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宜興市位于江蘇省南端,全市總面積 1 996.6 km2, 總人口 107 萬人. 境內主要為低山、丘陵、平原\\(圩區\\)地形,是無錫的主要產糧區. 總耕地面積 79.2 萬畝 \\(1 hm2=15 畝 , 下同\\),其中水稻田面積 48.9 萬畝. 耕地面積中, 實際灌溉面積 71.3 萬畝,有效灌溉面積 67.7 萬畝,旱澇保收農田面積 59.4 萬畝,節水灌溉面積 37.2 萬畝. 全市擁有灌溉泵站 2 070 座,庫塘250 座,農田灌排渠道總長 3 335 km.
一、農田水利現狀及問題
宜興市農田水利設施大部分修建于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 農田水利設施與現代農業發展的不均衡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發展, 影響農民增收,是水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瓶頸.
①田間渠系年久失修, 配套不全. 田間灌溉大部分為土質渠道,渠系滲漏、跑冒滴漏、淤積堵塞等現象比較普遍, 工程完好率僅為 35%左右,水電等能源利用率較低.
②灌排機電設備老化, 帶病運行. 近 70%的水閘、泵站建于 20 世紀80 年代以前, 工程建設標準偏低,配套設施不全,水泵電機、啟閉設備及閘門等設備型號陳舊且老化嚴重,部分泵房已破爛不堪,工程完好率僅為45%,運行效率偏低.
③近期開發建設迅猛,水利設施損毀嚴重. 一些農田水利設施在目前的高速建設開發過程中被人為拆除或毀壞, 需配套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 從而造成成片農田抵御洪澇旱災能力減弱,嚴重制約農業生產發展.
④基層管理隊伍不穩,管理力量薄弱. 宜興市電灌站有個體經營、承包經營、村級集體經營等多種管理模式. 由于更新改造投入不足、泵站設備被盜現象普遍,且灌區面積不斷縮小,使得管理效益下降嚴重,管理人員工作報酬偏低, 從而導致人員流失,隊伍不穩定.
二、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
項目建設情況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分三年實施, 宜興市 2009 年、2010 年 、2011 年 項目已經全面實施完成. 項目建設完成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以及環境效益顯著. 項目區灌排能力全面提升,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 0.45 萬畝, 改善灌溉面積4.6 萬畝,恢復 、新增和改善排澇面積2.84 萬 畝 , 年新增節水能力 470 萬m3, 年新增供水能力 171 萬 m3; 丘陵山區項目區灌溉保證率達到 75%以上,圩區、平原區項目區灌溉保證率達到 95%以上;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平均不低于 0.7, 渠系水利用系數達到 0.8;項目區排澇能力達到 10 年一遇標準;項目區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65 萬 kg,年新增經濟作物產值 457.5萬元,農民年人均增收可達 107 元.
1.項目規劃原則
根據宜興市水土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結合農田水利建設現狀和 "十二五"水利現代化建設目標,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編制項目區規劃時要遵行以下原則.
\\(1\\)全面規劃、分期建設原則項目區農田水利建設面廣量大,一次性實施難度較大,因此,應立足全市統一規劃,按照項目區存在問題及對建設需求的輕重緩急,分期分年實施,確保加快建成一大批農業高產方和標準化糧田.
\\(2\\)服務農業、長期受益原則按照中央和省關于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的要求,項目規劃建設范圍應為基本農田保護區,要避免因后期土地征用造成建后拆除等浪費現象,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使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3\\)規模投入、成片推進原則按照"擋得住、灌得進、排得出"要求,集中連片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建一片、成一片、發揮效益一片.
2.項目區建設標準
\\(1\\)泵站建設標準化
灌溉泵站按農田面積合理選用水泵,水泵、電機、變壓器相匹配,相關備用工具、配件要完備. 泵站統一標準,統一設立標志牌,各項管理運行規章制度統一"上墻".
\\(2\\)渠系改造節水化
灌排溝渠布局合理, 灌排分開,各級渠系暢通. 溝渠縱橫斷面設計科學合理,做到"平、實、順、直". 灌排溝渠采取防滲措施, 減少水量浪費,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 0.7 以上.
\\(3\\)配套設施系列化
對渠系配套設施包括人機下田、放水閘口、 分水井等推廣標準化、系列化,使用預制裝配式結構,工廠預制,現場拼裝,不斷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同時降低工程造價.
\\(4\\)管理服務高效化
農灌服務做到制度到位、人員到位、服務到位、經費到位. 灌排溝渠和田間灌排配套設施維修養護及時,溝渠及分水井內無淤泥、 垃圾和雜草,灌溉及時,做到"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
3.項目建設管理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工作,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市里要建立相應的建設協調機構,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水利農機、財政、農林、國土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具體工作落實專人負責,以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管理、 監督、指導. 項目所在鄉鎮也應建立相應機構,明確職責,實行目標管理. 市政府與項目鄉鎮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將任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 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包括工程質量、安全行政領導責任制,參建單位工程質量責任制以及工程質量檢查監督管理制.
\\(2\\)積極籌措建設資金,確保市鄉兩級自籌配套資金足額到位
宜興市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資金統一按照市里規定采用分年度按比例方式支付, 在上級資金到位后, 鄉鎮配套資金也足額劃入專戶.考慮到鄉鎮財政困難,逐年降低鄉鎮配套資金的比例,從最初配套 30%降到 10%, 提高了鄉鎮項目建設積極性,確保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3\\)參照基本建設程序,嚴格落實"五制"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程序,認真落實"五制",實行了項目法人責任制、 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建設監理制以及質量監督制. 項目區建設以宜興市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處作為項目法人,全面履行項目建設管理職責.
\\(4\\)嚴格控制工程進度,確保工程當年發揮效益
小農水工程有很強的時段性,水稻生長期內不能施工,只能在夏熟作物生長期內施工, 即當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項目部按照項目建設的時段,嚴格督促,倒排工期,做到所有工程按合同如期完成,不誤農時.
\\(5\\)嚴把原材料關口,統一供應預制構件及設備購置
一是施工單位進場原材料由業主、監理單位及市質量監督站進行預驗,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對原材料進行檢測, 確定混凝土及砂漿配比. 二是實行統一供應預制構件,項目法人組織監理、施工單位及相關專業人員對預制場進行預選,預選時重點考察預制場生產許可證、 場地規模、 生產能力以及預制件質量等,業主及監理要經常到預制場對預制構件的鋼筋粗細及布列、 混凝土配比、澆筑工序及振搗密實度等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返工. 在施工工地,由施工單位技術員對預制件進行驗收,一旦發現不合格或破損產品立即退回場地,不得采用. 三是統一實行水泵及配電設施的購置供應.為切實保障灌溉及排澇設備的質量,宜興市招投標中心對所需設備進行統一政府采購. 對機泵設備的型號及規格進行了統一規定,有效杜絕了粗制濫造設備進入宜興市場,保障了設備的質量及供貨進度.
\\(6\\)建立多層次監督體系,積極推行農民義務監督員監督制度.
按照江蘇省水利廳、財政廳《關于建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農民義務監督員監督制度的通知》精神, 針對建設項目分布在村間田頭,便于農民參與項目建設管理的特點,制定下發了《宜興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義務監督員考核辦法》,積極推行農民義務監督員監督制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主要做法:一是公推公選,民主任用. 義務監督員由項目所在鎮、村公開推薦,市、鎮兩級水利部門登記備案,經公開選舉并公示且無異議后任用. 共聘用義務監督員 20人,其中黨員 19 人. 二是明確責任,加強培訓. 市、 鎮兩級水利部門根據義務監督員的業務素質水平, 明確分工和監督職責,并進行現場培訓,使監督員的監督工作更科學、更合理.三是強化考核,嚴明獎懲.考核辦法明確規定,對義務監督員參與前期工作、現場監督、臺賬記錄、問題匯報以及矛盾協調處置和廉潔自律等方面進行定期考核,對考核優秀者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考核不合格者停止聘用.
三、結 語
搞好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關鍵是要抓住農田水利項目的特點, 首先要有合理的規劃,其次應狠抓工程的質量.要建設優質的工程就必須有一套健全合理的監督管理體制,規范的項目建設管理程序,使施工過程合理,項目管理嚴格,經費使用透明,保證項目建成優質工程;同時要加強工程項目的后期管理,使工程項目能夠長久發揮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