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五九灌區工程概況
八五九灌區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烏蘇里江下游左岸的饒河、撫遠縣境內,行政隸屬于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地理坐標為 E133°46' - E134°39',N47°20' - N47°49'.灌區西部為青龍山灌區和山地,北部為烏蘇鎮灌區,東部分別與烏蘇里江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南傍烏蘇里江.
灌 區 總 土 地 面 積 729. 87 km2,現 有 耕 地 面 積4. 883 × 104hm2,規劃發展水田面積4. 239 ×104hm2.遠期控制面積429. 33 km2,現有耕地面積2. 496 ×104hm2.其中,現 有 水 田 面 積 1. 613 ×104hm2\\( 已 達 標 水 田0. 066 7 × 104hm2、井灌水田1. 547 ×104hm2\\) ,旱田面積0. 883 × 104hm2,規劃發展水田面積2. 165 ×104hm2.為大\\( Ⅱ\\) 型提水灌區,主要的灌溉水源為黑龍江和地下水.
2 灌區工程現狀及工程布置
灌區內現有渠首灌溉站 1 座,位于東安鎮東北3 km處,站前建設長2. 2 km引渠,從渠首站出水池開始向北偏東沿路東布置總干渠 1 條、長20. 95 km,其上布置 5 條干渠、總長21. 295 km和 1 條獨立支渠、長4. 35 km,灌溉面積1. 461 × 104hm2; 從總干渠樁號 21 +550 開始沿路西向東北方向布置為東總干渠 1 條、長13. 925 km,其上布置 2 條干渠、長11. 7 km和 5 條獨立支渠、長18. 748 km,與總干渠共同控制近期范圍2. 074 ×104hm2.
近期工程水源工程批復時間為 2001 年,2002 年開始開工建設,所以現有引渠、渠首站及站后總干渠均是按近期灌溉范圍2. 074 ×104hm2所需的工程規模建設的.遠期為了滿足八五九灌區總設計灌溉面積4. 173 ×104hm2的灌溉要求,需要在現有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灌區現已有渠首灌溉站 1 座,原設計流量32. 85 m3/ s,裝機流量40. 5 m3/ s,設計揚程15. 77 m.遠期灌區建設需在現有渠首站西側新建 1 座渠首站,與現有站共同控制全灌區設計灌溉面積4. 239 ×104hm2.
3 灌區方案布置及工程比較
由于近期工程建設較早,當時的設計理念為一級提水自流灌溉到田間.遠期灌區工程范圍比近期遠,總干渠線長,一次性提水所需揚程為19. 54 m,比現有站高3. 46 m.為滿足遠期灌溉提水要求,可有兩種比選方案: ①遠期工程不考慮近期工程現狀,引渠和站后總干渠在現有渠道西側新建,采用"三堤兩渠型式",渠首站按一級提水建,設計流量30. 46 m3/ s,揚程19. 54 m; ②引渠和總干渠利用現有渠道擴建,提水泵站按三級提水布置\\( 渠首站1 座、二級提水站 5 座、三級提水站 1 座\\) .以上兩個方案的詳細方案比較見表 1.
從表 2 可以看出,方案一工程投資較方案二高出21 329. 61萬元,折算成年值后,方案一年費用較方案二高1 854. 16萬元.所以,方案二工程經濟性較好.
4 灌區提水方案選定
從工程安全角度: 方案一站后新建總干渠內水位比現有總干渠的水位高3. 46 m,不利于渠堤穩定,所以方案二比方案一安全; 從科學技術和工程經濟角度看: 方案二的工程投資和年費用都比方案一低,方案二較優; 從運行管理方面看: 方案一為一級提水方案,只建渠首站 1 座,方案二為多級提水方案,需建一級渠首提水站1 座、二級提水站 5 座和三級提水站1 座; 方案一站少,工程維護管理人員少,運行管理方便; 從農戶認可程度上看: 方案二較方案一工程占地少,農戶較認可.因此,根據以上四方面綜合分析選定方案二多級提水方案為最終工程布置方案.
[參考文獻]
[1] 郭元裕 . 農田水利學[M]. 北京: 水利電力出版社,1980.
[2] 陳德亮. 水工建筑物\\( 第5 版\\) [M]. 北京: 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