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2015年第13號臺風“蘇迪羅”的影響, 8月8—10日, 文成縣普降暴雨、大暴雨, 局部特大暴雨, 此次臺風最大過程雨量755.5 mm \\(桂山站\\) , 并局部山洪暴發, 給文成縣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針對“蘇迪羅”臺風的雨水情特點進行分析, 闡述小流域引發洪水原因, 提出洪水災害防御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臺風; 暴雨; 洪水; 文成縣;
2015年第13號臺風“蘇迪羅”于8月8日22時10分, 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沿海登陸, 最大風力13級 \\(38 m/s\\) , 中心氣壓970 h Pa, 受其影響文成縣8—10日普降暴雨、大暴雨, 局部特大暴雨, 此次臺風最大過程雨量755.5 mm \\(桂山站\\) , 并局部山洪暴發, 給文成縣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1 臺風“蘇迪羅”雨情、水情特點
臺風“蘇迪羅” \\(Soudelor\\) 是2015年第13號臺風, 于7月30日20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熱帶風暴級\\) , 其中心7月31日5時位于美國關島偏東約1 490 km \\(北緯13.7°, 東經158.6°\\) ,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8月2日2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下午增強為臺風級;8月3日凌晨加強為強臺風級, 下午14時加強為超強臺風級, 隨后達到其強度極值 \\(17級, 65 m/s, 910 h Pa\\) ;8月5日晚減弱為強臺風, 之后再次加強;8月7日夜再次加強為超強臺風, 創造第二次巔峰 \\(16級, 52 m/s, 930 h Pa\\) , 但僅6 h后, 其再次減弱為強臺風, 并于8月8日4時40分在臺灣省花蓮秀林鄉登陸, 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 \\(48 m/s\\) , 中心最低氣壓940 h Pa。之后, “蘇迪羅”于8日中午進入臺灣海峽, 旋即減弱為臺風級, 并于22時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沿海登陸, 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 \\(38 m/s\\) , 中心最低氣壓970 h Pa。登陸后, “蘇迪羅”逐漸減弱, 8月9日2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9時減弱為熱帶風暴, 15時進入江西, 23時減弱為熱帶低壓, 10日上午進入安徽省, 17時在安徽境內減弱為低壓環流, 停止編號[1]。
“蘇迪羅”深入內陸, 影響范圍廣, 帶來的風雨強度特別大, 其殘余勢力與冷空氣結合導致暴雨強度再次增強。本次臺風特點。 \\(1\\) 風雨強度大:“蘇迪羅”最強時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曾達到17級以上 \\(65 m/s\\) , 再次登陸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沿海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仍達13級 \\(38 m/s\\) ; \\(2\\) 移速變化大:“蘇迪羅”生成后, 一直以20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前10 d路徑變化不大, 但在登陸臺灣后, “蘇迪羅”受地形影響, 中心出現跳躍, 移動速度加快, 速度達40 km/h以上; \\(3\\) 深入內陸影響范圍廣:“蘇迪羅”影響范圍涉及臺灣、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11個省 \\(直轄市\\) , 是2015年影響我國范圍最廣的臺風。此次臺風暴雨主要發生在華東區域, 除臺灣島外, 過程雨量50.0 mm以上的覆蓋面積有43.8萬km, 100.0 mm以上的覆蓋面積有18.5萬km, 250.0 mm以上有3.3萬km, 500.0 mm以上1 716.0km \\(浙江省762.7 km, 占44%\\) 。
2 降水分析
文成縣受“蘇迪羅”臺風及其外圍影響, 8月6日開始全縣普降中到暴雨。此次臺風具有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降水量大、雨量強等特點。
2.1 降雨時間分布
據文成縣58個雨量遙測站的實測數據統計, 臺風“蘇迪羅”從8月7日受外圍影響, 文成縣開始降小雨, 到了8日, 降雨明顯加大, 一直持續到9日。據統計, 此次臺風降雨主要集中在7—9日, 文成全縣3 d面雨量367.8 mm。過程最大降水為桂山站755.5 mm。文成全縣超過400.0 mm的站點有31個, 超過500.0 mm的站點有8個, 超過600.0 mm的站點有1個, 超過700.0 mm有1個, 各測站過程降雨量前20位統計見表1。
表1 文成縣2015年8月7—9日各測站降雨分析表
2.2 降雨空間分布
此次臺風, 飛云江南面降雨量明顯大于北面大部鄉鎮, 桂山鄉、分水村、鄭岙村、五新村等鄉鎮, 8月7—10日最大三日降雨量都超過400.0 mm \\(見圖1\\) 。
圖1 8月7—10日最大三日降雨量柱狀圖
在以上飛云江以南幾個鄉鎮降雨持續時間長, 強度強, 降雨總量大, 各地都出現局地山洪暴發, 珊溪鎮南陽村、五新村尤其嚴重。其中, 受13號臺風影響, 五新村出現大暴雨 \\(8日時段降雨分布情況見圖2\\) , 根據五新雨量站實測臺風過程雨量達531.5 mm, 是文成縣雨量最集中的鄉鎮之一。
圖2 8月8日五新村雨量站時段降雨分布圖
3 洪水位調查分析和水庫調度
3.1 防洪工程現狀分析
3.1.1 防洪堤
隨著經濟的發展, 文成縣城防工程建設取得成效, 飛云江沿岸的珊溪鎮和巨嶼鎮, 沿江防洪堤基本形成閉合區, 而且上游建有可控制性水庫—珊溪水庫進行調洪, 防洪標準大大提高, 珊溪鎮所在地達到20 a一遇標準, 其他都按10 a一遇設計, 20 a一遇校核;飛云江支流泗溪中下游的縣城, 城防按20 a一遇標準設計, 龍川鄉的龍溪小流域經過農業蹤合治理, 標準也達到20 a一遇;飛云江支流玉泉溪中游的玉壺鎮, 城防按20 a一遇標準設計。為有效改善農村河流的行洪能力, 降低山區小流域洪水、泥石流及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投入并整合各類資金4 000多萬元, 推進文成縣重點山區小流域綜合整治, 以全面提高山區小流域防洪減災能力,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已實施南田坑、黃坦坑、龍溪、公陽坑、李井坑、馱田坑等6條山區小流域綜合整治, 建成攔水堰壩78座, 防洪堤24.1 km, 疏浚14.7 km, 排灌渠道52.2 km, 農橋18座, 泵站11座, 受益農田0.19萬hm \\(2.85萬畝\\) , 保安人口3.24萬人。
3.1.2 重要水庫
文成縣主江河飛云江中上游珊溪鎮處建有大型水庫1座 \\(珊溪水庫\\) , 對下游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 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 529.00 km, 占飛云江流域面積的47.0%, 河長92.4 km。水庫總庫容為18.24億m, 正常蓄水位為142.00 m, 相應庫容為12.91億m;興利庫容為6.96億m, 防洪庫容為2.12億m, 系多年調節水庫。
飛云江支流泗溪河上有百丈漈水庫, 位于文成縣百丈漈鎮內, 水庫集雨面積88.60 km, 引客水15.57 km, 總庫容6 341萬m, 正常庫容3 333萬m, 正常水位630.15 m。該工程在防洪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攔洪削峰減輕下游防洪壓力, 縮短了排澇時間、緩和旱澇矛盾, 使流域內水利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特別是對下游的縣城大峃鎮, 防御洪澇災害能力提高, 極大地保障與促進了文成縣社會經濟的發展。
飛云江支流峃作口溪流域, 建有高嶺頭和高二電2座中型水庫, 雖然下游是峽谷, 人口稀少, 直接注入珊溪水庫, 防洪任務不是很重, 但對防洪調節也發揮一定的作用, 并且具有很好的發電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2 防洪調查分析與調度
峃口水位8日8時00分從22.83 m開始上漲, 到8日20時上漲到23.68 m, 20時以后水位上漲加快, 到9日1時10分最高洪水位達28.55 m;珊溪水庫從8日8時132.90 m開始緩慢上漲, 到20時133.42 m時上漲加快, 10日6時50分到142.00 m, 此后通過發電泄洪水位基本持平在142.00 m左右 \\(最高洪水位和出現的時間見表2, 下同\\) ;百丈漈水庫8日8時619.24 m開始緩慢上漲, 8日20時621.16 m時上漲加快, 9日6時上漲到626.6 m漸漸變慢, 9日12時到628.15 m, 此后水位基本保持在628.15 m左右;高嶺頭水庫8日21時水位775.46 m時上漲加快, 到9日15時到790.00 m漸漸變慢, 10日6時到792.00 m, 此后通過調度水位一直在792.00 m左右, 到18日8時水位開始回落;高二電水庫8日20時水位316.79m時上漲變快, 9日1時漲到325.21 m時開始回落至9時15分323.93 m, 隨后水位緩慢上漲, 9日16時00分到326.89 m, 此后通過調度水位一直在326.00 m左右;其他小型水庫由于庫容相對較小, 水位上漲相對較快, 并且都有溢洪。由于大中型水庫通過調度, 在臺風前盡可能多安排發電, 騰出防洪庫容;臺風影響時, 日夜發電放水, 同時根據來水量進行預泄。因此, 此次臺風影響時, 由于短時降雨強度不是很強, 各大中型水庫水位上升相對較緩, 水位升到汛控水位時, 通過發電和小流量放水, 水位基本在汛控水位上下擺動, 未出現暴漲。文成縣大中型水庫和重要江河水位參數見表2。
表2 文成縣大中型水庫和重要江河水位參數表
4 文成縣珊溪鎮洪水調查
受“蘇迪羅”臺風外圍影響, 文成縣過程雨量395.5mm, 居全市各縣市區之首?!疤K迪羅”帶來的大風暴雨, 對文成縣農業、水利、電力、交通等設施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據不完全統計, 全縣受災人口34.6萬人, 房屋倒塌1 158間, 轉移人口16 548人, 其中因災死亡1人, 失蹤1人。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532 khm, 其中糧食減產2.428萬t, 牲畜死亡0.024 1萬頭, 水產養殖損失0.065萬t, 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2.145 8億元;停產工礦企業19家, 公路中斷12條, 損壞輸電線路42條, 損壞通訊線路5條, 工業交通運輸業直接經濟損失2.064 3億元;防洪堤損壞282處計26.84 km, 防洪堤決口79處計1.59 km, 損壞護岸924處, 沖毀塘壩138處, 損壞灌溉設施1 354處, 水文觀測設施8個, 機電泵站2座, 水電站14座, 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約1.624 5億元。
珊溪鎮南陽村、新西坑、五新村等地受淹嚴重, 房屋多處被沖毀, 經調查, 珊溪上游的福首源遙測雨量站3 h雨量達到176.0 mm, 達100 a一遇;文成五新村遙測雨量站3 h雨量164.0 mm, 達80 a一遇;短時間的大量降雨向下游匯集, 水勢大, 能量足, 大量房屋因此被沖毀。南陽村淹沒最深處達2.40 m, 最長歷時為0.5 h。深入南陽村、五新村, 家家戶戶基本都在沖洗整理受災的房子。道路大面積塌方, 隨處可見倒塌的樹木與堆積的泥石, 多間房屋倒塌, 有不少房屋大門遭到徹底破壞。3座石橋被毀, 農田被淹沒, 原本近7.00 m落差的道路、稻田與河道完全被填平。珊溪鎮受災嚴重, 全鎮受災人口共3.02萬人, 斷電村居34個, 倒塌房屋達159間, 設施農業受災面積達0.1萬hm \\(1.5萬畝\\) 。除此之外, 受災家禽2.2萬只, 水利工程損壞86處, 公路塌方313處, 公路中斷34條, 橋梁損壞20座。
5 小流域引發洪水原因
文成縣地處山區, 小流域山洪災害是主要災害之一, 每次臺風影響常常造成嚴重損失。主要原因有:
\\(1\\) 文成縣屬丘陵山地, 境內群山起伏, 連綿不絕;河流婉蜒曲折, 大部分呈葉脈狀注入飛云江。河谷呈V形, 溪流比降大, 洪水暴漲暴落, 文成縣很多村莊、集鎮是依山傍水而建, 常受小流域山洪災害的威脅;而且山多, 坡度大, 很容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而農村住房很多是依著山削坡而建, 對地質災害的防御難度大。
\\(2\\) 小流域治理難度大。文成縣小流域縱多, 特別是在偏遠山區, 交通不便, 經濟落后, 防洪堤年久失修, 標準低, 有的根本就沒有設防, 河道處于自然狀態, 一旦發生山洪, 河道兩旁沖刷很嚴重。特別是近年來, 農村康莊工程建設留下的棄碴都隨意堆放在邊坡上, 一旦暴雨, 全部沖到下游淤填河道, 抬高洪水位, 嚴重時造成洪水泛濫。
\\(3\\) 流域面積小, 洪水暴漲暴落。文成縣地處山區, 多是暴雨中心, 且流域面積小, 洪水匯流時間短, 洪水暴漲暴落, 破壞力大, 下游沿河谷而居的居民和低洼地帶居民常受威脅, 如果不提前轉移, 就沒有足夠時間組織財產和人員轉移。
\\(4\\) 人類活動水保治理跟不上。土由于人類生產活動, 破壞植被現象常有發生, 特別是農業基地開發或土地開發, 水保措施沒有落實, 極易造成水土流失, 建筑垃圾隨意傾倒在河道內, 嚴重影響行洪安全。
\\(5\\) 集鎮或村莊排水能力低。在打造村鎮建設時, 沒有考慮排洪問題, 屋前房后的排水溝過小, 暴雨時很容易造成屋內進水;有的為了多占多建, 非法占用河道現象很普遍, 大大削弱行洪能力。
6 防御對策和措施
\\(1\\) 進一步強化統一指揮的防臺風工作體制。防臺風工作涉及面廣、綜合性強, 需要動員全社會各行各業、各部門和廣大群眾的力量共同組織、共同防御。應進一步強化政府統一領導下的防臺風應急工作體制, 加強各級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對臺風防御工作的統一指揮職能, 進一步明確各級防指成員單位分工負責制, 建立統一指揮、部門分工、社會聯動的防臺風機制, 有效地發揮全社會的綜合防災能力。
\\(2\\) 加強對臺風、風暴潮等災害性氣候的研究, 完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 依托科技進步與水文技術創新, 對易發生地質災害地區做到早預報、早防范, 并和相關部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防洪減災的工程體系。
\\(3\\) 進一步加強防臺風預警體系建設。文成縣山洪災害發生點多, 必須切實采取有效措施, 進一步加強小流域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對小流域洪水進行時時監測, 逐步完善洪水預警預報系統。改善中小水庫水電站預警通訊設施和手段, 解決鄉鎮基層防臺風預警建設“最后一公里”阻塞問題, 避免次生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建議加大水文基礎設施及防汛通訊設備投入[2]。
\\(4\\) 加強洪水調度, 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庫的調洪、蓄洪能力, 增強下游河道防汛防旱能力。
\\(5\\) 進一步加強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度, 加大水毀工程修復力度, 提高工程設施“防強風、防大洪、排大澇”的綜合防御能力。提高流域防洪標準。目前文成縣小流域防洪標準大部分在10 a一遇以下, 防洪能力低下, 因此要加大資金投入對重要河段和城鎮建設新標準防洪堤, 提高抵御洪水能力。加快避難場所規劃建設, 提高水利、電力、交通、通訊、供水等基礎設施防臺風抗災能力。
\\(6\\) 進一步加強防臺風宣傳教育和群防體系建設。加強人員轉移避險和安置工作。堅持以人為本, 及時有效地做好災害威脅地區的人員轉移。
7 結語
受臺風“蘇迪羅”的影響, 文成縣受災嚴重, 局部暴發山洪, 給文成縣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通過分析文成縣“蘇迪羅”臺風的暴雨洪水過程, 對于掌握暴 \\(下轉第36頁\\) \\(上接第33頁\\) 雨洪水形成的原因, 掌握水利工程科學調度的過程是十分有益的, 為今后適度提高工程防洪標準, 防治暴雨洪水災害的發生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季曉云, 張慶曹, 厲海斌.蘇迪羅臺風暴雨洪水淺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6 \\(3\\) :54-59.
[2]白炳鋒, 林相如.溫州1323“菲特”臺風暴雨洪水分析[J].中國水運, 2014 \\(7\\) :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