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我國化肥當季利用率平均為 30% 。其中,氮肥利用率僅為 30% ~ 35% ,磷肥約為 10% ~ 25% ,鉀肥為 35% ~50%,不僅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60% ~ 70% 的水平,而且近年來還有下降的趨勢。以氮肥為例,20 世紀 90 年代利用率平均約為 35% ,現今已降至 27% 左右。此外,化肥過量投入、盲目施用、作物利用率不高,都會引起土壤、水體、大氣和農產品的污染,化肥已被視為僅次于農藥的污染源,造成的危害也與農藥旗鼓相當???緩釋肥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措施,國內外均在大力發展氮肥的控/緩釋技術。用于肥料養分緩/控釋的控釋材料種類較多,然而目前的控釋材料缺少補充土壤有機碳的功能,且大部分材料受資源制約、不可再生。生物質是可再生的,因而生物炭是可再生的,資源無窮。生物炭具有土壤改良和土壤固碳的作用,還可吸附和負載肥料養分,延緩肥料養分在土壤中釋放和降低淋洗損失,是有益功能更多的肥料緩釋綠色控釋材料。目前,生物炭與肥料復合為土壤 - 肥料 - 環境提出了綜合解決方案,生物炭作為肥料增效載體有生物炭載體肥料、生物炭包膜肥料、生物炭基肥料及生物菌劑肥料等形式。
本文以擠出造粒機上在 500℃溫度下制備的稻殼炭為基質,以改性玉米淀粉為粘結劑,以尿素為肥料,研究了生物質炭基緩釋肥的成型特性,分析了緩釋肥的抗壓強度、成型率、干燥特性和 N 損失情況。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與設備
1. 1. 1 試驗材料試驗采用生物質連續熱解制炭,設備采用華南農業大學設計的連續熱解裝置。該裝置采用變螺距的特殊螺旋輸送器,密螺旋保證順暢送料的同時系統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將稻殼在熱解溫度 500℃、熱解時間 8min 的條件下進行熱解,獲得的稻殼炭利用工業分析儀、ICP 等儀器進行工業分析及養分離子檢測,分析結果如表 1 所示。稻殼炭經研磨過 40 目標準篩后使用?!颈?】
試驗所用的化學試劑:H2O2\\(30% \\)、NaOH、Fe-SO4、CO\\(NH2\\)2、Na2B4O7·10H2O、Na2S2O3·5H2O、TBP、H2SO4、HNO3、HCL、CuSO4、K2SO4\\(以上為分析純級別\\)和玉米淀粉\\(GB/T 12309 -1990\\)。
1. 1. 2 試驗設備試驗采用的設備如表 2 所示?!颈?】
1. 2 試驗方法
1. 2. 1 粘結劑的制取在徐鵬翔、佟金等對改性淀粉粘結劑的研究基礎上,制作新型緩釋肥玉米淀粉粘結劑。其合成步驟如下:①調漿。向反應釜中加入適量的溫水,加入工業級玉米淀粉和適量催化劑 FeSO4溶液\\(6% \\),攪拌,直至成均勻的漿料。②氧化。緩慢向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 H2O2溶液\\(30% \\),并加入適量的 NaOH\\(10% \\)溶液,連續攪拌 60min 使淀粉充分氧化。③糊化。繼續加入一定量的 NaOH\\(10% \\)溶液,確保氧化后的玉米淀粉充分糊化,此過程持續 20min。④系統中加入適量硼砂、少量尿素溶液以及 Na2S2O3溶液,繼續攪拌之后進行定容,待冷卻至室溫即可。整個反應在恒溫水浴環境中進行。
1. 2. 2 肥料造粒將計量好的尿素和稻殼炭粉,按照比例 A1\\(2:1\\)、A2\\(1:1\\)、A3\\(1:2\\)充分混合\\(具體比例見表 3\\),加入一定量的改性玉米淀粉粘結劑,混勻,置于擠出造粒機中進行造粒。將制造出來的炭肥分別置于溫度 B1\\(60℃\\)、B2\\(80℃\\)、B3\\(100℃\\) 下分別進行烘干,持續 2h,每隔 10min 取出,干燥器冷卻至室溫后稱重。由于造粒機造粒直徑固定,造出的顆粒肥直徑范圍約為 6. 5 ~7. 5mm,將烘干后的肥料顆粒進行人工篩分,計算篩剩的顆粒質量占全部質量的百分率;將制作好的球形肥料置于谷物硬度計上測定其抗壓強度,分析其顆粒性能?!颈?】
造粒機結構如圖 1 所示,生物質碳基緩釋肥樣品
2 結果與分析
2. 1 成型肥料干燥特性
各組干燥特性曲線如圖 3 所示?!緢D3】
根據圖 3 分析可知:各組肥料在 90min 左右基本達到質量平衡。在 A1 條件下,烘干所需時間為 B1 >B2 > B3,溫度越高,需要的烘干時間越少;而在 A3 條件下則相反,溫度越高,需要的烘干時間越多。這主要是由于生物炭具有多孔隙結構,在高炭氮比條件下,炭含量較高,大毛細管中的水脫出較為容易;而在低炭氮比條件下,尿素含量較高,尿素暴露在空氣中時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并粘附在顆粒表面,烘干初期容易表面結殼,阻止了物料內部的水分以氣態或液態的形式向物料表面擴散,不利于在很薄的邊界層內存在著較大的溫度梯度和水蒸氣的濃度度,不利于水分的散發,延長了干燥時間。
2. 2 顆粒成型性
各組抗壓強度如圖 4 所示,成型率如圖 5 所示?!緢D4-5】
根據表 4 分析可知,A1 各組尿素接近理論值,而A2 各組明顯低于理論值,炭氮比越低,其 N 損失率越高。這主要是因為低炭氮比下尿素含量較多,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造粒過程中黏附在造粒機上造成損失。因此,過低的炭氮比會增加 N 損失率?!颈?】
根據表 4 分析可知,A1 各組尿素接近理論值,而A2 各組明顯低于理論值,炭氮比越低,其 N 損失率越高。這主要是因為低炭氮比下尿素含量較多,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造粒過程中黏附在造粒機上造成損失。因此,過低的炭氮比會增加 N 損失率。
3 結論
1\\)各組肥料在烘干 90min 左右基本達到質量平衡,低炭氮比肥料的干燥時間較長。當炭肥比≥1:1時,溫度越高,烘干所需時間越短;而當炭肥比≤1:2時,溫度越高,烘干所需時間反而增長。生物炭本身的多孔隙結構易于水分的散發,而尿素暴露在空氣中時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并粘附在顆粒表面,烘干初期容易表面結殼,不利于水分的散發,從而延長了干燥時間。
2\\)采用擠出式造粒法可獲得良好的抗壓強度和成型率,當烘干溫度為 60 ~ 100℃、炭肥比≤1:1 時,成型肥料的抗壓強度 > 40N;炭肥比≥1:1 時,成型率> 95% 。過低的炭氮比會降低成型率。
3\\)低炭氮比下尿素含量較多,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造粒過程中黏附在造粒機上造成損失。因此,過低的炭氮比會增加 N 損失率。
參考文獻:
[1] 張民,楊越超,宋付朋,等. 包膜控釋肥料研究與產業化開發[J]. 化肥工業,2005\\(2\\):7 -13.
[2] 杜昌文,周健民. 控釋肥料的研制及其進展[J]. 土壤,2002\\(3\\):127 - 133.
[3] 閆湘. 我國化肥利用現狀與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域研究所,2008:1 - 7.
[4] 夏循峰,胡宏. 我國肥料的使用現狀及新型肥料的發展[J]. 化工技術與開發,2011\\(11\\) :45 - 48.
[5] 張福鎖,王激清,張衛峰,等. 中國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現狀與提高途徑[J]. 土壤學報,2008,45\\(5\\):915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