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 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抗旱服務組織建設,2011 年中央 1 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建立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著力推進縣鄉兩級防汛抗旱服務組織建設.國家先后制定和出臺了《全國抗旱規劃》、《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管理辦法》、《縣級抗旱服務隊建設管理辦法》等技術規劃和法規性文件,全面推進了抗旱服務組織建設.
經過近20 a的發展,我國已初步建成了以縣級抗旱服務隊為龍頭,以鄉鎮級抗旱服務分隊為依托的社會化抗旱服務網絡.但與當前抗旱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相比,基層抗旱服務組織還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人員隊伍不穩定、經費保障難落實、設備庫房配備不足和服務能力待提升等問題,亟需結合抗旱工作的現實需要,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和政策性建議.
研究基于對全國基層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現狀的全面了解,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分類定性、管理體制、機構設置、經費籌措、建設重點、人才培養和考核、設備資源整合、規章制度健全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和政策性建議[1].
筆者結合抗旱工作實際闡述黑龍江省縣鄉兩級抗旱服務組織建設思路,供參考.
1 理清思路,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主要包括 3 個方面的內容:
1. 1 指導思想
縣、鄉兩級抗旱服務組織建設要以 2011 年中央1 號文件《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戰略部署,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要求,全面加強抗旱減災能力建設,最大限度減輕干旱災害損失和影響,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城鄉供水安,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撐為指導思想.
1. 2 目標
以實現社會抗旱的專業化、系統化,提高抗旱能力和水平,加快應急抗旱的反應速度,強化抗旱方法和手段,實現科技抗旱,科學抗旱為目標.
1. 3 任務
根據縣、鄉抗旱預案和政府工作安排及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指令開展應急抗旱服務工作,及時為旱區因旱飲水困難群眾提供拉水送水服務和實施抗旱應急澆地,主動為群眾提供抗旱設備、物資的維修、租賃和技術培訓等服務,開展應急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參與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組織推廣應用抗旱節水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2].
2 整合資源,科學組建
抗旱減災屬于公益性事業,抗旱服務組織建設是長期服務于"三農"、確保城鄉供水安全和抗旱減災的有效措施,抗旱服務組織應屬于政府組建的公益事業性質單位.縣級抗旱服務組織要整合現有的隸屬于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打井隊、城鎮自來水安裝隊等具備抗旱作業能力的單位組成縣級抗旱服務隊,在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獨立開展工作.縣級抗旱服務隊專職人員編制不宜過多,一般為 10 人左右,其中站長 1 名,副站長 1 ~ 2 名,技術、財務、保管等人員 7 ~8 人.
考慮到抗旱服務業務的季節性和非日常性,鄉級抗旱服務組織不單設機構,結合基礎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掛靠在水利站內,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水利站長兼抗旱服務站站長,設專職副站長 1 名,根據本鄉鎮抗旱業務量適當增加打井、設備維修等技術個人編制,其他人員由水利站安排、調整.
3 多渠道籌集經費,保證抗旱組織正常運營
各級政府要切實增加抗旱服務組織建設投入,加大對縣、鄉兩級抗旱服務組織的支持力度,將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在土地使用、稅收減免、工程施工及資質申請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抗旱服務中的用電、用油方面給予價格補貼,降低抗旱服務成本.
抗旱服務組織的運營經費可通過財政撥款、抗旱收入、多種經營等渠道解決:
1\\)為保證縣鄉兩級抗旱服務組織的領導和組織能力,地方財政負責縣級抗旱服務組織人員經費 2 ~3 人,鄉鎮抗旱服務組織人員經費 1 ~ 2 人.
2\\)每年從國家和各級政府撥付的抗旱補助經費中增加設備維修項目,保證設備的完好.
3\\)按照成本微利的原則制定抗旱設備出租、使用收費標準,滿足抗旱期人員、運輸等業務經費支出.
4\\)配備挖掘機、鉆井機、拉水車等抗旱、日常都適用的設備,在非抗旱期開展多種經營創收,保證運行,保持抗旱隊伍的穩定.
部分抗旱設備可交給打井隊、城鎮自來水安裝隊等組成縣抗旱服務隊的單位保管使用,利用抗旱設備創收,補充抗旱時成本收費減少的利潤[3].
4 加強設備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為減少抗旱成本和使用方便,抗旱設備實行縣鄉兩級分別保管使用.
大型鉆井機、挖掘機、拉水車等設備由縣抗旱服務隊保管使用,小型鉆井機、水泵、輸水管\\(帶\\)等設備由鄉級抗旱服務站保管使用,縣抗旱服務隊留有一定數量的水泵、輸水管\\(帶\\)等設備,預備大旱期\\(年份\\)統一調用.
抗旱服務隊要建立健全抗旱設備購置、驗收、入庫、保管、使用、維修、養護等管理制度,所有抗旱設備都要建檔造冊、專人管理.抗旱設備要專業管理,及時保養、維修保證設備的良好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5 加強培訓,提高抗旱服務技術水平各級抗旱服務組織要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抗旱綜合服務能力:
1\\)抗旱服務隊\\(站\\)領導要了解本地區旱情發生的規律,熟悉旱情特點,能按上級抗旱服務組織和政府提出的抗旱方案指揮、調度抗旱服務隊參加抗旱工作.
2\\)技術人員要掌握抗旱基本措施和方法,能夠及時提出合理的抗旱行動方案.
3\\)維修人員要掌握鉆井機、水泵等抗旱設備的維修技術,對抗旱設備發生的故障能夠及時維修,保證抗旱設備的正常運行.
6 結 語
抗旱服務體系建設是國家為抗旱減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建立的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
抗旱服務組織建設與管理,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和匯報,取得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起一支技術過硬、行動迅速、實干奉獻的抗旱服務隊伍.
參考文獻:
[1]王一文,陳博,鐘玉秀 . 我國基層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 水利發展研究,2013\\(02\\):10 -14.
[2]郭麗莉. 水利設施在抗旱減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39\\(05\\):217 -218.
[3]劉廷增,高金貴,陳明濤 . 把握氣候變化改善生態環境抗旱減災發展農業[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01,29\\(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