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近年來,我國人口數目迅速增長,給我國的糧食產量帶來了巨大考驗。而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都普遍比較低下,很多農村的農業生產技術還相當落后[1].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提出了保護性耕作技術,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我國糧食生產成本高、水利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還可以切實提高我國糧食的產量。然而在我國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農業生產的效率。為了提高我國糧食的產量,應該切實解決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問題,讓該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2].
1 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內容意義概述
1.1 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內容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從傳統農業耕作技術過程中改進過來的,但該技術卻更加先進。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實質是通過各種方法來改良土壤結構,減少土壤的水分流失,從而實現對土壤的保護。保護性耕作技術能夠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使土壤能夠對水分進行有效利用。保護性耕作技術能夠使農民減少很多勞動量,減少對能源和機械設備使用次數,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勞動效率[3].
保護性耕作技術在農村推廣之后,能夠使農業生產的效率提高,使我國農業能夠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保護性耕作技術非常系統全面,主要包括雜草處理、病蟲害預防、免耕播種、秸稈處理和土壤翻松等內容。在農村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一定要和農村的氣候情況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1.2 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意義
保護性耕作技術與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旱地的機械化生產過程中。我國農村的土地在采用了保護性耕作技術以后,土地的保水量將會增加。保護性耕作技術能夠有效地減少土壤水土流失比率,能改善地表徑流及河流的渾濁程度,對農村土地能夠有很好的保護[4].通過有效降低沙塵暴的發生次數,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改善了我國農村的環境狀況。
保護性耕作技術還能讓土壤中含有足夠的有機物,使土壤具備足夠的肥力。保護性耕作技術能夠讓閑置的土地保持充足的水分,能夠讓土壤中含有足夠的水分,進而提高小麥、玉米的產量。在推廣了保護性耕作技術之后,農民的工作量將會比以前減少很多,化肥、農業機械的使用次數也會相應地減少,這能夠有利于提升我國農業的勞動效率,使農民節省下一大筆農業生產投資。
2 農業保護性耕地技術的推廣措施
2.1 政府部門應該加強推廣力度
我國的農業保護性耕地技術還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這項技術還處于初始階段。為了讓更多農業生產活動都采用保護性耕地技術,我國的氣象部門、農機部門好農藝部門都應該密切加強合作[5].農業主管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農民了解保護性耕地技術。我國政府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形式來宣傳保護性耕地技術,采用下鄉宣傳、發送傳單和舉辦演示會的形式來推廣保護性耕地技術,讓該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農業生產活動。
2.2 要注重改善農機服務觀念
在實施農業保護性耕地技術的過程中,必然會使用到各種農業機械,農業機械能夠讓農業生產的效率得以迅速提高。農業主管部門應該注重改善農機服務意識,要在農民群眾中間推廣介紹農機經紀人,讓農民學習到更多的農業機械使用經驗。通過轉變農機服務理念,政府部門要對農民進行正確的引導,讓農民能夠對土地進行集中化、機械化處理。
2.3 應該不斷研發新型農業機械設備
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活動中,農民通常會采取手工耕作的方法,這種農業生產活動的效率十分低下。為了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的效率,應該在農村推廣機械化生產,使我國農業實現自動化生產。然而我國的農業機械種類較為單一,農業機械的性能也普遍比較落后,這不利于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的效率[6].我國的農業科研機構應該注重開發新型農業機械,讓更多種類的農業機械投入到我國農業的生產活動中。
2.4 要在農村實行多元化生產模式
在農村實行多元化生產模式,應該多考慮農村的氣候、土壤、植被和土壤肥力情況,只有在合適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合理的、多元化的生產種植形式。多元化的生產模式能夠有效解決農村生產形式固定、經濟形式單一的問題,迅速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應該根據農業機械的情況和農藝技術的標準,合理進行多元化生產,使我國農業能夠合理運用保護性耕地技術。
3 結語
保護性耕地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使我國農村土地中含有足夠的水分和有機肥料。保護性耕地技術能夠減少沙塵暴的發生,使農村的環境得到改善。在推廣保護性耕地技術之后,農民的勞動量、農業資源的使用量都會有所減少,這將使我國農業生產的勞動效率得到提高。為了更好地推廣保護性耕地技術,我國政府應該加大推廣宣傳力度,注重開發研制新型農機設備。農業主管部門也應該注意轉變農機服務意識,在農村更好地實現機械化生產,使農村生產活動變得更加多元化。
參考文獻:
[1]汪金榮。特克斯縣實施農業部保護性耕作技術運用與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5):1516.
[2]許玉勝。加速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2(22):106.
[3]陳源泉,隋鵬,高旺盛,等。中國主要農業區保護性耕作模式技術特征量化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8):1-7.
[4]周勇。我國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