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較多,間接造成生產端菜賤傷農,消費端菜貴傷民的怪圈。文章以壽光和海南為例,總結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典型流通模式,借鑒國外農產品物流發展模式,提出了構建農產品生產銷售方與物流企業的協同體系,通過協同理論應用研究,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提出相關對策建議。文章采取了數學模型、比較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發展對策;協同論;流通模式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excessiv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irectly causes low prices of vegetables on the production side and high prices of vegetables on the consumer side. This article takes Shouguang and Hainan for example to summarize typical circulation mod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 China, and proposes synergistic system between selle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s by referencing foreign experi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Finally, propos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 China. This article adopts some methods such a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mplete the researc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evelop strategies; synergy theory; circulation modes
0 引 言
農產品價格問題是民生問題,而農產品的流通過程間接影響著農產品的價格。近年來,我國農產品流通陷入怪圈,生產端菜賤傷農,消費端菜貴傷民,而流通環節過多,成為了這一矛盾的重要原因。我國在農產品流通模式、物流發展對策方面已做過一些研究,本文在相關研究報告的基礎上,總結我國典型農產品流通模式,提出構建農產品生產銷售方與物流企業的協同體系,就協同學的相關理論進行應用研究,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1 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特點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廣袤的土地上造就了種類繁多的農產品,國內市場對農產品數量需求很大,品種要求多樣化。因此,農產品流通關系著中國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和質量,涉及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農產品物流對區域的農業和農村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暢通的農產品物流體系不僅能加速農產品的流轉,實現農產品的價值,同時能夠加大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1]。近年來,隨著中國流通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農產品流通規模不斷擴大,流通設施和服務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1.1 基本特點
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產品流通主體多元化,出現多種農產品流通形式
我國農產品物流主體既有實力相對較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各種類型的批發商、終端大型零售商、農民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販銷大戶、各類物流企業,也有力量單薄而分散的農戶、個體運輸戶及個體攤販,呈多元化發展趨勢。農產品物流主體的數量雖然很大,但眾多的參與個體和組織規模小、實力弱。眾多小規模、分散的、無差異的農戶組成物流主體的一部分是我國農產品物流的一個特點。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農產品市場競爭,近年來,中國各地逐漸出現了例如:公司―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協會―農戶、農村經紀人―運銷隊伍、農戶―農產品批發市場運營商等多種流通組織。這些流通組織都是根據現階段農產品流通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地摸索和創新出來的。它在提高農產品流通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產出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不斷健全
隨著中國農產品流通體制的改革和發展,中國農產品流通已呈現較為活躍的狀態,目前已建立起三級流通市場,即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零售農貿市場和超市、零售菜店。這樣可以使鮮活農產品能夠較快地集聚到產地批發市場,通過現場的直接交易,轉移到銷地批發市場,進而進入零售農貿市場或零售商店,面向消費者銷售。另外,隨著連鎖商業的發展,與產區直接銜接的直達供應方式也開始涌現。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的典型模式見圖1。
(3)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
流通基礎設施其實絕大部分屬于物流基礎設施。近年來,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飛快的發展。全國大部分鄉村通了公路,大大方便了農產品的運輸;鐵路運營線路里程逐年增加,鐵道部實施的鐵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鐵路的運能,為大宗農產品跨區流動創造了條件;許多省市還加大了對內河航道的改造力度,提高了大宗農產品的內河運輸能力。在狠抓交通基礎設施的同時,我國還修建了一大批機械冷庫,其中包括了一些規模較大的現代化氣調冷庫。這些都為開展鮮活農產品流通創造了良好的硬件條件。 因此,Q≤Q。
基于協同體系的共同體是在生產銷售方和物流企業的最優收益下取得的,因此,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基于協同體系的共同體的總收益大于等于兩環節獨立決策的整體收益,即Y≤Y。
2.3 主要研究結論
通過分別對農產品物流各環節在構建協同體系前后的總收益對比,本文認為:(1)構建農產品物流協同體系可樹立各環節共同認同并為之努力的共同目標,明確共同體的整體發展方向和各環節的定位;(2)構建農產品物流協同體系可優化調整供應鏈組織結構,合理配置供應鏈各環節的優勢資源,充分整合并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3)構建農產品物流協同體系可合理協調利益分配,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農產品供應鏈的整體效益最大化。
3 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對策建議
(1)制定適合當地實際的農產品物流發展規劃
農產品物流是農業經濟的根基之一,發展農產品物流有助于拓展農產品市場價值,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產品物流的重要節點,當前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缺乏有效規劃,地區發展不平衡,根據相關調研,我國東中部地區多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飽和,甚至出現重復建設現象,而西部地區則缺少農產品批發市場,與實際農產品流通需求嚴重不匹配[4]。因此,農產品物流價值的實現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規范。政府適當進行干預,擬定適合當地實際的農產品物流發展規劃,為農產品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2)逐步構建農產品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體系
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除了要制定相適宜的發展規劃,還應逐步構建農產品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體系。由于目前我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規模小、層次較低的現實,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快推進區域內大型農產品市場建設,重點扶持建設規模大、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區域性產地和銷地交易中心市場,并積極發揮批發市場在農產品市場流通中價格形成、信息傳遞和產品流通的重要作用,逐步構建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的農產品供應鏈協同體系。在批發市場建設方面要打破傳統單一型建設模式,采取交易、配送、商務、辦公等多功能混合互動模式,實現多業態集聚。
(3)加快構建農產品流通網絡平臺
完善的農產品流通信息管理系統,是不斷提高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的強有力支持。供應鏈信息共享有助于實現供應鏈管理方式的透明化和靈活性,有助于降低經營風險、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按科技興業的要求,建立以現代科學技術和高科技裝備為主體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信息系統,充分發揮政府公共信息網絡可靠性和權威度高的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打造專業的第三方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和閉環的農產品電子商務[5],整合資源、創新形式,徹底改造傳統的、落后的信息系統。
(4)破解農產品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
城市配送環節一直是農產品流通的難題,根據相關研究,農產品“最后一公里”配送費用占物流總成本的30%,成為推高農產品物流成本的重要原因。因此,應結合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客觀要求,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城市配送及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相關文件精神,參考國外城市配送特別是農產品配送的發展經驗,可選擇典型城市進行試點,積極探索農產品物流配送效率不高、管理協調困難、技術標準滯后等問題,破解農產品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
(5)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提供良好環境
我國農產品物流業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很多方面都不完善,需要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才能較好的完善和發展[6]。相關部門應積極制定促使企業發展的優惠產業政策,扶持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發展,比如:稅收政策、土地政策、融資政策等,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同時,要規范農產品物流市場的秩序,為物流企業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蕾,張紅麗. 論我國農產品物流體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 物流科技,2014(11):8-11.
[2] 許金立. 基于供應鏈戰略協同的農產品物流運行機制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3] 周熙登. 基于自組織的農產品物流系統戰略協同演化[J]. 中國流通經濟,2015(6):45-52.
[4] 馬增俊. 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30年回顧及展望[J]. 中國流通經濟,2015(5):5-10.
[5] 施先亮. 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趨勢與對策[J]. 中國流通經濟,2015(7):25-29.
[6] 王湘云. 借鑒美國經驗發展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策略研究[J]. 物流技術,2014(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