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菌劑作為一種廣譜性的保護劑,近年來,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特別是在種子和土壤消毒處理方面應用非常廣泛。殺菌劑具有見效快,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大面積嚴重發生的病害控制住的優點。但在使用時,合理的用量,科學、適時的施用辦法,一直是有關林業技術人員備受關注問題之一。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了殺菌劑在林業生產實踐中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供林業技術同仁借鑒。
1、 林業上常用的殺菌劑種類
林業上常用的殺菌劑有無機殺菌劑、有機殺菌劑、農用殺菌劑 3 種。波爾多液和石硫合劑屬無機殺菌劑;有機殺菌劑的種類較多,常見的有代森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粉銹寧、敵克松、瑞毒霉、五氯硝基苯、甲醛等;農用抗生素具有高效、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等優點,大部分具有內吸性,有治療和保護作用。常用的有土霉素、鏈霉素等。
2、 施用殺菌劑后的作用特性
施用殺菌劑后,對林木的效果表現有保護作用、治療作用和鏟除作用。
2.1 保護作用
保護作用是在病菌侵染林木時施藥,保護林木免受病菌的侵染危害。許多殺菌劑是以這種方法達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具有保護作用的殺菌劑,要求能在林木表面上形成有效的覆蓋度,并有較強的黏著力和較長的持效期。
2.2 治療作用
治療作用是在病菌已經侵染林木或發病后施藥,抑制病菌生長或致病過程,使林木停止發展或使病株恢復健康。
2.3 鏟除作用
鏟除作用是病菌已在林木的某部位或林木生存的環境中,施藥將病菌殺死,保護林木不受病菌侵染。具有治療作用和鏟除作用的殺菌劑,要求施用后能較快的發揮作用,迅速控制病害的發展,并不要求有較長的持留期。
鏟除性殺菌劑主要在林木休眠期使用,使用濃度較高,在鏟除病原物的同時,也能殺傷多種有益生物,甚至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因此,具體使用時,必須慎重考慮,權衡利弊。目前,生產上應用較多的鏟除性藥劑主要有福美砷、五氯酚鈉及石硫合劑 3 種。
3、 幾種常用殺菌劑使用方法
3.1 波爾多液
波爾多液,是一種優良的保護劑,為天藍色的膠狀懸液。殺菌譜廣,殘效期 15d 右右。波爾多液殺菌主要成分是堿式硫酸銅。只有把不溶水性的堿式硫酸銅變成可溶性銅,才能發揮殺菌、治菌的作用。噴施波爾多液在天氣好的條件下效果較好。
3.2 石硫合劑
石硫合劑,屬高效鏟除性藥劑,具有殺菌、殺蟲雙重作用,適宜于紅蜘蛛發生嚴重的果園發芽前使用。常用濃度因噴藥早晚而異,用藥早濃度宜高,用藥晚濃度宜低,一般在 2~5 波美度之間。
3.3 多菌靈
多菌靈,高效、低毒,屬廣譜的內吸殺菌劑、容易被植物根吸收,可向上轉運。殘效期 7d,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對溫血動物、魚、蜜蜂的毒性低、安全。3.4 敵克松有一定的內吸滲透作用,是較好的種子和土壤處理劑。對腐霉屬真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而對絲核菌屬真菌的防治效果較差。土壤消毒常用的劑量為 95%可濕性粉劑 0.5~1.4g/m2。敵克松溶解較慢,使用時,先加少量水混勻,再加水稀釋溶解。
3.5 五氨硝基苯
五氨硝基苯是保護性的殺菌劑,無內吸性,毒性低,用做土壤處理和種子消毒,對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紫紋羽病、白紋羽病及白絹病等有效,但對鐮刀菌無效。土壤消毒 8~9g/m2,先與 12.5~15kg細土混合均勻后再施入土中。
3.6 粉銹寧
粉銹寧,高效內吸殺菌劑,具有廣譜,殘效期長、用量低的特點,被植物各部位吸收,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白粉病具有預防、治療作用。對魚類,鳥類安全,對蜜蜂和天敵無害。
3.7 甲醛(福爾馬林)
福爾馬林,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對人、畜有毒。甲醛用土壤、種子處理或溫室、庫房熏蒸。
浸種處理:種子先用清水浸泡 1~2d 后,再用50~300 倍的甲醛水浸泡 1~3h,取出后用清水沖洗。
土壤處理:用 2%~3%的甲醛水溶液 5~10g/m2澆灌土壤。施藥后用塑料薄膜覆蓋 2 晝夜,揭膜攤晾,15d 后方可使用。
溫室熏蒸:每 10m3的空間用 100~200ml 甲醛,高錳酸鉀 70g,用水 200ml 熏蒸,先把高錳酸鉀倒入容器內,再加入甲醛和水稀釋液,門窗密封,熏蒸8h,開門窗通風后,方可使用。
4、 使用殺菌劑注意事項
4.1 噴藥時間
噴藥的時間過早會造成浪費或降低防效,過遲則大量病原物已經侵入寄主,即使噴內吸治療劑,也收獲不大,應根據發病規律和當時情況或根據短期預測,及時把握在沒有發病或剛剛發病時噴藥保護。
4.2 噴藥次數
噴藥次數主要是根據藥劑的長短和氣象條件來確定,一般隔 10~15d 噴一次,共噴 2~3 次,雨后補噴,應考慮成本,節約用藥。
4.3 使用濃度
用液劑噴霧時,往往需用水將藥劑配成或稀釋成適當的濃度,濃度過高會造成藥害和浪費,濃度過低則無效。
4.4 噴藥量
噴藥量要適宜,過少效果不好,過多則浪費甚至造成藥害。噴藥要求霧點細,噴灑均勻,對植物應保護的各部包括葉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噴到。
4.5 防止藥害
噴藥對植物造成藥害有多種原因,水溶性較強的藥劑容易發生藥害,不同作物對藥劑的敏感性也不同,例如,波爾多液一般不會造成藥害,但對銅敏感的作物卻可以產生藥害。作物的不同階段對藥劑的反應也不同,一般幼苗和孕穗開花階段容易產生藥害。
4.6 合理混用
一般遇堿性物質易分解失效的農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4.7 避免抗藥性
長期使用單一的藥劑,就會導致病原物產生抗藥性,使用的藥劑失效。為避免這一問題,可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藥劑或內吸性殺菌劑和傳統性殺菌劑混合使用。
5、 結語
林木病害是林木與致病因素在外界條件影響下,相互斗爭并導致林木生病的過程。影響林木病害發生的基本條件是病原、感病林木和環境條件。使用殺菌劑對林木進行綜合防治時,必須堅持安全、經濟、有效的原則,采用科學、適時、適量的用量方法,只有用好藥,把病蟲害數量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才能達到保護人畜健康,增加生產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玉萍,李艾蓮. 植物源殺菌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6,\\(02\\).
[2]羅布,陳永忠. 林木病害的良藥石硫合劑[J].廣西林業,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