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屬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美洲,后傳入我國,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南瓜品種及種類繁多,是農作物植物中資源最為豐富的植物種類之一[1].常見的有三大栽培種,分別是中國南瓜(C.moschata Duch.ex Poir),又名倭瓜;印度南瓜(C.maxima Duch.),又名筍瓜;美洲南瓜(C.pepo L.),又名西葫蘆[2].南瓜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以中和食物中殘留的農藥以及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促進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幫助肝、腎功能減弱的患者增加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中國是南瓜主產國,栽培面積居世界第二,總產量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南瓜屬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逐年遞增,具世界糧食組織統計,2012年種植面積約為179萬hm2,總產量為2 462萬t.2012年我國南瓜栽培面積約38萬hm2,占全世界南瓜屬作物栽培面積的21.24%;總產量達700萬t,占全世界總產量的28.44%.
隨著南瓜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南瓜育種的目標和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培育出優質、高產的新品種是育種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隨著國內外2個市場的蔬菜需求目標的日益提高,蔬菜育種人員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廣泛調查、搜集、整理、鑒定更多的蔬菜品種資源。精心選擇有開發前景的蔬菜品種選育項目,加速品種更新換代,被看做是縮短特色育種距離的一條捷徑。增強蔬菜種子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為發展創匯農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3].
課題組于2012年從俄羅斯瓦維洛夫研究所引進俄羅斯南瓜種質資源19份。2012年春季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試驗田進行了引進資源的試種、篩選工作,對引進材料進行植物學、生物學性狀的調查,并對引進資源進行分類、鑒評以及抗病、抗逆等方面篩選。2013年春季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對綜合性狀表現優良的品種及株系進行了加代試驗,觀察分離情況及重復鑒定工作,最終篩選出表現優良的品種及株系9份,其中包括叢生南瓜1份,短蔓南瓜1份,高品質南瓜材料3份等。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所選用的19份南瓜資源全部來自俄羅斯瓦維洛夫研究所,引進代號為RY-1、RY-2、RY-3、RY-4、RY-5、RY-6、RY-7、RY-8、RY-9、RY-10、RY-11、RY-12、RY-13、RY-14、RY-15、RY-16、RY-17、RY-18和RY-19.
1.2試驗方法
試驗地位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東經126°128′,北緯45°45′,海拔141.5m,選擇地勢平坦地塊,前茬作物為閑置地,肥力均勻、中等,采用隨機區組設置,小區面積為6m2,株距0.7m,行距1.4m.春季于日光溫室催芽、播種,播種日期為5月2日,5月30日定植于田間。定植后澆定植水,伸蔓前后以控為主,坐果后進行合理澆水和追肥,及時摘除側蔓、落蔓和打頂,只保留單主蔓結果。
1.3項目測定
在南瓜各生育期調查其植物學、產量、果實及抗病性等技術指標,具體性狀為第一雌花節位、熟期、葉片顏色、生長勢、主蔓特點、白粉病、霜霉病、單瓜重、產量、瓜皮顏色、果實形狀、嫩果顏色、肉色、果肉厚、肉質、甜度、面度、果皮表面、棱溝深淺、斑駁色、綜合品質等性狀指標[4].
2結果與分析
2.1主要植物學性狀調查
由表1可知,引進的19個品種葉片以綠色為主,生長勢較強。熟期各不相同,RY-1、RY-3、RY-4、RY-6、RY-8、RY-10、RY-13熟期表現為早熟,生育期為70~75d不等;RY-2、RY-11、RY-12表現為中早熟,生育期為77~82d,RY-4、RY-9、RY-16表現為中熟,熟期84~88d;RY-5、RY-14和RY-15表現為中晚熟品種,熟期在90~95d.RY-1、RY-3和RY-8為短蔓材料,熟期相對較早,雌花節位較低。RY-10為叢生材料,其它均為長蔓品種。
單瓜重在1.5~2.5kg,RY-14、RY-7、RY-11、RY-13、RY-4和RY-5單瓜重在2.0kg以上,其中RY-14和RY-7分別達到了2.6、2.5kg.產量整體表現優異,667m2產量均在2 000kg以上,RY-14的667m2產量最高,達到2 852.4kg,RY-7和RY-11的667m2產量為2 732.4kg和2 764.2kg,RY-4和RY-9的667m2產量為2 674.3kg和2 641.8kg,RY-5產量最低,667m2產量約2 016.3kg.
RY-6、RY-7、RY-14白粉病和病毒病均表現出較強的抗性,綜合抗病性能力較強;RY-4和RY-19白粉病抗病性表現為感病,RY-1、RY-11、RY-18霜霉病表現為感??;RY-3、RY-14白粉病抗性表現高抗,RY-8、RY-16霜霉病表現為高抗,單一抗病育種利用價值大。
2.2果實、品質性狀調查
由表2可知,俄羅斯引進品種種類豐富,果形、果色多樣。瓜皮主色包括綠色(深綠、墨綠、綠、白綠),紅色(橘紅、紅色),黃色(橘黃、金黃、黃色、土黃、粉黃),灰色等4個南瓜色系。果形高圓、扁圓、橢圓形、長橢圓形、近球形、磨盤形以及橄欖形等,其中以市場主推扁圓、高圓形為主。肉質緊密,肉色鮮艷亮麗,以淺黃、橘黃、金黃、濃黃為主,其中RY-4、RY-16果肉金黃色,RY-14和RY-15果肉濃黃色,顆粒狀物質含量高。果肉厚,口感甘面,RY-4、RY-6、RY-7、RY-8、RY-9、RY-11、RY-12、RY-14和RY-16果肉厚度均在3.0cm以上,其中RY-12和RY-14果肉厚度在3.3cm以上,適合加工南瓜塊等速凍產品。引進品種多數瓜面平整,棱溝深淺適度,外觀較好,其中RY-3、RY-4、RY-5和RY-12瓜面凸起較多,棱溝較深。
RY-2、RY-3、RY-4、RY-7、RY-8、RY-9、RY-11、RY-14、RY-15、RY-18等果肉面度及甜度較高,口感好,適合鮮食、加工南瓜塊、速凍南瓜等產品。
3結論與討論
綜合各項性狀調查,RY-3、RY-4、RY-7、RY-8、RY-9、RY-11、RY-14、RY-18品質表現為優異。
RY-6、RY-7、RY-14抗病性表現突出,RY-3、RY-14白粉病抗性表現高抗,RY-8、RY-16霜霉病表現為高抗,為抗病育種提供了良好的抗性基因。
RY-4、RY-7、RY-9、RY-11、RY-14、RY-17產量均在2 600kg以上。綜上,RY-3、RY-4、RY-7、RY-8、RY-9、RY-11、RY-14、RY-17、RY-18綜合性狀表現優良,抗病育種、產量及品質篩選等方面利用價值較大,符合目前市場消費習慣。
俄羅斯蔬菜南瓜種質資源研究歷史悠久,品種優良,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國家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因此引入俄羅斯優良的南瓜種質資源首先可為黑龍江省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優質、高效南瓜新品種及新資源,培育出的新品種短期內與國際接軌,提高黑龍江省蔬菜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其次,利用引入的蔬菜新類型、新資源及其抗病、抗逆方面的基因,拓寬現有南瓜資源的基因型,通過消化、吸收,可以育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
參考文獻:
[1] 趙一鵬,李新崢,周俊國.世界南瓜生產現狀及多樣性特征[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4,25(3):112-114.
[2] 吳佩聰.瓜類生物學和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114-112.
[3] 李海真,許勇.南瓜三個種的親緣關系與品種的分子鑒定研究[J].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0,8(2):161-164.
[4] 李錫香,朱德蔚.南瓜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