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育明專業合作社溫室育苗大棚,育苗架上的秧苗生機勃勃,蒼翠欲滴,前來購苗的人絡繹不絕,合作社負責人楊明說今年的人參果苗和辣椒苗培育得有點少,現在已供不應求。今年五十開外的楊明是甘肅省民勤縣三雷鎮中陶村農民,在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浪潮中,他通過蔬菜銷售,成立專業合作社,培育、引進、推廣日光溫室蔬菜等多條途徑,實現了從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華麗轉身”。
2007年,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號角在沙鄉大地吹響,日光溫室建設在民勤縣遍地開花。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2008年出現了溫室產品滯銷難題,頭腦靈活的楊明通過市場調查捕捉到了致富的商機,于是他利用城郊便利的交通和熟絡的人脈關系,開著小貨車搞起了蔬菜異地銷售。2008年,他銷售西紅柿5000余噸,辣椒400余噸,西葫蘆和乳瓜3000噸,洋蔥12000噸,由于銷售成績突出,縣政府獎勵1.7萬元,財政扶持創業資金5萬元。
樂學技術搞服務
為了提高溫室產品質量,2008年底,他籌資30萬元成立了民勤縣育民產銷專業合作社,縱向拓展溫室育苗產業鏈,實行“供、種、產、銷”一條龍服務。2009年,楊明在中陶示范園區承包了9座日光溫室。從苗木定植,整枝打杈,澆水施肥,到溫濕度管控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每一環節,他把技術人員的講解分類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實踐,楊明掌握了溫室蔬菜種植技術,成了當地有名的“土專家”。2013年,楊明報名參加民勤縣農廣校舉辦的日光溫室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班,系統地學習了溫室蔬菜生產經營與管理技術,同年被認定為民勤縣首屆新型職業農民。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明經營日光溫室的技藝日趨嫻熟,2013年,他被縣科技局聘為服務技術員。這進一步鼓勵了他大膽創新,隨后對西瓜、茄子、人參果等蔬菜進行嫁接試驗也獲得了成功。他試驗的溫室人參果嫁接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參果畸形果和僵果問題,在重興、薛百、大壩、三雷等鄉鎮得到推廣應用,苗木供不應求。
引種育苗解難題
2009年以前,民勤縣的日光溫室種植品種單一,為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2010年,楊明先后從寧夏中衛引進格瑞特、安娜、隴椒2號、隴椒5號進行培育,并在三雷、大灘、夾河、蘇武等鄉鎮地進行示范種植。2012年他又引進德澳特7728、瑞吉、澳麗等新品種。同時成功引進寧夏天瑞種業公司落戶該村,承包日光溫室10座,建立了優質育苗基地。在溫室育苗和種植過程中,楊明創新總結出大穴客土栽苗法、人參果深畦降溫育苗法和人參果苗木頂端扦插法。這三種方法,簡單易學,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很快被溫室種植戶采用,提高了溫室產出效益。2015年初,他又成功建起了15座日光溫室,從此一門心思做起了日光溫室蔬菜產業。
如今,楊明經營的日光溫室達32座,年銷售種苗260多萬株,由他試驗推廣的育苗品種達10多種,覆蓋了全縣15個鄉鎮的2400多戶?,F在楊明的溫室產品遠銷北京、陜西、新疆、青海、寧夏等地,年銷售量達5000多噸,年收入50多萬元。2015年他被民勤縣委、縣政府評為第五屆“農民之星”。
育明專業合作社也與客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形成了集產品銷售、新品種試驗、育苗、技術服務“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2010年育民產銷專業合作社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日光溫室產品銷售先進集體”,2014年被甘肅省農牧廳評為“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
楊明富了,他靠自己的敏銳與才智,依靠日光溫室育苗和蔬菜銷售,既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拓寬了致富路,又帶動了周邊鄉鄰提高經濟收入。談及今后的發展,這個“土專家”說他要繼續做大做強溫室產業,為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創造更寬更廣的新天地。
甘肅省民勤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周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