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國水資源緊張的現狀情況,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有助于促進我國農田水利建設,屬于水利建設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 為此,加大力度推廣與實現節水灌溉的應用在促進農業灌溉技術發展,實現農業生產技術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更加是嚴格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表現。
1 制約節水灌溉應用于發展的基本因素
1.1 土地產權制度建設以及供水制度阻礙節水技術發展
當前階段,農村地區主要采取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的土地產權機制體制,這對于促進我國農業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但是,這種機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對促進節水灌溉發展產生了阻礙性作用。當前階段,灌溉供水方式基本采取的是按畝收費。為此,一些受到傳統農業灌溉思想影響的農民覺得,灌溉水量越多越好,是的水資源受到了嚴重浪費。 土地經營權以及使用權過于分散會造成農民思想上無法得到同意與認同,這對于新型技術的有效推廣制造了困難。
1.2 水費低阻礙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
盡管我國水資源緊張,但是水費征收卻相對較低,尤其是農業灌溉水費。 供水費用始終低于成本,供水管理方面,相關生產企業往往處在一種虧本運行的情況。 這種價格與價值之間的相互背離使得我國農業在針對節水方面的意識很難形成。
1.3 節水灌溉認知水平有限
在一些相對較為落后的地區當中,農民尚未能夠認知到有關水資源缺乏的嚴重性,對資源危機的以實現相對淡漠,因此在水資源節約推廣方面開展相對困難。
1.4 節水灌溉技術掌握程度受限
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可以看到,近些年一些國家以及地區,政府開始興建節水灌溉項目工程設施,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真正意義上引導農民設施節水灌溉技術。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這些項目建設并未能夠達到應用的效果,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技術水平不到位,應用不規范。同時,也存在一些示范性工程在過程中并未能夠控制好工程質量。農民尚未能夠真正意義上掌握相關機制制度與技術,因此并不能夠在灌溉技術手段直接獲益。
2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與應用的現狀情況
灌溉用水主要是從水源到田間, 再到水資源能夠充分被作物吸收,最終提升產量。 這當中主要就是對水資源完成調配、輸送、灌溉以及吸收思想基本環節。 同時,需要的是在不同的環節當中,應當通過不同類型的灌溉節水措施,形成一個統一性的整體環節系統。 這當中,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可以及推廣是關鍵。當前階段,我國農田水利當中主要采用的灌溉技術為節水灌溉以及農藝節水技術兩項。到目前為止,已經得到了農民的廣泛接受,其中在節水灌溉技術方面具體包括幾個方面的技術:
2.1 渠道防滲
這項技術集中解決的是渠床突然方面的防御問題, 針對混凝土護面、漿砌塊等問題。 與土渠輸水相比 ,漿砌石防身可減少滲漏損失 60%~ 70%混凝土護面,可減少滲漏損失 80%~90%.
2.2 低壓管道輸水
這項技術作為井灌區地區一項發展較快的技術內容,主要應用的就是機泵抽水內容,經過管道系統能夠對水完成灌溉輸送。采用手持軟管地面輸水灌溉,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灌溉水量,而且便于一家一戶管理,現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2.3 噴灌
這項技術是一種基于噴灌設備完成的一種噴灌系統,能夠通過設備形成一定壓力,對作物以及土壤進行灑落,完成對植物的灌溉。
2.4 蓄水保墑
蓄水保 主要是指通過耕、耙、磨、壓等一整套的機械耕作改善土壤的耕作層結構,增強土壤蓄水保 能力,減少無效的非生產性的土壤水消耗。 耕保墑是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特別在苗期的主要耕作措施,其作用是切斷毛管水上升,減少水分蒸發可使土壤含水量增加 2%左右。
3 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對策
3.1 努力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加大宣傳力度,在形成一種強大的節水社會輿論的同時,各級領導和科技人員,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通過建設示范區,進行經濟效益分析等方式,向農民宣傳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民節水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2 實行計量用水收費改革。 參照已有的灌區經驗,采用計量收費辦法,在充分考慮實際供水成本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水價,實行計劃內外,分級供水,不同季節、不同引水方式采取不相同的收費制度。 同時實行水、電分開收費體制。
3.3 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 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土地產權制度。 重點是保持現有土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積極性。 有關部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搞好優化設計,搞好示范,努力把成本降下來。
3.4 加強技術培訓工作,完善質量檢測體系。 加強農業技術人員,尤其是農村一線技術人員、示范帶頭人的技術培訓,使其掌握節水灌溉設備的使用維修技術,同時完善節水灌溉設備質量檢測體系,確保把質優價廉的產品用到農田節水灌溉工程中去,為農民所接受。
3.5 深刻理解節水灌溉內涵,促進全面節水。 摒棄長期以來某些人把節水灌溉僅理解為工程節水的狹義概念,把管理節水、生物節水、化學節水、耕作節水等概念引進節水灌溉的廣義概念中,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引進各種先進節水技術;把雨水、土壤水統一考慮到灌溉用水的范圍內,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節水技術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民生,黨和國家都對進一步推廣農田水利建設節水灌溉技術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也為我國農田水利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方向。社會在節水灌溉方面認知程度不斷加深,國家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加大投入,促進農村地區的政策改革,這對于迎來一個嶄新的節水型局面提供了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尹洪波。淺談我國農村水利建設及節水灌溉技術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3:103.
[2]李小燕,高甲利。淺談中低產田改造和節水灌溉技術在蒲峪渠灌區的推廣應用[J].價值工程,2012,04:324.
[3]李盤龍。淺談節水灌溉技術在莊浪縣果園生產中的應用[J].江西水利科技,2012,03:186-188+192.
[4]李其光,朱建恩。淺談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的制約因素及其對策[J].山東水利,2000,Z1:44.
[5]宋玉華。淺談懷遠縣水田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A].中國水利技術信息中心。2011 全國灌區信息化建設與防滲抗凍脹新技術應用??痆C].中國水利技術信息中心:,2011:2.
[6]樓豫紅。區域節水灌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