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況
阿圖什市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緣、西南天山的西南坡。阿圖什市是一個以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全市包括松他克鄉、阿扎克鄉、阿湖鄉、格達良鄉、哈拉峻鄉、吐古買提鄉、上阿圖什鎮共 6 鄉 1 鎮,幸福辦事處、光明辦事處兩個街道辦事處。境內居住有柯爾克孜、維吾爾、漢、回、哈薩克、烏孜別克、滿族等 11 個民族。截止 2012 年底,阿圖什市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總數為 3. 74 萬人,從飲水不安全類型上分析,均為飲用水水質超標導致的飲水不安全,其中氟超標總人口為1. 937 9萬人,砷超標總人口為1. 173 1萬人,飲用苦咸水總人口為0. 603 2萬人。通過對部分區域的調查,氟中毒發病率較高,如高氟病、病人齒黃斑、骨質增生、肢體癱瘓等癥狀,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直接影響了農牧民的生活及農業生產活動,不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小康社會的建設。因此,解決阿圖什市農牧民飲水不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2 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及問題
2. 1 農村飲水安全現狀
2. 1. 1 農村供水現狀在阿圖什市農村總人口中,自來水受 益 人 口 為14. 361 9萬人,普及率為 79% ,其中簡易自來水人口為0. 971 9萬人。由于以往已建人飲工程以人飲解困為主,部分工程水質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加上不少工程建設標準低,水量及水源保證率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因而截至到 2012 年底,阿圖什市農村現狀年飲水安全人口僅為 13. 39 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 74%;全市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口為 3. 74 萬人,其中新增飲水不安全人口3. 74 萬人,新增飲水不安全人口均為異地搬遷人口,阿圖什市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表,見表 1?!颈?】
2. 1. 2 農村飲水不安全因素1\\) 飲水水質超標。根據阿圖什市農村飲水現狀調查,截止到 2012 年底,飲水不安全總人口為37 400人,均為飲用水水質不達標。其中,氟超標造成飲水不安全人口19 379人,主要分布在松他克鄉、阿扎克鄉、阿湖鄉等;砷超標造成飲水不安全人口11 731人,主要分布在哈拉峻鄉、格達良鄉;苦咸水造成飲水不安全人口6 032人,主要分布在上阿圖什鄉\\(表 1\\)。
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7 -2006\\),通過水質抽樣化驗可知,7 個鄉水質超標項目較多,其中溶解性總固體超標最嚴重,平均超標 1. 33 倍;哈拉峻鄉亞孜樓村和吐古買提鄉買丹村總大腸菌群超標達 9 倍。水質超標倍數計算表見表 2?!颈?】
2\\) 水源保證率低。阿圖什市過去改水工程設計過程中,按照設計大綱的要求,設計人均日供水量至多不超過40 L。由于設計人均日供水量偏低,且對飲用水人口增長持保守態度,工程實際供水人口超過設計供水人口,導致工程投產后,實際受益人口日人均供水量不能達到農村飲用水安全指標,全市各鄉\\(場\\)只有部分人口達到了農村飲水基本安全指標。
2. 2 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重點問題
2. 2. 1 飲用水水質超標的問題從飲水不安全類型上分析,均為飲用水水質超標導致的飲水不安全。其中,氟超標總人口為1. 937 9萬人,砷超標總人口為1. 173 1萬人,飲用苦咸水總人口為0. 603 2萬人。通過對部分區域的調查,氟中毒發病率較高,如高氟病、病人齒黃斑、骨質增生、肢體癱瘓等癥狀。
2. 2. 2 農村飲水安全技術方面的問題
1\\) 以往部分已建工程只考慮解決沒有水吃的問題,而對水質問題要求不突出,對容易開采地下水的區域采用淺層手壓井來解決當地人畜飲用水問題。因淺層手壓井的取水范圍有限提取了地表淺層水;對于因高鹽漬化和沼澤化嚴重區域,則提取飲用了含氟較高和含鹽超標的地表水和泉水,導致了因水源問題而造成的飲水不安全。
2\\) 工程在設計時,由于供水管受材料限制,所使用的 U - PVC 管材易發生管道暴裂、漏水等現象,致使水廠不能正常供水。
3\\) 設計和施工中,存在著技術要求低的問題。首先對水源的保護規劃考慮不全面,部分水廠只建水塔等供水設施,缺乏管理房、圍墻保護管理設施,再加上無凈化設施和外界對水源的污染等因素,造成供水不安全不穩定的現象,給供水安全和供水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
2. 2. 3 工程建設管理的問題由于阿圖什市地處偏遠,信息不通暢,經濟水平相對落后,且本地區嚴重缺乏飲水安全工程技術人員,導致在前期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的建設及管理上不成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前期工作不仔細、不全面,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出現變更較多。部分工程前期工作存在漏項問題,致使工程資金不能滿足工程建設需要。
2\\) 工程配套資金到位不及時,影響了工程實施。
3\\) 由于阿圖什市是國家級貧困\\(縣\\)市,地方財政困難,配套資金不能足額到位,致使部分配套工程不能實施,影響了整體工程效益的發揮。而且農民收入低,農民自籌部分以投工投勞折資。農民在投工投勞過程中,不能達到業主單位的施工要求,致使入戶管溝達不到設計深度,影響冬季運行。
4\\) 由于阿圖什市的改水工程較為分散,且阿圖什市專業技術人員較少,無法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2. 2. 4 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1\\) 由于阿圖什市農民收入較低,水費征收計價較低,水費征收1. 00 元/m3,達不到供水成本\\(1. 26 元/m3\\),影響了阿圖什市水費收入,影響了折舊費、維修費等相關費用的提取,致使阿圖什市農村供水不能實現“以水養水”管理的目標。
2\\) 各鄉水廠在運行過程中費用較高,水廠本身收入又較低,使水廠處于簡單再生產狀態,工程效益低下,工程難以進行技術更新和改造,同時隨著人口增加,部分水廠供水量已不能滿足需求量。
2. 2. 5 行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 已建人飲工程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崗位責任制,水廠管理人員也缺乏系統的培訓,人飲工程管理水平較低。
2\\) 由于阿圖什市農村供水總站水費收入低,不能定期委托水質檢驗部門對水質進行化驗,對各供水點的水質變化情況不能及時掌握。
3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對策
3. 1 解決農村飲水水質超標問題的對策
結合阿圖什市實際,在解決飲水水質超標問題上主要考慮的措施有兩方面:①考慮近期及長遠發展,為徹底解決水質超標問題,考慮尋找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 - 2006\\)要求的新水源,并盡可能建適度規模水廠,以擴大受益人口范圍;②利用水源水質符合要求的現有水廠,通過管網延伸和水廠改建來解決可覆蓋區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3. 2 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對策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關鍵是解決水質問題,應根據地質、地形等條件來確定合適的水源,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打破行政區域,使供水范圍連成一片,堅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經濟適用,便于管理”的原則。
對于管道不滿足供水要求、管道老化、管徑小等問題可通過管網更新改造等解決,無凈化設施及缺乏水源保護措施的應逐步配套,以保證當地居民飲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同時要做好農村飲水的設計工作,加強技術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規劃、設計、施工、監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3. 3 解決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現有的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由于設計標準低,規劃不全面,配套資金不到位等因素造成農村飲水不安全隱患,今后所有人畜飲水工程必須全面規劃,認真做好前期工作,為今后工程的長久、良性運行奠定基礎。
在工程建設期采取招標形式,招標要體現公平競爭,所有投標單位必須具有“三證”,要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質檢制和工程驗收制,嚴把質量關。主要物資要采取統一由主管部門采購,防止假冒偽劣產品進入施工工地。
在工程完工后,由項目建設單位交給工程管理單位,并辦理有關移交手續存檔,在運行中結合阿圖什市的具體情況,采用多種形式的管理機制,使飲水工程充分發揮效益。在水費征收方面,應按保本微利的原則向受益的農民收取適當的費用,用于飲水工程的維修、維護和擴大受益范圍,使農村飲水工程形成“以水養水”的自我良性循環發展機制。
飲水工程的實施,資金是關鍵。阿圖什市是國家級扶貧縣市,在盡可能爭取國家和自治區資金支持的同時,阿圖什市自身也要通過多種途徑來籌措資金,包括農民投入勞工的形式以確保人飲工程的順利實施。
3. 4 行業管理方面對策
制定與各個飲水工程相適應的管理體制,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和體檢,建立水廠運行檔案,以及水廠供水各環節的崗位責任制,對其技術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對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的素質都要有新的要求,以適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的需要。
隨時監測水源水質的變化情況,定期對水質進行化驗,做好檢測記錄。成立農村供水總廠,建立新的體制,實現權責明晰化,管理規范化的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