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紋病和炭疽病是蘋果的多發病害,又被稱為爛果病,由于其危害植株的果實,直接危害果農的經濟收入和蘋果質量,因此特別需要注意且做到及時防治。由于2種病害在發病原理、發病條件、發生時間以及癥狀都有極大的相似,在生產種植的過程中需要仔細辨別。一方面要及時進行區別,對癥下藥,另一方面要找到二者病發的重要時間節點及時防治。本文通過對蘋果輪紋病與炭疽病的對比分析,為蘋果輪紋病和炭疽病的識別與防治提供參考。
1 蘋果輪紋病
1.1 發病癥狀 輪紋病主要的發病區在枝干、果實上,發病時間一般在7~8月。果實在生長初期由于蘋果植株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發病較少,隨著果實的生長,進入膨大期后,病菌便容易侵入。在枝干上發病以皮孔為中心病斑整體呈褐色或暗褐色、圓形,初期癥狀表現為小潰瘍斑,稍隆起呈疣狀,病斑發展速度較快,并前后傳染,逐漸發展較為密集,后期隨著病狀不斷加深,潰瘍部位脫水,四周凹陷,邊緣開裂,呈青灰色,出現一圈圈輪紋。果實受病的表現在初期只有零星果點,分布較為稀疏,顏色呈黑色,隨著輪紋病的逐漸發展以果點為中心逐漸出現暗褐色斑點,并呈現深淺相間的同心輪紋狀病斑,均勻為圓形,最外層出現明顯的水漬圈。發展到后期病斑引起果實腐爛,潰爛部位發出酸腐的味道并伴隨有粘液流出。
1.2 發病條件 輪紋病的發病首先與果園的郁閉度有關系,光照條件好、通風透光、溫度和相對濕度較高,一般溫度在20℃以上,濕度達到75%以上就容易發生。特別是降水量較大,達到10mm以上時,果園中大量的細菌開始繁殖、迅速擴散,并侵入到果實和樹體中。在種植多年的老果園中,由于較長時間的病菌積累導致細菌極易擴散,所以傳染力較大也較快。在園區日常管理中較為粗放,土壤黏重、樹勢較弱、土壤肥力不夠的植株也易發生病害,受到病害侵蝕。
1.3 發病原理 蘋果輪紋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冬季之前開始在枝干中隱藏,特別是在枝干的病部,等到春季氣溫上升后,分生孢子器開始不斷繁殖,從枝干的受損處傳播,逐漸侵入樹體的各個部位。到7~8月份,溫度升高、濕度加大,病菌發展成熟在果實的成熟期和貯存期發生。同時該病的發病率與蘋果的品種也有極大的關系,如富士、千秋、王林等品種屬于高發品種。
2 蘋果炭疽病
2.1 發病癥狀 炭疽病與輪紋病的發病部位基本相同,主要是危害果實,特別是在果實成熟后期以及貯藏期,同時還侵害枝干等。炭疽病在發病的初期表現為一個個較小的褐色小顆粒,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變成黑色,且病斑也逐漸擴大,中間凸起,四周層層擴展,病部凹陷。果實腐爛后果肉呈黑褐色、味道苦澀。進入秋季如果感染此病則表現為深紅色的小斑點,再逐步加深,后期腐爛失水干縮變成黑色僵果,然后自行脫落,嚴重影響果實的質量和果園的經濟收益。如果是侵蝕果臺,則會從頂端一直向下蔓延,直至整體都干枯;如果是枝干受到侵蝕,一般會從基部或是損傷的地方,逐漸出現不規則的小斑點,隨著斑點的擴大最后形成潰瘍,后期表皮龜裂脫落。
2.2 發病條件 炭疽病發生與氣候、品種、管理、種植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炭疽病的適宜發病溫度一般在27~30℃,相對濕度在80%以上,氣候條件較輪紋病要求偏高。發病時間從5月開始一直到8月進入高發期,此時溫度一直升高、降雨量加大,各方面的條件都為發病創造了條件。栽培條件上,對于植株弱小、果園郁閉度較大、通風透氣性能較差、排灌條件不良、土壤粘重,土壤中含氮元素較多的環境中容易發病。在品種方面,炭疽病和輪紋病對于紅色品種為高發病群,如紅玉、雞冠、倭錦、印度、國光、秦冠,其它品種如柳玉、祝光等則具有較高的抵抗能力。
2.3 發病原理 炭疽病的病原菌一開始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的狀態寄生在病僵果、果臺或是枝條上,特別是在有損傷的地方。等到溫度升高通過潮濕的空氣或是隨著雨水滲入樹體內,并通過傷口或皮孔侵入果實。此種病菌的侵染速度較快,潛伏期較長,且可以頻繁侵染果實。
3 蘋果輪紋病與炭疽病的區別
從二者病害的顏色上來看,輪紋病和炭疽病都呈黑褐色,但炭疽病比輪紋病的顏色偏深。從二者呈現的形狀和狀態來辨別,輪紋病沒有出現明顯的凹陷,并且表面出現同心輪紋,排列較為緊密,但是呈不規則形狀。病斑的大小不同、深淺交替,病部本身并不變形,病斑面齊平。如果病癥發生在果實上,果肉呈現不規則腐壞狀,病部果肉與健部果肉之間有明顯的分解,病健組織較不容易分離。輪紋病發展到后期空氣濕度較大時,斑處會有淺白色的液體流出。炭疽病伴隨有明顯的凹陷,表面伴隨同心輪紋但是由小黑點組成,擴散的形狀較為整齊有序。如果發生在果實上,病果呈漏斗狀,果實表面不能保持弧面形狀,病部果肉和健部果肉有明顯的界限,病健組織較容易分離。如果在陰天下雨等空氣潮濕的天氣,會表現出粉紅色。從發展速度來分析,輪紋病的發展速度較快,炭疽病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從發病后的味道和組織形式來看,輪紋病病組織出現軟腐,味道則表現出一股醪糟或酒精的味道。炭疽病的組織則會較硬,味道表現出苦味。從病害的發生時間來看,輪紋病比炭疽病的發生時間較晚,輪紋病一般在臨成熟期和貯藏期發生,炭疽病發生的時間主要是在果實生長的后期。
4 輪紋病與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4.1 輪紋病的防治方法
4.1.1 果園選擇 從果園的設置和規劃的角度來分析,可以選擇空氣濕度小、背陽坡、通風透光的條件相對較弱的地方,這樣可以抑制病菌的發展。對于新建的果園來說,要離老種植園要遠一些,這樣避免長時間的病菌積累影響新園的生長。
4.1.2 加強管理 從園區管理來分析,果園首先要加強管理,特別是對樹勢較弱的植株應提前進行修剪和調整,及早使其可以正常生長,如果出現病弱樹、小老樹等應及早清理。對于土壤管理,加強對其營養的補充不僅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還可以增強抵抗能力,對于土壤黏重和紅黏土、偏酸性的土壤中易促使此病的發病率的影響因素,可以通過調整土壤酸堿度的方式,通過土壤檢測的結果調配肥料以達到適宜的酸堿度,同時還要在栽種前進行深翻深耕,蓬松土壤。
4.1.3 物理及化學防治 從清理病菌源來說,物理防治和化學藥物防治2個方面對其進行防治。物理防治可以采取刮粗皮,將病蟲害枝進行修剪并集中清理?;瘜W藥品可使用福美胂可濕性粉劑 100 倍或 75%五氯酚鈉粉100~200倍液。為了提高輪紋病的預防效果,降低受害損失,應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到4月初進行噴施藥劑。在幼果期可以選擇在落花后期間進行噴藥,使用50%復方多菌靈懸浮劑1 000倍,或30%綠得保膠懸劑300倍,或索利巴爾60~80倍液噴霧防治,一個月2次。進入8月可使用福美砷30~50倍液涂刷粗皮病部??杉铀幰?%的腐殖酸鈉,促進健皮生長。
4.1.4 加強果實的保護 從果實的預防角度來分析,輪紋病主要侵蝕果實,特別是在果實的成熟期和貯藏,因此要加強對其的保護??梢栽诼浠ê蟮?0d內將果實套上袋子,對于特別需要蘋果顏色轉變的紅色品種可以在采收前的15d拆下。進入貯藏期,為了減少病果對健果的傳染,應嚴格進行篩選,及時將已經染病的果實挑出,同時還要注意儲藏室的溫度與濕度的控制。
4.2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4.2.1 加強管理 從果園的各項條件來說,保持園林的通風透氣性以及定期進行修剪枝葉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病弱細蟲枝,如果發現僵果也應及時收集燒毀。對于雜草也應及時清理,減少其對果樹營養的搶奪以及病菌的傳染。從肥水管理方面來說,炭疽病的發病原因與植株本身抵抗力下降有較大的影響,因此,一旦發生炭疽病,應及時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肥,特別是氮肥。排灌水的方面,當進入雨季以后一定要控制果園的空氣濕度以及土壤中的濕度,及時排水減少病害,改變其生存條件,從而增加植株的抵抗能力。從保護果實的角度出發,可以給果實套袋,套袋前噴灑波爾多液,在采摘前20d左右去袋。在收果時要對其進行篩選,避免果實相互傳染。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應降低溫度和濕度。從周邊的環境來考慮,由于炭疽病還影響其他植物如梨、刺槐和核桃等,因此在果園周圍種植植物的時候應避免種植此類炭疽病易發的植株品種。
4.2.2 化學防治 從化學角度防治,可使用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咪鮮胺乳油、吡唑醚菌酯等藥劑。病發較為嚴重的果園可以選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與0.3%的五氯酚鈉相結合,也可用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200倍液等。在不同的發病期,應根據發病的嚴重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定期進行預防。
參考文獻:
[1]耿佳,代艷超。蘋果輪紋病和蘋果炭疽病的識別與防治[J].河北果樹,2012(11):75-76.
[2]尹志學,孫英姿。蘋果輪紋病和蘋果炭疽病的區別及防治[J].河北果樹,2014(11):122-123.
[3]趙曉民。蘋果輪紋病的識別、發生及防治[J].農村科技,1995(12):94-96.
[4]徐瑞富,劉鳴韜,婁國強,等。蘋果炭疽病和輪紋病病菌田間散發規律及兩病藥劑防治試驗研究[J].河南職技師院學報,1996(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