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蔬菜是指從國內外不同生態區域引進栽培的新型蔬菜以及由本地原有的野生或栽培種經過研發而來的名優、特色蔬菜。特種蔬菜的引進、試驗、開發、推廣對增加繁榮市場、豐富菜籃子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消費者的迫切愿望。在對特種蔬菜產業的發展優勢、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后特種蔬菜產業發展新思路。
1 發展現狀及前景
全國特種蔬菜生產初具規模,經濟效益顯著。隨著特種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各地可食性野生蔬菜資源也非常豐富,還有野生松花菜等食用菌類,成為特菜中的佼佼者,其中諸如發菜、蕨菜等已逐漸成為特菜精品菜、品牌菜。特種蔬菜在滿足供應的基礎上,加大了外向型反季節蔬菜生產。特種蔬菜產業在農業中的整體地位得到加強,在實現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特種蔬菜栽培技術日趨先進,管理經驗日漸成熟,但還要不斷提升特種蔬菜生產的整體水平,尤其是出口創匯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節水滴灌技術、抗旱增產技術、無毒種苗快速繁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蔬菜作物栽培技術規程已通過宣傳培訓,發放到千家萬戶,做到了家喻戶曉,在生產上得到了較好的推廣應用。
2 存在問題
產業效益雖高,科技含量卻低特種蔬菜產業效益雖說逐年有所提高,但整體科技含量不高。一是長期連作瓜菜,生產管理滯后,致使連作病害防治難度較大;二是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欠規范,少數菜農無公害意識不強,商品觀念、品牌意識淡薄,產品質量較低,沒有真正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第一生產力。尤其是對可食性野生蔬菜盲目性、掠奪式的連年采挖,又加之沒有科學的引導利用,老百姓為了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對野生產品只是粗包裝出售,產品檔次低,質量差,使馳名產品沒有馳名品牌,缺乏市場競爭能力。
投入資金缺乏,生產投入困難目前特種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但因投入費用較高,一般農戶有心無力,限制了特種蔬菜生產擴大規?;l展。由于政府缺乏優惠扶持的長效機制,用于扶持蔬菜產業的資金少,致使特種蔬菜產業基地建設、加工企業及設施蔬菜生產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致使我縣特種蔬菜所占份額較少,農民收入相對減少。
3 特種蔬菜產業發展新思路
進一步加大政府的引導力度把特種蔬菜產業的發展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小康建設步伐重要措施來抓。一方面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群眾走特種蔬菜產業發展之路;另一方面組織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眼界,對發展特種蔬菜產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增加農民走特種蔬菜產業發展之路的自覺性。以實施重大項目為紐帶,引進推廣優質高產新品種結合重大項目的組織實施,從多方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集成新特品種栽培模式,通過宣傳、示范與引導,使主導品種地位更加突出,發揮其名優高效優勢。
重視農業科技示范園、基地建設與引導作用一是積極發展特種蔬菜產業,培養典型,建立集“種植、加工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創品牌。農民科技素質比較低,因此要建立示范園,做給農民看,由點到面,引著農民干;二是積極推進“龍頭企業+農技部門+農戶+基地”產業化基地建設,建成試驗、示范、培訓、觀光于一體的多功能農業展示基地,為群眾發展特種蔬菜產業引好路,踩好點,助推農村經濟上檔次,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