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農業論文 > > 臨滄市高標準基礎農田建設的內容及投資效益估算
臨滄市高標準基礎農田建設的內容及投資效益估算
>2024-02-23 09:00:00


2012年6月25日,第22個全國土地日.在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快速推進的重要歷史時期,積極探索一條不以犧牲耕地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的新路了,是土地管理面臨的新課題;而立足國內耕地資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既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間題,也是土地管理的神圣使命.正是如此,土地日的主題確定為“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是要以此為引領,進一步喚起大家對土地間題的關注,進一步明確土地管理的價值所在,進一步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思考、探索破解“三化”協調推進下我國土地管理面臨的新課題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是一項影響重大的、有全民共識的國家戰略決策.近年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日益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新形勢下對耕地保護制度的一個創新,是實現耕地保護由數量保護向數量質量并重保護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標準基本農田,是通過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根據2009年國土資源部開展的全國農用地等級調查成果,我國1.2億hm2耕地,高產穩產農田約0.4億hm2,僅占耕地總量的1/3,其余為中低產田,由此看來,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潛力巨大.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是鞏固農業發展基礎的核心,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的重大舉措,是臨滄市推進建設用地上山、保護壩區優質耕地、提高耕地質量的重要內容.

1、地理環境

地形:臨滄市以垂直地帶為主、山間小盆地點綴其間的中山峽谷垂直地帶性復雜地形.其中高原和山地約占臨滄市總面積的92%,盆地約占8%.境內有老別山、邦馬山兩大山脈,臨滄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雙江大雪山構成境內山脈主峰.怒江山脈余脈縱貫南北.全市地勢為南北走向,東北部高,西南部低,中部高、四周低,并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境內最高點永德大雪山,海拔3504m,最低點為南汀河出境處,海拔450m相對高差3054m.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臨滄市以縱谷為主的地貌類型.

氣候:臨滄市氣候特點總體呈現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光照充足的特點,為各種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工農業的生產發展,旅游和科研的繁榮興旺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河流:臨滄市河流分屬怒江、瀾滄江兩大流域,境內的主要支流有4條:羅閘河,小黑江、南汀河和鎮康河\\(下游稱勛波羅河\\).各縣市支流較多,河流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2、土地利用現狀

2.1耕地現狀

臨滄市耕地面積478914.95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0.28%.其中水田面積90523.65hm2,占耕地總面積的18.90%;水澆地面積600.19hm2,占耕地總面積的0.13%;旱地面積387791.11hm2,占耕地總面積的80.97%.

2.2基本農田現狀

根據臨滄市2011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臨滄市土地總面積2362014.60hm2,其中耕地面積478914.95hm2,占土地總面積的20.28%,園地面積167239.71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08%,林地面積1317452.05hm2,占土地總面積的55.78%,草地面積130686.25hm2,占土地總面積的5.53%.

根據各縣\\(區\\)完善后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2010年臨滄市基本農田面積為452073.48hm2,占耕地面積的94.40%,其中,臨翔區基本農田面積為39101.84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面積為2687.36hm2和耕地面積為2718.15hm2;乒憶慶縣基本農田面積為68886.58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為967.89hm2和耕地面積為1103.12hm2;云縣基本農田面積為60785.66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面積為781.67hm2和耕地面積為1374.08hm2;永德縣基本農田面積為78405.97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為4502.23hm2和耕地面積為3936.16hm2;鎮康縣基本農田面積為54695.94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為2336.50hm2和耕地面積為1218.47hm2;雙江縣基本農田面積為42071.40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為923.58hm2和耕地面積為1834.78hm2;耿馬縣基本農田面積為69512.09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為18475.09hm2和耕地面積為18001.85hm2;滄源縣基本農田面積為38614.00hm2,壩區內的基本農田為2479.79hm2和耕地面積為2315.49hm2.

3、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潛力及分布

3.1潛力等級劃分方法

四象限法.以各鄉\\(鎮\\)可補充耕地面積和新增耕地系數的平均值為依據,依據情形劃分等級:一級:雙指標不低于各白平均值.二級:可補充耕地面積不低于平均值,新增耕地系數低于平均值.三級:可補充耕地面積低于平均值,新增耕地系數不低于平均值.四級:雙指標低于各白平均值.

3.2潛力等級分布情況

根據各鄉鎮調查統計匯總,全市待建設的高標準基本農田總規模為116030.87hm2,通過建設可補充耕地面積1129.63hm2,全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平均新增耕地系數為0.97%.其中,一級潛力區包括云縣3個鄉鎮、永德縣3個鄉鎮、鎮康縣1個鄉鎮、雙江縣2個鄉鎮、耿馬縣4個鄉鎮和滄源縣2個鄉鎮等15個鄉鎮,可補充耕地面積為576.08hm2,其中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大的是耿馬縣耿馬鎮,面積為111.71hm2;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小的是云縣茂蘭鎮,面積為14.22hm2.二級潛力區包括臨翔區1個鄉鎮、鳳慶縣1個鄉鎮、永德縣6個鄉鎮、耿馬縣1個鄉鎮和滄源縣1個鄉鎮等10個鄉鎮,可補充耕地面積為284.86hm2,其中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大的是永德縣小勛統鎮,面積為57.94hm2;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小的是滄源縣勛省鎮,面積為16.01hm2.

三級潛力區包括臨翔區1個鄉鎮、鳳慶縣8個鄉鎮、云縣7個鄉鎮、鎮康縣3個鄉鎮、雙江縣2個鄉鎮、耿馬縣2個鄉鎮和滄源縣2個鄉鎮等25個鄉鎮,可補充耕地面積為145.32hm2,其中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大的是臨翔區圈內鄉,面積為12.77hm2;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小的是耿馬縣大興鄉,面積為1.5hm2.四級潛力區包括臨翔區8個鄉鎮、鳳慶縣5個鄉鎮、云縣2個鄉鎮、永德縣1個鄉鎮、鎮康縣3個鄉鎮、雙江縣2個鄉鎮、耿馬縣4個鄉鎮和滄源縣5個鄉鎮等30個鄉鎮,可補充耕地面積為123.37hm2,其中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大的是耿馬縣勛永鎮,面積為13.53hm2;可補充耕地面積最小的是鳳慶縣水灣水電站,可補充耕地面積為零.

4、建設任務安排

在2012-2015年間,臨滄市可以實施103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每年實施2526個項目,建設總規模達到79372.61hm2,比上級下達給臨滄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模指標65400hm2多13972.61hm2,具體安排如下:

臨翔區實施9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3695.39hm2,可補充耕地面積110.86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2-2015年期間.鳳慶縣實施15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12296.96hm2,可補充耕地面積528.75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4-2015年期間.云縣實施12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12957.97hm2,可補充耕地面積800.43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3-2015年期間.

永德縣實施15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13452.45公頃,可補充耕地面積116.91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2-2015年期間.鎮康縣實施13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4200.33hm2,可補充耕地面積379.81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2-2015年期間.雙江縣實施8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8604.46hm2,可補充耕地面積277.06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3-2015年期間.

耿馬縣實施15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14239.68hm2,可補充耕地面積617.90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3-2015年期間.滄源縣實施16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9925.37hm2,可補充耕地面積493.42hm2,項目實施年份安排在2013-2015年期間.

5、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內容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以及其他等五項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指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對擬開發、整理和復墾的土地進行田面平整等工程的總稱,包括耕作田塊修筑工程和耕作層地力保持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是為防治農田旱、澇、漬和鹽堿等災害而采取的各種措施總稱,包括水源工程、輸水工程、排水工程、噴微灌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和泵站及輸配電工程;田間道路工程是為滿足項目區生產與生活需要而建設的田間道路、生產路以及相配套的農橋等工程系統,包括線路設計、路基設計、路面設計以及相關施工組織設計等[n,;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是為保護項目區土地利用活動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態條件,減少污染、防止或減少白然災害而采取的各種措施的總稱,包括農田林網工程、岸坡防護工程、溝道治理工程和坡面防護工程.

6、投資估算

6.1投資估算方法

研究采用建設規模畝均投資法進行資金需求估算.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旨在提高耕地質量,其建設規模畝均投資估算標準是以臨滄市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已實施和正在實施的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的建設規模畝均投資為基礎,并綜合考慮物價變動、通貨膨脹、國家宏觀調控以及地方經濟發展等因素,最后確定103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建設規模畝均投資估算標準.

6.2投資估算結果

2011-2015年,全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總規模為79372.61hm2C1190589.15畝\\),比上級下達的指標6.54萬hm2098.1萬畝\\)多了13972.61hm20209589.15畝\\),預計總投資額為264966.03萬元.其中,臨翔區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5543.11萬元,鳳慶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43039.38萬元,云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45352.93萬元,永德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60450.11萬元,鎮康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14374.53萬元,雙江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21511.16萬元,耿馬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59806.71萬元,滄源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14888.10萬元.

6.3資金籌措渠道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一項偉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作保證.必須建立一種長效的、多元化的投資新機制,保證高標準基本農田有充足的資金.只有這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才能步入健康、快速的發展軌道.因此在融資上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統籌安排農業、水利、國土、財政、發改、住建等部門的資金進行基本農田建設.由于基本農田建設在投資規模、建設周期不同,因此根據臨滄市的實際情況,本著“誰受益、誰建設、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確定基本農田建設的融資模式.

7、效益分析

7.1社會效益

增加耕地面積.通過對79372.61hm2基本農田的整理,將新增耕地面積3325.14hm2,新增耕地率為4.19%.按人均1畝的耕地占有量計算,新增耕地可供養人數達49877人.提高農業人就業率,促進社會穩定.緩解了人地矛盾,保障了農業灌溉的需要,解決了長期守著水無法有效利用,制約土地利用的關鍵間題.農業人[J]就業率也將隨著項目的實施得以相應的提高;使廣大農民群眾感受到土地整治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是一項為老白姓辦實事的事業,有利于增進其對土地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進一步推動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

7.2經濟效益

通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臨滄市基本農田質量、復種指數和產出率都會進一步提高,種植結構會進一步改善,單位面積年增加收入5000元/hm2.整治后,耕地面積增加3325.14hm2,每年新增收益1662.57萬元.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還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

8、結語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管理手段不能只局限于《土地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多種關于農田的法律保護形式,而目_,應是一種公眾參與與監督開放式的管理模式;不是政府行為,而是公眾行為.例如,高標準基本農田的保護中,對諸如水利等共用設施,應鼓勵和容許個人或公司等形式投資承包管理,打破現行的政府財政支出、群眾均攤分配、公家管理的體制.同時通過媒體宣傳、群眾監督等多種管理形式,讓公眾積極參與到高標準基本農田的管理中來通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可以提高臨滄市域范圍內的基本農田糧食生產能力;推動全市基本農田保護群策群管分級負責,逐級建立和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占用基本農田審批和補充制度;建立健全基本農田信息系統和責任明確的監管網絡體系;建立管理科學、措施到位、保護標志統一、責任具體的基本農田保護長效機制;補充和完善臨滄市現有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使基本農田達到“網絡有信息、圖上有標識、保護有標志、責任到人員”,確?;巨r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產量有增加,確保區域糧食生產安全.

參考文獻:
[1]于來山.大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J].國土資源導刊,2012,71\\(7\\):34-35.
[2]哀浩,羅勇,土啟平,等.節水灌溉工程管理模式初探[J].節水灌溉,2001\\(4\\):36-38.
[3]孫增沂.智能控制理論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4]土喜晨,自石,土殿卿吉林省松原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調查[J]吉林農業,2010,249\\(1l\\):32,50.
[5]鄖文聚,程鋒,土洪波.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的重要內容[N].國土資源報,2010-08-31\\(5\\).
[6]柳長順,土國強.土地平整工程經濟運距計算模型初步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4,20\\(4\\):273-275.
[7]土廣杰,何政偉,李品,等.CASS與ERDAS軟件在田間道路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1046-1047,1050.
[8]程炯,李新通,謝劍斌,等.丘陵地區人均半畝\\(333m=\\)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研究—以馬坪鎮為例[J].福建地理,2000,15\\(4\\):10-13.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