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的焉耆、和碩、和靜和博湖 4 個縣是巴州四大特色林果業之一的葡萄產業生產基地。 近10 年來,當地政府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光熱資源,大力發展釀酒葡萄產業,在綠洲邊緣荒漠戈壁上建設葡萄生產基地, 已種植釀酒葡萄 1萬多 hm2。 由于焉耆盆地屬干旱荒漠性氣候,冬季寒冷干旱,晚秋和早春氣溫變化劇烈。 葡萄產業發展過程中受寒、旱、風、熱等不利氣象因素影響嚴重,低溫凍害是第一主導因素,給焉耆盆地葡萄產業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也制約著葡萄產業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
1 葡萄凍害基本情況調查
2001—2002 年冬,焉耆縣 7 個鎮范圍內的 1 ~3 年生釀酒葡萄共 867 余 hm2遭受凍害, 受凍比例為 48.7%, 受凍級別 2 ~ 3 級;2003—2004 年冬季,焉耆縣 7 個鎮 360 hm2葡萄又遭受凍害,受凍級別 3~ 4 級 , 致 使 7 個星鎮東戈壁建盛農業開發公司173.3 hm2葡萄凍死 80%以上;和碩縣和巴州烏拉斯臺農場等地葡萄凍害也較為嚴重;2008 年春季,焉耆縣、和靜縣遭受了早春晚霜凍害;2010 年 5 月 16日,焉耆縣 7 個星鎮、和靜縣的哈爾莫墩鎮又 1 次遭受晚霜凍害,致使 1 867 hm2葡萄不同程度受到凍害;2010—2011 年冬季, 焉耆盆地葡萄又遭受了低溫凍害,葡萄種植區因冬季葡萄埋土厚度差異而造成苗木死亡嚴重。即使在正常年份,因焉耆盆地地域性小氣候的影響,低溫凍害也常有局部發生。這些不利的農業氣象災害給焉耆盆地葡萄產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影響, 使得焉耆盆地的土壤和光熱資源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致使新建葡萄園苗木成活率低,保存率低,長勢弱,葡萄苗木生長參差不齊,因而不能達到預期的產量及效益,形成廣種薄收的局面,投資收回期限難以預測。
2 焉耆盆地葡萄凍害防控措施
2.1 創新焉耆盆地戈壁地種植葡萄栽培模式
焉耆盆地戈壁地種植葡萄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 4 m,窄行 2 m,株距 0.5 ~ 0.75 m,定植苗木 296 ~444 株/667 m2。 將寬行間與定植溝內的戈壁 (鵝卵石)清理堆放在窄行間的壟面上,做成高 20~30cm,寬80 ~ 100 cm 的壟埂,這條壟埂在葡萄的管理過程中長期不動,利用堆放在葡萄地里的戈壁(鵝卵石)阻擋戈壁灘大風揚塵與土壤風蝕, 更重要的是利用戈壁卵石的壟埂效應提高壟埂兩側定植溝內的地溫,增加葡萄冬季防寒埋土的厚度, 防御寒害、 早晚霜凍,同時還可以抵御夏季高溫帶來的熱害,降低水分蒸發量,節約灌溉用水,便于機械化作業和合理利用土地。
2.2 8項規避農業不良氣象條件的農藝措施
針對焉耆盆地葡萄產業存在的實際問題,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全面系統分析了近 10 年來焉耆盆地葡萄生產的不利氣象因素,在試驗示范的基礎上,研究創新了焉耆盆地葡萄生產栽培模式, 篩選和集成了 8 項有效控制與規避凍害的農藝技術措施,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2.1 挖定植溝,溝內改土培肥
挖定植溝深 1.0 ~ 1.2 m,寬 0.8 ~ 1.0 m,清除溝內挖出的戈壁(鵝卵石),溝底先鋪一層與溝等寬的塑料膜,再墊 20 ~ 30 cm 的雜草、麥稈或玉米稈,然后將清除戈壁的表土與有機肥混合后進行回填 (肥土比為 1 ∶ 3)。采用這種方法可在一定范圍內打破戈壁土壤內的板結層, 繼承了傳統的根域限制栽培的方法,定植溝內達到以石換土,提高肥力涵養水源的效果, 為葡萄根系向深層延伸生長營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促使葡萄根深葉茂,提高了葡萄抗寒、抗旱等抗逆性能。
2.2.2 引進抗寒品種
引進適應性強的釀酒葡萄新品種, 培育應用葡萄嫁接苗木。如用 5BB、SO4 等砧木嫁接的葡萄苗木品種。
2.2.3 應用溝栽法栽種
應用溝栽法,定植溝面比原地面低 20 ~ 30 cm,以利防寒、防熱、保肥、保水。采用深栽淺埋的技術措施,增加根系的生長勢,促使根系多層生長。
2.2.4 綠苗定植
新建葡萄園,采用綠苗定植,盡量早栽,最好在晚霜結束后的 5 月上旬(正常年份)進行,定植緩苗后及時剪梢,留基部 2 ~ 3 個芽,促使從根部重新發芽,每株留 2 ~ 3 個新梢。 這樣可以提高根冠比,增強幼樹根系的耐寒能力。用 1 年生的葡萄苗木定植,最好在 4 月中旬進行,萌芽后及時抹芽,當新梢長到60 cm 左右高度時進行摘心,促使根部生長,枝蔓成熟,以提高抗逆性。
2.2.5 春季 2 次去除防寒土
根據當地氣溫情況先去除部分防寒土, 當氣溫穩定在 10 ℃以上時,全部去除完。 葡萄適時出土后將枝蔓放在定植溝內,推遲上架,滴 1 次大水,再用粉碎的雜草秸稈覆蓋,降低地溫,延遲葡萄發芽 6 ~7 d,以規避晚霜凍害。
2.2.6 培土施肥
秋季葡萄采收前(8 月下旬 ~ 9 月中旬)控水、控肥,促根下扎,抑制葡萄枝條徒長,促使枝條成熟。葡萄采收后(9 月中、下旬)及時施用基肥,邊施肥邊埋土, 在葡萄根頸部位培土 20 cm 左右, 防止早霜凍,避免出現根頸凍害。
2.2.7 合理修剪,增強樹勢
秋季(10 月上旬)去除葡萄基部老葉,剪去嫩梢,以利葡萄樹體營養積累,增強枝蔓的成熟度,提高抗逆性。
2.2.8 做好越冬前防護工作
帶葉冬剪,澆足封凍水,進行兩次埋土,先人工壓蔓埋土 10 cm,然后機械埋土至 40 cm,做好越冬防寒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 馬鮮花.影響溫室大棚的不利氣象條件及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15):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