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農戰略的順利實施依賴于農技推廣體系的改革與發展,同樣,農技推廣體系也直接影響農業科技是否能成功轉換為生產力。2015 年,中央一號文件又一次聚焦“三農”問題,提出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因此,農技推廣工作更成為重中之重,研究農技推廣體系多元模式的改革與發展勢在必行。
1 農業推廣體系存在的弊端
基于農村家庭承包經營而形成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農村基層現存的主要農技推廣體系,直接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然而,新的經濟形勢下,農業和農村發展呈現出不同氣象,傳統農技推廣體系的弊端開始顯露。
1.1 體制弊端 職能劃分不清晰、體制內溝通不順暢是傳統農技推廣體系中的一大弊端。農村不同基層的農技推廣機構和管理單位各自為政,農業生產服務都是獨立存在,不能共享資金、人才和項目等方面的優勢,這直接增加了農技推廣服務的成本,降低效率。同時,農技推廣機構的層次劃分不合理,負責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的部門不同,農技推廣體系過于冗雜,各單位之間配合散亂,直接制約科技成果的有效轉換與應用。
1.2 人才弊端 農技推廣隊伍中缺少專業性人才,體系整體素質偏低,直接阻礙農技推廣體系的改革與發展。當前,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內中專和大專學歷占主要部分,本科學歷,尤其是研究生學歷人員占極少數,推廣人員綜合素質很難提升。同時,農技推廣隊伍中專業比例不均衡,多數單位中都是種植類專業人才,而畜牧水產、農機專業人才比例低。此外,農技推廣人員的職責不規范,很多基層存推廣人員被借調到其他不相干崗位,嚴重削弱農技推廣人員應發揮的作用。
1.3 財政投入方面的弊端 財政投入短缺是制約農技推廣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缺少對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的經費投入,一些重要的農業科研項目因經費制約無法順利進行而影響基層農業的發展。財政投入不足致使農技推廣經費短缺,新的科研技術大范圍內的推廣和施行受到影響。
此外,農技推廣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不能將農業技術正確教授給基層農民,也間接造成財政投入浪費。
2 農技推廣體系多元模式的改革與發展
2.1 大學農技推廣體系模式 充分發揮科研教育機構的作用,推動農業科技發展,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以大學為主的科研教育機構對農業科技創新具有重要貢獻,其在農業科技進步中的關鍵地位不容質疑。美國充分發揮各州立大學的主體性作用以推動農業科研、教育與推廣,有效提高了農技推廣的效率和科研成果轉換率。我國當前共有 60 多所大學參與農技推廣方面的工作,他們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通過積極探索和實踐開拓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農技推廣模式。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業專家大院”模式、南京農業大學的“科技大篷車”是大學農技推廣模式的優秀代表。
此外,我國農業大學還可以發揮“領頭羊”作用,積極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同時,開展與農業科技公司、政府的合作,建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為農業技術的發展作出貢獻。通過學校與農業科技企業的合作,建立農技推廣示范基地,將企業和大學的優勢結合起來,轉變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現代化發展。這些模式都是以大學為主體,整合所有的資源,實現農業科學技術創新和推廣,各個大學需要綜合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結合學校實際建立農技推廣新模式,成為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主力軍。
2.2 農技推廣體系區域化模式 隨著2015 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和實施,我國農業發展呈現集約化和規?;攸c,涌現出大批特色農業,農業分工細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表明,農業產業服務必須向更為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即建立區域性農技推廣服務站。農技推廣體系區域化模式是對傳統的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的推廣模式的改進與創新,其與之相比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第一,職責劃分更為清晰,推廣體系管理更為順暢,結合當地主導產業實施合理化分工,增強展業技術方面的優勢,在滿足技術需求方面更具備靈活性。第二,設立農技推廣綜合服務平臺,讓農技推廣隊伍的人員在同一環境中工作,加快信息流通速度,簡化審批、咨詢流程,讓農民可以在一個地方辦好所有的相關手續或一站化學習農技知識。第三,構建農民需求反饋機制。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農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構建符合農業發展、農民需求和農村實際的農技推廣體系。
2.3 主體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 當今是全球化市場經濟體制,政府單一型的農技推廣體系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政府主導,大學、科研機構、農業相關企業多方參與的創新型多元主體推廣體系成為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趨勢。其中,農業相關企業是農業推廣體系的重要主體,這主要是由于企業能對市場變動和信息敏感度高,能提供更具針對性、專業化的農技服務。
同時,企業在推廣諸如化肥、農業、農業機械等“商品型農業技術”時更具有優勢,農民依靠這些農技能促進農業增收,實現自身富裕,進而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部分企業在農技推廣中只關注經濟利益,忽略社會和生態效益,這時就需要政府發揮宏觀調控及政策的導向作用,規范和監督企業的農技推廣工作,保障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生態效益,實現共贏。全球化市場經濟大環境下,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是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對加快農業發展和建設現代化農村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