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科技論文 > > 打破政策體制“壁壘”破 除招生辦學“冰點”
打破政策體制“壁壘”破 除招生辦學“冰點”
>2024-04-14 09:00:00

為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要求,強化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職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中央農廣校在部分市縣農廣校建立了9個農民中職教育聯系點,聯系點將成為探索農民職業教育規律和教育教學模式的試驗點和示范點,加強農廣校體系中職教育工作上下聯動、工作推動的渠道和平臺。本期經驗交流刊登湖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東西湖區分校、遼寧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莊河市分校、江蘇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泰興市分校、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合浦分校等4個聯系點開展農民中職教育的經驗和做法,以希為農廣校體系教育教學改革、農民職教工作可持續發展提供基層實踐依據和素材,為農廣校體系教育教學工作發揮先導和示范作用。

湖北省中職教育自2011年實行屬地管理后,全省農廣教育體系中職教育逐年萎縮,近三年已基本停招,農廣中職學歷教育體系受到沖擊。在這特殊的形勢下,省農業廳領導、省校領導高度重視,經不懈努力,終于2015年4月在東西湖區成功破局,這為下一步在全省范圍內打破政策體制“壁壘”,破除招生辦學“冰點”,取得了寶貴經驗。
一、總體情況
東西湖區常住人口40.2萬,轄涉農行政村87個,農業人口10.2萬,農業面積18.2萬畝。農業以設施蔬菜種植和農產品加工為主,輔以鄉村游、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全區是由13個國有農場組成的全國第三大農場群,既是武漢現代都市農業核心示范區,又是湖北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但隨著農村城鎮步伐加快,二、三產業在全區GDP中比重逐年增加,農業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正在逐年遞減,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加劇,加之受教育的程度有限,農業實用人才隊伍素質總體不高,已經無法適應當前“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對此,東西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并最終決定先以基層農村黨建工作為重點,以村隊兩委委員為重點培養對象,著重提升這些基層“決策者”、農民引路人、致富帶頭人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示范引領作用,以農廣校新型職業農民中職教育為培養方式,每年安排30萬元財政資金,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全區所轄行政村農業職業教育全覆蓋。截至目前,區農廣校已開設中專班兩期,招收蔬菜種植和水產養殖兩個涉農專業中專生共計71人,平均年齡32歲。
二、經驗做法
(一)招生模式
東西湖區中職學歷教育主要采取委培模式,由區農廣校作為辦學主體,以協議形式與委培單位簽訂人才培養訂單。生源由委培單位選送,采取半脫產式學習,由生源所在單位對選派人員作后備干部跟蹤,區農廣校負責教務管理和教學組織實施。學費由各單位財政預算列支,由生源委培單位、區農村實用人才辦、區農委三方統籌解決,平均每生源三年的學費共約9000元。
(二)培養模式
根據區委、政府培養目標定位,結合《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教職成廳〔2014〕1號)要求,采取工學結合、農學結合的模式,嚴格按照《新型職業農民中等學歷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地區農業特色產業實際組織教學。
一是摸底考察,提升人才培養質效。為了保證辦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區農廣校在開班之初進行入學考試,通過考試摸底,探清生源對農業知識的掌握情況,量身定制教學計劃。
二是嚴格紀律,確保完成教學到位。通過嚴格的教學管理和思想教育,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學習紀律和校紀校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課余生活,保質保量完成研修。
三是加強鍛煉,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為了提升對農業的感知,采取將理論學習、實習實訓、經驗總結相互穿插進行,以實用為突破口,注重實踐能力培養,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學籍注冊
省教育廳在全省實行屬地管理之后,對省農廣校中職教育事業的學籍注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此,省農業廳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協調省教育廳要求解決生源學籍注冊等問題。2012年省政府分管教育的郭生煉副省長在《省農業廳關于解決全省廣校系統中職學歷教育注冊問題的報告》上就此作了“請各市州解決”的重要批示。根據這一批示,區政府組織有關教育職能部門,經多次協調武漢市教育局后,該問題已于2015年9月得到徹底解決,招收的全部生源現已完成注冊。全省農廣校體系也終在執行“屬地管理”的四年后,在全區實現了最終破局。
三、四點體會
一是領導重視是打破政策壁壘的關鍵因素。目前東西湖區已將新型職業農民中職學歷教育納入了全區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十三五”規劃,并從本級財政人才培育經費中每年列支20萬元用于保障涉農中職學歷教育的持續培養,再加上“三方統籌”方式,每年用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中職學歷教育經費已達50萬元,年培養規??蛇_150多人。
二是培訓品牌同學歷教育形成了趨同互補?;仡欀新殞W歷教育招生辦學過程,這同長期建立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品牌密不可分。正因為有了全國兩部委都認可的武漢市東西湖區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品牌和社會大眾認可的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了區委區政府領導、各級機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農廣校的認同和一致肯定,因此才有了此次破冰的成功。
三是擴大生源范圍將是未來職教主攻方向。新型職業農民中職學歷教育模式的成功,關鍵是拓寬招生渠道,找準生源定位,即成人在職教育、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如果還是同過去一樣,對取得初中學歷、18歲以下的學生開展全日制涉農中等職業教育,無疑就不會有現在區農廣?;鶎愚r村兩委委員中職學歷教育上的突破局面。因此,只有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滿足面向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滿足農業產業發展實際,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特別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緊缺農業實用人才,才是農廣校打破招生困局、提供長效生源、確保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四是訂單培養是解決人才緊缺的有效方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是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重點是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全區大中型涉農加工生產企業40余家,年產值過千億元,但98%緊缺性農業人才長期依賴“進口”,且用工時間短,一般不超過3年,加之住房、子女就學等生活問題難以解決,人才不愿來、留不住、流失快的情況較嚴重,僅依賴7~15天的職業農民培訓是遠遠無法滿足全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的?,F在實行的這種委培模式,實質上是一種基于“訂單式”培養的創新,再加之農廣校在農業職業教育領域的天然優勢,使得培養出來的“產品”更兼具市場競爭力,更容易受到農業人才市場的青睞。因此,實行訂單式培養,開展系統的學歷教育,能有效彌補職業農民培育的不足,加快培養一批產業急需、市場緊缺的農業人才,這既是產業發展需要,也是人才市場迫切需要,更是農廣校職業教育生存維系與可持續發展難得的歷史機遇。
湖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東西湖區分校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