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呼啦圈的物理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網站上的電子刊《每周重大發明家》在2012年8月12日出版的一期中[1],記述了1958年Richard Knerr和Ar-thur Melin發明呼啦圈的一段歷史。呼啦圈發明以后,很快就成為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體育用品。問世僅僅兩個月,在美國就銷售了2500萬個。在1958和1959兩年,在全世界就銷售了一億多個。呼啦圈運動不僅需要體力和耐久力,而且需要相當的技巧。美國健身運動促進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在2011年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以充分的科學數據說明,呼啦圈是最好的健身運動之一。加上美國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和著名籃球運動員Shaquille O'Neal的公開演示和倡導,許多美國的體育館已把呼啦圈運動設為正規的成人健身運動項目。技巧高的運動員還可以同時轉動多個呼啦圈。在2008年,中國的金琳琳同時轉動了246個呼啦圈,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在2011年春節晚會上,她又以同時轉動305個呼啦圈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圖1顯示了金琳琳同時轉動5個呼啦圈的特技表演。這個特技表演是十分困難的。文章的最后一段將對此加以解釋。
作為體育器材,呼啦圈的優點之一就是便于攜帶,隨處都可以進行活動。旅行用的呼啦圈可以拆卸成八截,總重量約1公斤,因此可以放在手提行李中,見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