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是研究生物的化學組成、結構及生命活動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基礎生命科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1]。隨著近幾十年生命科學的蓬勃發展,生物化學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拓展和延伸,作為基礎學科的生物化學,其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也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生物化學抽象、復雜的理論體系,使得相當多的學生認為生物化學枯燥、記憶難度大,從而產生畏難情緒,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如何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核心內容是生物化學教學工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個嚴峻挑戰。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針對藥學專業的學生,一些經典的與醫藥相關的案例能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體檢報告單就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化學知識。學生會對諸如“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單、體檢報告單中各指標的含義、能用什么方法得到這些結果”等問題很感興趣。同時,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可使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實用價值有所認識、對生物化學知識的理解、記憶,縮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距離,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我們將健康體檢項目及相關拓展內容作為教學案例融入生物化學理論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健康體檢與生物化學的關聯
健康體檢是指在身體尚未出現明顯疾病時,對身體進行全面檢查,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的診療行為,包括臨床各科室的基本檢查,如超聲、心電、放射等使用醫療設備的檢查,還包括圍繞人體的血液、尿液、糞便等的化驗檢查。其中與生物化學密切關聯的主要是生化檢測項目,如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的化驗檢查?,F將體檢項目中包含的主要生物化學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具體見表 1。
如表 1 中所示,健康體檢項目的檢測方法、原理、臨床意義,相關疾病的預防治療原則以及新體檢項目和新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等,貫穿整本《生物化學》,與蛋白質化學、酶學、物質代謝、肝膽生化等知識重點關聯,而且部分項目還可配合開展實驗教學。
2 健康體檢作為生物化學教學案例的優勢
開展案例教學最為關鍵的是案例的選擇[2]。將健康體檢作為教學案例,其優勢在于:其一,常見。健康體檢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越來越普及,因此將健康體檢作為教學案例,能降低生物化學的神秘感,拉近其與學生的距離。其二,涵蓋面廣。健康體檢項目涵蓋生物化學中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三大物質代謝、肝膽生化等重要內容,還可以通過探究體檢新項目和新方法的研究進展,進而了解一些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技術基礎。其三,精要?,F代生物化學對臨床檢驗醫學現狀與未來發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可以說臨床檢驗醫學(尤其是生物化學檢驗方面) 是生物化學理論得以具體應用的學科之一。健康體檢是臨床檢驗醫學的一部分,將一份簡單的健康體檢報告作為案例導入,并將生物化學相應知識點融入其中,在教師的指引下由學生自己運用所學的知識,在案例情境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輕松掌握生物化學知識。
因此,以健康體檢為案例開展生物化學教學,不僅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點簡單化、形象化,便于理解,還可以將繁雜的基礎知識串聯起來,便于記憶。
3 體檢案例應用示例
3.1 在靜態生物化學中應用
從表 1 中不難看出,同一個知識點可能有一個到數個體檢指標與之聯系,而同一項目的不同方面也可對應不同的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學工作者在使用案例時有所選擇,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就靜態生物化學(即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章節而言,重點需要關注的是“檢測方法與原理”。應該指出的是:現階段很多臨床檢驗已被自動化、一體化分析儀器所替代,如血常規和尿常規分別用血細胞分析計數儀和尿液分析檢測儀檢測分析。
儀器檢測分析具有快速、精準的優勢,但就具體的生物化學教學而言,不應局限于對現有手段的簡單陳述,而應關注其檢測方法和原理,也可拓展到對多種替代方法的探究。
體檢項目中很多都涉及蛋白質、酶、核酸等的檢測。在實踐中總結出兩條篩選案例的原則:其一,簡要,即檢測方法簡單典型,若能配合開展學生實驗就更佳。靜態生物化學是生物化學學習的開端,唯有遵循簡要原則,才能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如:蛋白質化學是生物化學中的開篇章節,同時也是極為重要的章節,其中蛋白質理化性質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尿蛋白定性實驗在《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三版)》中有 3 種實驗方法:加熱乙酸法、磺基水楊酸法、試帶法[3]。這些方法涉及蛋白質酸堿性、兩性解離和等電點等內容??赏ㄟ^問題設置來引導學生自行分析實驗原理,主動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分析“何種情況會致假陰性或假陽性?“”操作時應注意些什么?”等問題,進一步使學生加深印象。尿蛋白定性實驗簡單易行,可配合開展實驗教學。另外,血清蛋白可用雙縮脲法和電泳法兩種方法測定[3],也可同時引入該檢測項目進行講解。
其二,所含知識點豐富、可重復使用。如酶學章節是動態生物化學和靜態生物化學之間的橋梁[4],酶促反應的基本原理、反應速度的影響因素以及酶活性測定方法都是本章重點和難點,而大量的臨床檢驗是依托酶促反應來測定的,如何從眾多案例中選擇出典型案例?就酶學部分而言,我們選擇的是 ALT 的測定。ALT 測定方法簡單,有比色法和連續監測法兩種[3],通過對其測定方法和原理的探究,可掌握酶學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同時,ALT 指標的臨床意義涉及肝膽生化、氨基酸代謝,甚至維生素(ALT 輔酶是維生素 B6,若 ALT 偏低可能是磷酸吡哆醛缺乏癥)章節內容,因此 ALT 案例可串聯多個知識點,方便學生記憶,且該項目可配合實驗教學。
3.2 在動態生物化學中應用
動態生物化學即物質代謝,是生物化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構建整體的知識框架是學好本部分的兩個必要前提。
體檢案例在此部分應用較廣,與靜態生物化學聯系時,往往對應單個或數個知識點,而到了代謝部分,體檢案例可作為主線,整個部分教學可圍繞這個主線展開。
應用案例教學時,一般分為導入案例、問題驅動、學習應用、拓展延伸 4 個環節[5]。例如在代謝開篇之前,先讓學生看數份血糖血脂偏高的體檢報告單;接著由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數量、該類疾病死亡率等數據導出“什么是三高?”這一問題;然后從“三高指標是什么、什么是血糖、什么是血脂”開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血糖和血脂要穩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由此引出糖代謝是調節血糖平衡、脂代謝是調節血脂平衡的概念,隨后循序漸進地進行代謝各章節的學習。
以脂類代謝教學為例,讓學生閱讀血脂偏高報告單中的健康建議項目,并讓其帶著“為什么提出這些健康建議?”的問題來學習。在講具體代謝途徑時,結合預防高脂血癥的措施以及調血脂藥物的作用機制來討論;講血漿脂蛋白代謝時,結合血脂相關的 4 項指標來分析;講脂類代謝紊亂部分時,從高脂血癥的預防、疾病分型及特征、癥狀、治療措施等方面加以總結,這樣學生就能梳理出整個脂類代謝的要點。
3.3 在分子生物學中應用
體檢案例不可能涵蓋生物化學所有的知識要點,但稍加拓展引申,就可擴大應用范圍,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生物化學中的分子生物學部分主要圍繞中心法則來講遺傳信息的流轉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相關的一些基本技術。然而體檢項目中并沒有涉及此部分內容,但如果我們對某些體檢項目加以拓展,就可建立起它們之間的聯系。如:我們從血常規入手,如果白細胞數偏高,很可能預示細菌感染,那么現代臨床檢驗中就細菌鑒定可引入多種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核酸探針技術、聚合酶鏈反應、指紋分析等,從而彌補了此部分內容缺失的不足。又如,健康體檢備選項目中有癌癥標志物的檢查,癌癥的早期診斷是現今的研究熱點,新項目指標、新檢測方法不斷涌現,可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展開討論,學習相關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知識。
綜上所述,健康體檢案例能廣泛應用于生物化學教學,正確有效地應用這些案例,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達到讓學生深刻理解生物化學基本理論知識的目的,更能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麗娟,古同男,周秀艷,等.藥學專業生物化學虛擬實驗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藥房,2011,22(28):2685-2686.
[2]皮妍,李曉瑩,懷聰,等.以人類血型為遺傳學案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遺傳,2013,35(8):1040-1044.
[3]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3 版.南京:東南出版社,2006.
[4]陳剛,馬曉,張玉珍.H1N1 病毒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案例作用[J].生物學通報,2010,45(8):7-8.
[5]朱迪思·舒爾曼.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M].郅庭瑾,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