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驗目的
檢驗生物磷鉀肥和秸稈腐熟劑田間施用效果,為建立產品使用技術規程和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2 試驗設計
2.1試驗地點和作物
本試驗于2013年6月14日至9月18日進行。試驗地點安排在薛城區張范街道辦事處大香城村村北,戶主楊其龍。
試驗作物為夏玉米,品種:鄭單958,種子未包衣。機械播種,行距60cm,三葉期間苗,平均株距27cm,密度4100株/畝。
2.2試驗地基本情況
供試土壤類型為褐土,中壤質,地勢平坦,水澆地,排灌條件較好,肥力中等,土壤養分情況如表1。
2.3試驗設置
試驗小區隨機排列。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小區采用長方形,長13m,寬4.2m,小區面積54.6m2。
2.3.1生物磷鉀肥
處理1-1:當地常規施肥。畝施42%緩釋肥料(20-4-8,肥施富,中農舜天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生產,山東肥師傅化肥有限公司供應)80kg全部做種肥,播種時從施肥耬施入地下。生育期內不再追肥。
處理1-2:當地常規施肥+生物磷鉀肥(民得富,河北民得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用生物磷鉀肥進行拌種,用量為250ml/畝。
2.3.2秸稈腐熟劑
處理2-1:當地常規施肥+秸稈還田。畝施20-4-8緩釋肥料(肥施富,中農舜天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生產,山東肥師傅化肥有限公司供應)80kg全部做種肥,播種時從施肥耬施入地下。生育期內不再追肥。
處理2-2:當地常規施肥+秸稈還田+秸稈腐熟劑(民得富,河北民得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秸稈腐熟劑,施用方式為播種前撒施,施用量為3kg/畝。
2.4田間管理
試驗區設置4m保護行,避免相互影響;前茬小麥機械收割,秸稈直接粉碎覆蓋還田。試驗期間雨水充足,沒有進行灌溉。田間各項管理措施均一致。6月14日播種,9月18日收獲。收獲時各小區單收單晾,10月17日脫粒計產,同時測定籽粒含水量,折算成14%含水量的籽粒產量。
2.5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根據市氣象局提供數據,試驗期間張范鎮共降雨698mm,各時期降雨情況如表2。
3 結果與分析
3.1生物磷鉀肥田間試驗結果
3.1.1玉米籽粒產量結果與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采用生物磷鉀肥對玉米種子進行拌種處理較常規施肥處理產量高,達到523.3kg/畝,增產30.8kg,增6.25%。運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試驗結果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分析(表4、表5),兩處理間差異達到5%顯著水平,說明生物磷鉀肥具有一定的增產作用。
3.1.2經濟效益分析
按照本地區新玉米收購價格2.26元/kg計算,采用生物磷鉀肥處理畝均經濟效益達到1182.66元,較常規施肥處理畝增加經濟效益69.61元。
3.2秸稈腐熟劑田間試驗結果
3.2.1秸稈腐熟效果分析
撒施秸稈腐熟劑后,每隔5~7d對各處理小麥秸稈腐熟情況進行觀察。前期(前20d內)施用腐熟劑的處理小麥秸稈變軟較快,兩周后就在下部潮濕部位出現菌絲狀物,較對照提前約一周時間。進行7月份后,由于降雨量大,秸稈和土壤含水量均高,秸稈下部被覆蓋的部分腐爛加快,7月10日(試驗第26d)時施用腐熟劑處理已經變軟變疏松,并伴有腐臭氣味。7月22日(試驗第38d)施用腐熟劑的秸稈基本達到腐熟標準(用手搓揉秸稈碎化成小粒且有自然腐味,無惡臭)。對照到8月1日(試驗第48d)才達到腐熟標準,較施用腐熟劑處理晚約10d。小麥秸稈各部分以葉片和葉鞘變色腐爛快,莖稈部分變色變軟較慢,8月6日(試驗第53d)田間觀察仍有部分裸露秸稈存在。
3.2.2 玉米籽粒產量結果與分析
從表7兩個處理產量結果中可以看出,施用秸稈腐熟劑處理產量高于常規處理,畝增產10.6kg,增加2.14%。通過對兩個處理產量進行方差分析,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見表8、表9)。
按照本地區新玉米收購價格2.26元/kg計算,采用秸稈腐熟劑的處理畝均經濟效益達到1144.69元,較常規施肥處理畝增加經濟效益23.96元。
4結論與討論
4.1增產效果明顯
生物磷鉀肥作為微生物菌劑用于玉米拌種,由于本試驗所用玉米種子未包衣,拌種后對玉米有增產作用,畝增產6.26%,畝增加效益69.61元。
4.2秸稈腐熟周期縮短
施用秸稈腐熟劑能夠加快小麥秸稈的腐熟速度,縮短腐熟周期,對當季玉米雖有增產作用,但是差異不顯著。
4.3深翻效果更佳
本地區小麥秸稈還田主要采用直接粉碎覆蓋地表還田方式,撒施腐熟劑后在麥秸下層遮光潮濕處腐熟速度快,而表層秸稈由于受陽光照射且含水量低,腐熟速度慢。如果將秸稈還田時翻入地下或上層覆蓋泥土,腐熟效果應更佳。
4.4種衣劑對微生物活性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試驗用生物磷鉀肥與包衣種子進行混合拌種,種衣劑中所含殺蟲、殺菌劑是否對生物磷鉀肥中微生物活性有影響,還需做進一步試驗。
參考文獻
[1]張和蘭,仲衛華,洪芳,等.秸稈腐熟劑品種篩選試驗初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2,(2):20-21.
[2]秦繡勤.廖秀娟不同秸稈腐熟劑應用效果試驗[J].廣西農學報,2011,26(4):11-15.
[3]王永存,劉桂芳,李聰曉.有機肥腐熟劑腐菌酵素的示范試驗[J].河北農業科學,2011(,9):34-37.
[4]鄧春云,聶喜秀,劉根如,等.不同品種秸稈“腐熟劑”對比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51-52,112.
[5]許愛霞,錢宏兵,王艷蓉.秸稈腐熟劑品種篩選試驗初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1,(6):147-148.
[6]姚繪華,馬鴻.秸稈還田及秸稈腐熟劑應用效果比較試驗[J].吉林農業,201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