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是烤煙生產的首要環節,煙苗素質直接影響煙株大田生長,因此培育壯苗成為育苗工作的核心。衡陽煙區烤煙育苗時間常在 12月中旬至第二年 3月初,而這一時期正值衡陽煙區全年氣溫最低、光照時數少、寒潮侵襲頻繁的季節,長期低溫寡照會造成煙苗移栽時長勢較弱,抗逆性差,還苗期長等問題[1,2]。通過增溫補光等措施解決育苗期間低溫寡照的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研究較多,且生產應用已經較為普遍。就國內來講,育苗增溫技術的研究則剛剛起步,生產應用也較少。本試驗通過鋪設在育苗池底部的水管進行熱水循環對苗池進行水體增溫,研究水體增溫對煙苗長勢的影響及其生產應用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1\ue0101 試驗材料
試驗設在祁東縣白地市鎮雙泉井村育苗點,供試烤煙品種為 K326。試驗點兩聯棟育苗棚配備有鍋爐加熱設備和與此相連的鋪設于漂浮育苗池底部的熱水循環管道,還有用于補光的日光燈、溫濕度儀表及漂浮育苗常規物資。
1\ue0102 試驗設計
在兩聯棟大棚內,一棟作增溫處理,一棟為對照\\(不增溫\\)。除增溫外,其它條件\\(播種時間、水深、營養液濃度等\\)都相同。育苗棚增溫處理:從播種到出苗,如遇外界環境溫度低于 10℃,則啟動鍋爐,保持池內水溫 20℃左右;出苗后如遇外界環境溫度低于 10℃,則啟動鍋爐,保持池內水溫 20~25℃,外界環境溫度高于 10℃則不啟動鍋爐,后期視煙苗長勢和天氣情況確定水體溫度,一般不低于 20℃。大十字期后,遇陰雨寡照天氣,每天補光4~8h。苗盤于 12月 23號播種下水。按照實驗方案從播種下水開始進行增溫試驗。在大棚中間位置,處理和對照育苗水體中和苗盤上 5cm\\(出苗后在煙苗生長點上方 5cm\\)各安裝溫度計,每天 10:00和 16:00記載水體和盤面溫度。其他管理事項按漂浮育苗技術流程進行。
和常規育苗相比,因增溫池內營養液蒸發量大,應在池內作好標記,經常測量,水位下降時,及時加水到標記水位。溫度較高時注意排濕,防止綠藻滋生和猝倒病的發生;發現基質表面有結晶時及時在盤面灑水,防止因蒸發引起基質表面營養液濃度過高對煙苗生長不利。
利用鍋爐對水加熱,系統加熱初期,每 2h檢查一次儲煤箱是否有足夠的煤炭。3d以后進入正常加熱循環,每 3~4h檢查一次即可。
1\ue0103 數據觀測記錄
溫度記載:水體溫度和盤面溫度。從播種后開始記載。盤面溫度播種前溫度計底端離盤面 5cm,出苗后溫度計底端離生長點 5cm。每天 10:00和16:00各記載一次。記載出苗時間、小十字期、大十字期、剪葉時間及次數、5葉 1心時期、7葉 1心時期、成苗期。農藝性狀記載:成苗后,各選擇有代表性的煙苗10株以上,記載煙苗株高、莖圍、葉片數、煙苗平均鮮重、干重,全株鮮干比。試驗結束后對運行成本進行分析統計。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ue0101 增溫處理對煙苗生育期的影響
水體增溫能明顯促進種子萌發,增溫處理種子從播種到出苗僅需 11d,比不增溫處理提早一周出苗。增溫處理從播種到成苗,苗床期天數為68d,比不增溫處理減少 14d,明顯縮短了育苗時間\\(表 1\\)。
2\ue0102 增溫處理對煙苗農藝性狀的影響由表 2可知,兩處理煙苗莖高相差不大,增溫處理可顯著提高煙苗的莖粗,平均單株葉片數也比 CK多 1\ue0104片,煙苗內在干物質比重也較高。
2\ue0103 增溫處理對育苗池水溫和盤面溫度的影響育苗池水溫對煙苗的生長影響較大,增溫處理水溫比對照水溫平均高出 5~9℃,為煙苗根系生長提供了更為舒適的溫度環境。由圖 1可知,在熱水循環的作用下,育苗池水溫在上午和下午兩個時間點溫度基本保持在 20℃上下。和增溫處理相比,對照的育苗池水溫顯著偏低,在 10℃上下波動,且波動較大。就兩個時間點比較來說,10:00測定的育苗池水溫稍微低于 16:00的水溫。
由圖 2可知,增溫處理盤面溫度在整個苗床期間變幅相對較小,而對照處理的盤面溫度則波動較大,無論增溫處理還是對照,盤面 10:00溫度在苗床期的大多數時間段都低于 16:00溫度,但出現過上午盤面溫度高于下午的時間點。由圖 1和圖 2對比可知,增溫處理盤面溫度較池水溫度波動大;無論是增溫處理還是對照,水溫的變化幅度都小于各自盤面溫度的變化幅度。
2\ue0104 成本分析
試驗期間,所產生的費用主要為煤、電和人工三大類,其中用煤量所占比重最大,達 48011元,占總費用的 84\ue0102%,其次是用工費,達 5400元,占總費用的 9\ue0105%,用電費用相對較少,只有 3582元。整個試驗共支出 56993元,成本明顯較高。
3 結論與討論
呂芬等[3]研究表明,漂浮育苗的苗齡在 60d左右是移栽的最佳時機,若苗齡大于 70d則苗期太長,煙苗抗逆性差。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增溫處理可顯著提高育苗池水溫,且對提高盤面溫度和減緩盤面溫度隨外界溫度變化而波動的幅度有一定效果,可以為煙苗的萌發和生長提供相對適宜的溫度環境。增溫處理也顯著加快了種子的萌發和生長進程,苗床生育期從 82d縮短到 68d,培育出的成苗生育期適宜,莖更粗壯、葉片數更多、抗逆性更強。
兩處理煙苗成苗時株高相差不大,但增溫處理莖粗明顯大于未增溫處理,表明常規育苗由于低溫寡照易造成煙苗生長纖細,形成“高腳苗”。增溫處理煙苗積累的干物質也較多,但根冠比較小,可能是由于增溫后苗池水溫適宜,根系活性強,可以吸收更多的養分供地上部分生長。
增溫措施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由于增溫導致育苗棚濕度較大,長期處于 90%以上的濕度,綠藻和霉菌發生較多,存在病蟲害高發的風險,所以,在外界溫度適宜的條件下要加強通風排濕。此外,試驗過程中用鍋爐燒煤加熱,費用偏高,還增加了鍋爐建造投入、人工等費用,生產推廣存在一定難度。
參考文獻:
[1] 韓錦峰 \ue010煙草栽培生理[M]\ue010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ue010.
[2] 劉國順,楊興友,葉協鋒,等 \ue010不同生育期弱光脅迫對烤煙生長和品質的影響[J]\ue010中國農學通報,2006,22\\(7\\):285-291\ue010.
[3] 呂 芬 \ue010不同苗齡烤煙漂浮育苗生理特性研究[J]\ue010安徽農業科學,2005,33\\(11\\):2067,2108\ue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