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屬亞熱帶氣候區,夏季高溫高濕氣候條件為葡萄果實多種病害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不僅對當年產量及收益有直接相關,更關系到樹體來年生長及病害防治.本文簡要介紹福建葡萄果實期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借鑒.
1真菌性病害
1.1 葡萄灰霉病
1.1.1 發病特征
幼果受害會導致小僵果。近成熟期果實感病多從果粒傷口處開始發生,形成凹陷小斑,后擴大蔓延至全果腐爛,并產生鼠灰色霉層,后期有時會產生黑色塊狀菌核.
1.1.2 防治方法
花前和花期積極預防,落花后使用藥劑降低病原菌數量。轉色至成熟期如遇雨水多,則需加強藥劑防治.常用藥劑有 50%保倍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40%施加樂懸浮劑 1 000~1 500 倍液、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或 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等。
1.2 葡萄白腐病
1.2.1 發病特征
該病喜高溫高濕,果實著色期進入發病高峰,以近地面的穗軸或果梗最先發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現水漬狀的病斑,逐漸蔓延至果粒。發病后期果實表面產生灰白色小粒點,最后果穗甚至全部果粒逐漸干縮成僵果,懸掛于枝條上不易脫落.
1.2.2防治方法
適當提高結果部位,保持架面通透.在早春葡萄發芽前園區噴施3~5 度石硫合劑及時徹底清園,鏟除越冬病原菌.展葉后噴施 200 倍液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保護劑.葡萄坐果至套袋前及時做好防護,保護果穗,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500~700 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或 50% 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1 000~1 200 倍液,注意每隔 10 d 左右噴施 1 次,藥劑要交替使用。
1.3葡萄炭疽病
1.3.1發病特征
為害果實為主,果實著色至成熟期是該病害發生和流行盛期.
發病初期在果面上產生圓形略凹陷的褐色小斑點,嚴重時病斑擴展到整個果面,病斑表面產生同心輪紋狀小黑點.如遇多雨潮濕天氣,小粒點上生出粉紅色粘液.果粒逐漸失水干縮及脫落,影響果實成熟.
1.3.2防治方法
創造良好樹體生長環境,避免潮濕及架面郁閉。果實轉色期開始每隔半月噴施 1 次 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80%代森錳鋅 600~800倍液、50%福美砷 600~8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1:0.5:200 半量式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等.
1.4 霜霉病
1.4.1 發病特征
福建葡萄生長幼果期正值梅雨季節,霜霉病多發。幼果感病后果實呈灰色,果面密布霜狀白色霉層.病果皺縮軟腐易脫落,果實著色到成熟期一般不發病.
1.4.2防治方法
發病前噴施1∶0.5∶200 半量式波爾多液進行保護.發病后立刻噴施 25%甲霜靈 800~1 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40%瑞毒霉可濕性粉劑200~300 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 750 倍液或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 1 500~2 000 倍液等。
1.5 葡萄白粉病
1.5.1發病特征
感病果呈褐綠色斑塊,擦去果粉后出現褐色星芒狀花紋,導致果實畸形,風味劣變,多雨時常開裂甚至腐爛,造成果實品質和產量下降。
1.5.2 防治方法
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葡萄萌芽前噴施3~5 度石硫合劑,徹底消滅越冬病原。感病后可噴施 50%粉銹托布津 5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農抗 120 藥劑 200~300 倍液、37%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等.
為防止產生抗藥性,一般藥劑應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1.6葡萄酸腐病
1.6.1發病特征
葡萄酸腐病主要從果實的傷口侵染,果實近成熟期發病較重.發病初期,病果粒變褐色或紅褐色,較軟,隨后病果粒軟腐,果皮破裂,從果實中流出粘稠狀汁液,并產生較濃烈的酸醋味道.
后期病果粒失水,易脫粒.造成果實腐爛,失去食用價值.
1.6.2 防治方法
防控病害造成的裂果,防控鳥害對果實的傷害.轉色期使用殺蟲殺菌劑減少蟲害。發生病害時10 d 左右噴藥 1 次,連續噴 1~2 次。常用藥劑有80%波爾多液可濕性粉劑 500~600 倍液、77%多寧可濕性粉劑 600~700 倍液或 60%統佳可濕性粉劑400~500 倍液等。
2 生理性病害
2.1葡萄日灼病
該病主要是由于果實生長期突遇高溫、強光以及果實表面局部失水所致,受害葡萄果實如灼傷樣,果粒形成淡褐色干疤,微凹陷,日灼處易感染病菌引起果實腐爛.歐亞種的一些薄皮品種如美人指、紅地球、無核白雞心等易發生此病。對這些品種應注意多留副梢,用枝葉遮蓋果穗或套袋.
2.2 葡萄生理裂果
多發生在葡萄果實轉色期以后,果頂或果蒂部的果皮與果肉縱向開裂,流出汁液,引起霉菌感染而腐爛,影響果實商品性。該病主要是土壤干濕不均勻引起,生長期突遇降雨或澆大水,果肉生長加快將果皮撐破。因此,針對易裂果的品種應做好生長期水分管理,果實著色后少量多次灌水保持水分平衡供應??刂飘a量、果實套袋及疏果對生理性裂果病也有一定作用。此外,還可在花果期葉片及果實噴施鈣肥,每 15 d 噴 1 次,增強果皮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