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源工程和首部樞紐的運行管理
1. 1 水源工程管理
保持水源工程完好,確保設計用水的要求,是水源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務。在水源工程運行管理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水源工程必須保證按灌水計劃的要求按時按量供水。②滴灌系統運行前,必須對水泵、管路等進行全面檢查,修復已損壞的管段。③滴灌系統運行時,如發現輸水管道漏水、控制閥門失靈,應及時檢修。
1. 2 潛水泵的運行操作
( 1) 檢查三相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規定,保護設備及接線正確無誤后方可開閘啟動。
( 2) 電動機啟動后,慢慢打開閥門將水泵調整到額定流量,觀察電流、電壓,應在銘牌規定的范圍內,聽其運動聲有無異常及振動現象,若存有不正?,F象應立即停機。
( 3) 電動機停機后,第二次啟動要隔 5 min 以上,防止電動機升溫過高和管內發生水錘現象。
( 4) 水泵開機前,必須先打開灌溉系統正常灌溉時 2 ~3 倍的閥門,讓系統處于低壓運行狀態,消除水流不穩定所產生的局部壓力。待系統運轉正常后,逐漸關閉非灌溉輔管的閥門,達到正常運行。
( 5) 水泵關機前,要首先慢慢關閉水泵首部的閘閥,然后關閉水泵。
1. 3 過濾器
過濾器為離心加網組合式過濾器,將大于滴灌帶流道 1/2直徑大的顆粒物過濾掉,防止流道堵塞。
1. 3. 1 離心式過濾器
離心式過濾器外形為圓錐形,它由進水口、出水口、漩渦室、分離室、儲砂室和排污室等部分組成。工作原理: 壓力水流通過漩渦室作旋轉運動,水流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比水重的雜質推移向四周,沿著漩渦室壁向下沉,此時,清水向上升,出現水砂分離現象,雜質流入儲砂室,清水通過出水口流入輸水口例如網式過濾器進行二次過濾。離心式過濾器清洗比較簡單,每天打開排沙閥沖洗兩次即可,每次沖洗見到清水為止。
1. 3. 2 篩網過濾器
篩網過濾器主要由容器內的濾網起作用,濾網一般用尼龍絲、不銹鋼制作,篩網過濾器能很好地清除滴灌水源中的極細沙粒,灌溉水源比較清時使用它比較有效。但是,當藻類或有機污物較多時容易堵死,需要經常清洗。
當水中懸浮物的顆粒尺寸大于過濾網上孔的尺寸時,懸浮物就會被攔截,濾網上積聚一定量的污物后,應對濾芯進行清洗。清洗方法如下,打開密封蓋,將濾芯抽出清洗,兩端保護密封圈用清水沖洗,也可以用軟毛刷刷凈,但不可以用硬物。濾芯內外都清洗干凈后,將過濾器金屬殼內的污物用清水沖凈,由排污口排出。按要求裝配好,重新裝入過濾器。
1. 3. 3 運行操作程序
( 1) 在系統運行前認真檢查過濾器各部位是否正常,抽出篩網過濾器濾芯檢查有無沙粒和破損,并對過濾器系統進行沖洗。
( 2) 水泵開啟后運轉 3 ~5 min,檢查系統壓力是否在額定的排氣壓力范圍內,當壓力表針不再上下擺動、無噪聲時,可視為正常,過濾器可進入工作狀態。過濾器運行中,應對其儀表認真檢查,出現意外事故,應立即關閉水泵檢查,對異常聲響,應查明原因后再運行。
1. 4 施肥罐
1. 4. 1 施肥罐操作步驟
玉米膜下滴灌推廣中采用的是壓差式施肥罐,其操作步驟為: ①打開施肥罐,將所施化肥倒入施肥罐中,注入的固體顆粒不得超過施肥罐容積的 2/3.②打開進水球閥,進水至罐容量的 1/2 后停止進水,并將施肥罐上蓋擰緊。③滴施肥料時,先打開施肥罐出水球閥,再打開其進水球閥,稍后緩慢調節閘閥,使其前后壓力相差約0. 05 MPa,通過壓力差將罐中的肥料帶入系統管網之中。④滴肥的速度根據灌水小區灌水時間、罐體容積大小和肥料量的多少,通過調整兩球閥間主管道上的閘閥控制。滴施肥約 20 ~40 min 即可完畢,具體情況根據經驗以及罐體容積大小和施肥量的多少判斷。⑤滴施完一輪罐組后,將兩側球閥關閉,先關進水閥,后關出水閥,然后再將罐底球閥打開,把水放盡,再進行下一輪罐組的施滴。
1. 4. 2 注意事項
( 1) 施肥罐一定要裝設在水源與過濾器之間,以免未溶解肥料、農藥或其它雜質進入滴灌系統,造成堵塞; 水源與施肥罐之間的一定要安裝逆止閥,以防肥料液或農藥進入水源,造成污染。
( 2) 罐體內肥料或農藥必須充分溶解,以免影響滴施效果或堵塞罐體。
( 3) 滴肥前先滴清水 0. 5 ~1 h,沖洗滴灌系統和濕潤土體,然后滴肥,球閥開孔先小后大,注入量少且施肥均勻,注入時間必須達2 ~3 h,避免快速注入、施肥不勻,停水前0. 5 ~1 h 結束施肥。
( 4) 輪罐組更換前應有 0. 5 h 的管網沖洗時間,即進行半小時滴清水沖洗,以便肥料能滲到根層土壤,減少土壤對肥料的固定,也利于沖洗滴灌系統,以免肥料在管內沉積。
( 5) 施肥、施藥后必須用清水把殘留在系統內的肥料液或農藥沖洗干凈,防止設備腐蝕。
( 6) 滴灌肥的選擇。用于滴灌的肥料必須具有以下特點:
①肥料養分濃度高、水溶性好; ②肥料的不溶物少、品質好、流動性強; ③選擇的肥料能相互混合,不發生沉淀; ④選擇的肥料腐蝕性小,肥料偏酸性; ⑤施肥時盡量減少其他添加物。
2 輸配水管網運行管理
2. 1 輸配水管網運行管理
( 1) 根據設計輪灌方式,打開相應的分干管、支管、輔管或毛管進水口的閥門,使相應灌水小區的閥門處于開啟狀態。
( 2) 檢查地面管網運行情況,若輔管或毛管出現漏水,可先開啟臨近的一個球閥,在關閉對應球閥進行處理,支管漏水需關閉其控制球閥進行處理。
( 3) 灌水時每次開啟一個輪灌組,當一個輪灌組結束后,先開啟下一個輪灌組的各級閥門,再關閉當前輪灌組的相應閥門,做到“先開后關”,嚴禁“先關后開”.
( 4) 每年灌溉季節結束后,應將埋地干管、分干管等管道沖洗干凈,并排凈管內余水。對鋪設于地表的支管、輔管要及時回收,澆完最后一次水后,利用中午氣溫高時,將地面管細心收起,防止在回收和運輸過程中損壞管道,在通風、避光的庫房里懸空存放,防壓、防碰撞、防鼠害。
2. 2 注意事項
( 1) 啟閉干管、分干管上的閥門時,要先開后關,要關閉的閥門一定要緩慢的關閉。
( 2) 指導、監督田間農業管理人員在放苗、定苗、鋤草時避免損傷滴灌帶。在灌溉季節結束后,要重視滴灌帶的回收工作,以免殘留在農田中造成污染。
( 3) 系統運行時,必須嚴格控制系統壓力,使之符合設計壓力,以保證系統安全有效地運行。
( 4) 滴灌帶。玉米膜下滴灌使用的為一次性薄壁迷宮式滴灌帶,其運行壓力一般在 0. 5 ~0. 1 MPa 之間,因此,在運行時,要特別注意系統的壓力。在滴灌帶運行過程中要勤檢查,發現破損、漏水時要及時更換或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