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施背景
糧食生產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近年來各級政府逐步加大對糧食生產的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惠農補助政策,極大調動了農戶糧食種植熱情。當前,隨著平湖市單季晚稻品種不斷優化,相應高產技術推廣應用,穩定了晚稻產量。但是,化肥施用比例高、管理不科學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如何將機插、無草害、測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集成應用與推廣,是挖掘單季晚稻產量的一個有效途徑。截止目前,當湖街道常年晚稻的種植面積在1266.67k㎡左右,其中666.67k㎡的省級無公害稻米基地已通過認證,種植戶掌握了較為豐富的高產技術,機插、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應用也較普遍。通過項目實施,在良種的基礎上,將機插、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進行集成應用,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科學種植,努力提高單產。
2 實施措施
2.1 加強組織管理
為確保項目有序推進,達到預期目標,加強組織領導是關鍵。
由街道科協、經發辦和農水中心負責人組成技術實施小組,開展規劃制訂、實施檢查、督促等工作,通過建立項目管理機構,有效加強監管和指導力度,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2.2 加強宣傳,統一供種
實施區內全部種植“秀水128”、“嘉991”和“05-114”三個品種。通過廣播和黑板報等形式加大宣傳,介紹良種的生長特性和栽培要點,使群眾能較全面的了解品種優點,提高實施戶栽培水平。同時,在實施的主要五個村設立種子供應點,方便群眾購種。
2.3 開展技術培訓,切實提高生產水平
5月14、27日和8月29日,專門邀請市有關專家進行“晚稻機插要點”、“晚稻高產集成技術”、“兩遷害蟲”及“統防統治”
等方面的的技術培訓班,種植大戶、農戶代表22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同時,技術人員多次下村指導生產,發放當湖農技資料12期(320份)、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4250份,開展廣播講座2期,技術廣播稿3次,通過這些形式切實提高實施農戶的技術水平。
2.4 建高產示范坊,以點帶面全面實施
在實施的5個村建立了近千畝的高產示范方,重點建設了錢家和通界兩個中心方(面積分別為20k㎡和19.33k㎡)。開展了機械插秧、測土配方等技術的綜合應用示范,通過建方來推動全街道晚稻生產奪高產。
3 實施要點
3.1 明確主推高產集成技術
明確了四大主推集成技術,機插技術、“雙減”增效技術、測土配方及有機肥施用、無草害及病蟲綜合防治技術。通過應用這些高產技術的集成應用,減少了用工數和農藥的使用數量,降低了勞動強度,實現了節本增效。
3.2 選用良種適時播種,確保全苗勻苗
通過廣播和技術資料的宣傳指導,機插育苗時間統一在5月25日左右,做到適時播種。選用嘉花128、嘉991和05-114三個品種,把好“曬種、浸種、拌種”三關,一包稻種清(3g)加水7~8kg,經充分攪拌后,放入種谷4~5kg,浸足36~48h,撈起后不需淘洗,直接摧芽。用35%稻拌可濕性粉劑15g(1包)加蚜虱凈20g拌種,悶30min后即可播種,對控制灰飛虱及稻薊馬危害有較好的效果,對驅趕麻雀也有一定作用。
3.3 測土配方施肥,加強科學管理
推廣使用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基肥選用水稻生物有機復合肥40~50kg/667㎡(或二葉一芯到三葉薄水作追肥使用);追肥第一次在水稻分蘗期,選用尿素8~10kg/667㎡,不用有機肥的田塊加鉀肥5kg,第二次在水稻拔節孕穗期,選用尿素4~5kg/667㎡。
3.4 合理灌溉,抓好科學水漿管理
播種時薄皮水,播種后晴天灌平溝水,陰天灌半溝水,雨天放干水。二葉一心后保持淺水,促進分蘗生長,當水稻每667㎡苗數達到26~28萬及時擱田。孕穗期灌好淺水;后期干濕交替,防止斷水過早。
3.5 病蟲草的綜合防治
在病蟲防治上,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措施,根據市植保站的技術要求,選用高效低毒的無公害農藥,主要抓好稻虱、縱卷葉螟、紋枯病等病蟲的防治。共印發防病除蟲技術資料10期,2100多份,進行了8次病蟲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保證了晚稻的高產豐收。
3.6 重點抓好機械插秧示范方建設
在錢家村建立了300畝的機械插秧高產示范方,共有農戶55戶,在示范方中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浸種催芽、統一育秧機插、統一病蟲防治”的四統一措施。品種統一為秀水128(114),分兩批播種,第一批5月27日浸種,6月1日播種;第二批5月30日浸種,6月5日播種,機插時間為6月19日~25日,株行距為14㎝*30㎝,每1.5萬叢/667㎡,每叢3-4本,落田苗4.5~6萬株。錢家村專門成立了糧油專業合作社,開展技術、防治等服務工作。共有社員331名,開展統防統治面積79.51k㎡。通過理產調查,平均667㎡產達639.3kg,最高田塊732.3kg。
4 實施成效
通過項目近一年的實施,5個村實施面積693k㎡,根據田間對比調查,實施區共調查18戶,平均理產573.5kg,對照戶調查7戶,平均667㎡產552.4kg,高出對比區21.1kg,增產3.82%,按1.7元/kg計算,667㎡增收35.87元;同時實施區通過綜合集成技術的應用,667㎡減少農藥、化肥、勞力支出22.3元,667㎡共實現節本增效58.17元,項目實施的693k㎡面積,共為農戶增收60.467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