產收購,標的對象是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是的,董明珠也要造新能源汽車。自去年開始,格力的多元化戰略明顯提速。雖然手機相比新能源汽車的投入風險要小得多,但在格力的多元化戰略版圖中,格力手機才是話題之王:
這不僅因為自董明珠和雷布斯10億元賭局之后,輿論話題總將兩人“綁”在一起,格力手機PK小米手機話題空間無限;還因為在科技感上,作為通信品類的手機似乎總比作為電器品類的空調、電飯煲們要高上一個“檔次”,足以成為董明珠多元化戰略中科技創新的顏值擔當。實際上,第一代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就是董明珠本人,可見手機業務的戰略制高點。
由于第一代格力手機并未在市場中流通,以至于當時有不少人開始懷疑董明珠的誠意。畢竟,在競爭白熱化的手機市場,僅靠從上游供應商采購配件、代工廠制造產品,不僅綜合體驗不過關,更不要提科技創新了。
但是今天,所有人都信了:董明珠是真的要做手機,而且要做好手機。
與高通簽訂專利協議,首先就意味著格力每年要繳納不菲的專利費,還沒賺錢就先交費,就這一點足以證明董明珠的魄力。
其次,根據國家發改委2015年2月的最新決定,相對新手機企業有一定專利庇護作用的“專利免費反向許可”已經廢止,格力手機的起跑環境相比當年的小米手機更為嚴峻。
董明珠的選擇
不過,董明珠選擇的路,誰也阻攔不了。
今年“兩會”上,她就再放豪言,格力手機第二代將是“全球最好的手機,會成為世界一流的產品”。而與高通在專利許可上的協議,無疑為第二代格力手機的正式上市打好了頭陣。
但專利許可畢竟不是需要噱頭的營銷事件,這意味著董明珠一開始就為格力手機選擇了一條規范但嚴峻的道路。
眾所周知,專利已經成了整個手機行業的游戲規則和國際慣例。當年聯想肯出29億美元巨資從谷歌手中接盤品牌價值已大打折扣的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就是看上了它的多項專利技術,以及與谷歌之間的知識產權交叉授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東就表示,知識產權是國際經貿活動的“標配”,也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剛需”。雖然專利承載了法律保護創新的內涵初衷,但在當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也早已成為與價格戰并駕齊驅的商業競爭手段。
董明珠要對手機動真格的,從一開始就必須將格力手機引上規范之路。
董明珠的情結
那么,董明珠這次與高通簽署專利協議屬于“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嗎?
但,董明珠是有知識產權情結的。
在今年“兩會”期間,知識產權保護就是熱議話題。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她就多次在公開場合倡議“加大對偷專利的處罰力度”。如果格力手機不能和高通達成專利協議而率先使用高通相關技術,在她眼里也許與“偷專利”沒什么分別。
知識產權,格力有切膚之痛。
董明珠曾回憶,格力的專利幾年前被偷,兩年官司下來雖然最終勝訴,但對方只賠償了200萬元,罰款數額遠不及帶來的經濟損失。要知道,去年格力集團投入的研發經費就超過150億元,一旦專利技術被盜,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正在迅速改善,在手機市場,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專利成果,可以有效防止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重演。這次格力“沒上船先買票”,不是前車之鑒的被動而為,更是向外界示范的主動之舉:
董明珠除了自身的研發投入之外,也通過和高通進行專利授權,真心付出以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董明珠的期待
不管你喜不喜歡董明珠,格力的品質才是你是否愿意買單的原因。
格力本身就是眾多專利的擁有者。今年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了2015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授權的相關數據。其中,格力成了唯一一家進入了國內企業排行榜前十名的家電企業。
如今,董明珠更是期望將這種技術和品質上升到中國制造的層面――“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畢竟,隨著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升,更需要體驗好、品質高的產品,中國制造業企業必須要有“工匠精神”。但也只有在創新受到保護的環境,企業才有可能靜下心來去雕琢打磨精益求精的產品。
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當務之急,一方面要加大研發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強專利布局,加速實現產業轉型,將過剩產能轉化為優質產能。特別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意義就更為重要。在董明珠看來,企業創新其實不一定就要補貼減稅,相比之下,如何給企業家空間,如何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才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也許高通專利授權解決不了格力手機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所有問題,但至少董明珠已經幫格力手機解決了專利問題,也是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