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五年來紅塔區冷涼山區蔬菜的發展,夏季辣椒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農民對辣椒優良品種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此,筆者從外地積極引進5個優良品種,于2011年3-10月進行試驗,從而篩選適合在紅塔區種植的辣椒品種,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土壤
試驗地選擇在黃草壩2組朱正紅責任地,海拔1980m,前作油菜,土種為紅土,肥力中等。
1.2供試品種
試驗設6個品種:保加利亞尖椒2號、豐收5號、奧運椒2008、曼娜、美人椒1號、本地羊角椒(CK)。
1.3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長6.67m、寬3m,折合凈面積20m2。小區四周留保護行,小區間間隔0.3m,重復間間隔0.5m。栽培株行距50cm×60cm,每小區66穴,每穴栽2苗,基本苗6.6萬/hm2。
1.4試驗方法
2011年3月5日采用漂浮育苗播種,4月23日犁地分墑,1.5m開墑,4月25日定植,地膜覆蓋栽培。每小區施用腐熟有機肥45kg、復合肥1kg作底肥,追肥施尿素1次、復合肥3次,全生育期共施用N230.7kg/hm2、P2O561.2kg/hm2、K2O244.8kg/hm2。全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防治蟲害4次。
1.5數據調查及統計
各小區抽取10株考查植物學性狀,盛收期每小區選取品種特征較為典型的10個辣椒果實測定果部經濟性狀。病害調查方法:發現中心病株的第15d進行調查,調查所有株數。田間記載按常規記載法,采收時按紅果鮮重計算產量,分小區分批次采收,測產和丈量使用標準桿稱、皮尺。產量結果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統計分析。病害分級標準:病毒病分4級:0級,整個植株無病狀;1級,輕微花葉皺縮;2級,明顯花葉皺縮,葉變形,輕度矮化;3級,花葉畸形,嚴重矮化枯死。
辣椒炭疽病分5級:0級,無病葉;1級,平均每株病葉數占全株葉數1%~25%;2級:平均每株病葉數占全株葉數25%~50%;3級,平均每株病葉數占全株葉數50%~75%;4級,葉片布滿病斑,已枯。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品種生育期比較
從表1看出,豐收5號掛果最早,始收期比本地羊角椒(CK)早22d;掛果最晚的是曼娜、美人椒1號,與本地羊角椒(CK)比始收期推遲27d、生育期延長27d。采果期最長的是曼娜、美人椒1號,均為60d;其次是豐收5號,為58d。
2.2植物學性狀比較
從表2看出,生長勢強的是保加利亞尖椒2號、美人椒1號、曼娜,其余品種中等??鼓嫘詮姷氖潜<永麃喖饨?號、豐收5號,其余品種中等。從株型看,株高以美人椒1號最高,為121.5cm;其次是曼娜,為120.5cm;其余4個品種差異不大。開展度以豐收5號最大、其次是奧運椒2008,曼娜最小,分別為63.3cm、60.7cm、44.7cm。說明曼娜、美人椒1號株高偏高且株型緊湊;保加利亞尖椒2號株高適中,株型緊湊,適宜密植;其余3個品種株型相對松散。從果部性狀看,6個品種果形均為羊角形,果長、果粗、單果重最大的是豐收5號,分別為18.8cm、3.4cm、53g。從風味上看,曼娜中辣、本地羊角椒(CK)辣,其余4個品種微辣。
2.3不同品種抗病性比較
從3表看出,奧運椒2008輕感病毒病,發病率1.7%、病情指數1.12;其余5個品種均高抗病毒病。曼娜、美人椒1號、本地羊角椒(CK)中感炭疽病,發病率為62.7%~100%,病情指數18.23~28.83。其余病害在辣椒生長期內均未發生。
2.4不同品種產量結果
從表3看出,產量由高到低排序為豐收5號﹥保加利亞尖椒2號﹥奧運椒2008﹥美人椒1號﹥曼娜﹥本地羊角椒(CK);產量最高的是豐收5號,為36436.2kg/hm2,比本地羊角椒增產89.23%;其次是保加利亞尖椒2號,為27421.6kg/hm2,比本地羊角椒(CK)增產42.41%;居第3位的是奧運椒2008,為26089.7kg/hm2,比本地羊角椒(CK)增產35.50%。產量經多重比較,豐收5號、保加利亞尖椒2號、奧運椒2008與本地羊角椒(CK)之間產量差異極顯著。
3、討論
試驗表明,豐收5號生長勢中等,高抗病毒病、炭疽病,分枝部位低,植株開展度大,果大、直,掛果期早、長,豐產性和商品性好,產量居第1位,比本地羊角椒(CK)增產89.23%,適宜紅塔區冷涼山區推廣種植。保加利亞尖椒2號、奧運椒2008表現出抗逆性較強,果大、直,豐產性和商品性好等特點,掛果期均比豐收5號延遲10d,2個品種可作為鮮食型辣椒與豐收5號搭配種植,以調整紅塔區辣椒的上市時間。
參考文獻:
[1]譚光仙,楊俊,李心瓊,等.長型辣椒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08(7):25-26.
[2]嚴傳清,徐來源,葉為諾,等.山區辣椒品種比較試驗[J].上海蔬菜,2010(2):32-34.
[3]王澤杰,昊華堯,范遠豐,等.辣椒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1(16):121-123.
[4]何建文,姜虹,楊紅,等.SSR標記遺傳距離與辣椒雜種優勢的關系[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3):113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