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聞采訪的對象通常是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若想出色的完成采訪任務采訪者必須要善于發現其采訪對象的內心,只有這樣才能高效的收集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心理學應該是新聞人員必修的一門課程。實際采訪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突發情況,例如,受采訪者拒絕接受采訪、認為采訪者別有用心等等。只有學習好心理學,才能夠在面對各種各樣受采訪者時,對其加以正確的誘導順利的得到真實可靠的信息。本文以心理學為基礎,對心理學在新聞采訪在重要性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心理學;新聞采訪;應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2-0001-02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新聞業逐漸發展起來,新聞心理學作為新聞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應運而生。顧名思義,新聞心理學就是結合了新聞學和心理學兩大學科,主要研究的就是新聞采訪過程中被采訪對象的心理現象。當代的新聞學早已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只是研究該行業的性質、特點及任務的一門學科,新聞工作的方法和原則也是該學科研究的重要部分,另外,實踐性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
1 新聞心理學在采訪中的研究對象
受采訪者是新聞研究過程中的主體之一,若能把握住受采訪者的心理,便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新聞任務。因此,幾年來專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新聞心理學受到了大家廣泛的關注,該學科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新聞提供者、新聞傳播者以及新聞接收者。熟練掌握新聞心理學可以幫助新聞人更好的適應新聞行業,更好的服務于新聞行業,成為一個更好的新聞人。
1.1 新聞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那些需要新聞的人
新聞的接收者作為新聞傳播過程中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就相當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者一樣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了解他們的需求才是新聞選材、撰寫及傳輸過程中的關鍵。
1.2 新聞傳播者是對新聞效率影響最大的因素
新聞部門在招聘工作人員時,需要對面試者進行充分的了解,除了具備各行各業都需具備的責任感以外還需要對該行業具有濃厚的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哪怕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沒有機會得到專業的培養,專業知識的掌握相對薄弱,但對記者這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興趣。如果我們能給他們一個機會,相信在興趣的驅使之下,他能夠迅速的適應這個行業,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績。相反的是,一個知名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對新聞沒有任何興趣,只是為了生存而選擇這份工作,并不見得他的工作能夠讓人滿意。此外,相關領導應該充分了解員工的需求,更好地調動工作的積極性,如此以來必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重點研究提供新聞源的人
在采訪的過程中,遇到的采訪者無非是2種,一種是積極主動接受采訪,這時記者就需要仔細的分析他們的動機,以防被人利用傳播錯誤的新聞;另一種就是對記者具有抵觸心理的,這時就需要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分析其心理活動并且進行合理的誘導,順利得到所需信息。因此,新聞心理學在采訪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用好心理學才能幫助記者得到準確的信息。
2 新聞心理學在采訪中的實際意義
2.1 給采訪對象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在采訪的過程當中,若能夠給受采訪者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會有助于記者順利的完成采訪任務。一般來說,采訪前記者會充分的了解被采訪人群的相關信息,但是盡管如此,面對陌生的被采訪者時也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就抵觸與陌生人接觸,所以,被采訪者往往會抵觸接受采訪。因此,記者需要想方設法的為被采訪者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作為一個具有專業素養的職業記者,應該懂得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即使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一旦開始采訪必須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如果記者本身帶有一定的情緒必然會對被采訪者產生影響,從而影響采訪所得信息的質量。無論受采訪者身份高低,作為記者都應該充分給與他們尊重,采訪過程中語氣一定要謙和,這也是一個專業的記者應具備的職業素養之一。
第二,在采訪過程中,著裝要恰到好處,避免穿戴奇裝異服。采訪前記者應該對采訪對象做足了解,盡量拉低穿著上的差距。若采訪對象是普通工人,穿著打扮就應該以樸素為主,若采訪對象是公司高管,那就應該穿著正式,讓人看起來毫無違和感。這樣會給被采訪者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第三,采訪前必須將必備的資料收集齊全。采訪對象所涉及的行業比較多,即使是從業多年的專業記者也不一定能輕而易舉的應對各種被采訪對象。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之前必須認真的收集好與采訪相關的材料,平日里也注意各種知識的積累。
2.2 用新聞心理學進行采訪能營造良好的氛圍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之間存在著很多障礙,例如,職位的高低、教育水平的差別甚至種族的差異等等。在這些困難面前,作為記者應該積極的應對,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消除這些障礙。在面對話筒面對鏡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緊張,使得無法流利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時候就需要記者及時的調節一下氣氛,拉近與被采訪者間的距離,讓其心情放松下來,從而更好地完成采訪。
記者說話的語氣以及一些細小的動作都可能會影響到采訪的效果。有些敏感人群的情緒特別容易受到影響,采訪過程中記者的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有可能影響到他們,因此,記者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各種姿態并且時刻保持微笑傾聽的狀態,注意自己的語氣充分保護好被采訪者的內心不受到傷害,這也是提高采訪質量的關鍵之一。
采訪前記者應該提前設定好需要提問的問題,采訪過程中根據被采訪者的狀態抓住機會,把自己想問的問題一一提出。記者需要完全投入到語境中,設身處地的站在被采訪者的角度來進行溝通,并且控制好聊天的方向,避免話題的偏離,要通過交流讓被采訪者自己說出你想要的答案。
一般來說,在被采訪人說的感人至深的情況下,記者也會被打動,但是作為一個職業記者,為保證新聞的真實性,需要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過度的表現出自己的感情,避免誤導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