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不斷發展和變化,在這一形勢下,構建高效課堂就成為了教育發展的必然。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高中化學更應該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積極構建高效課堂,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接收和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具體到高中化學學科而言,其理論性和實驗性很強,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必須打造全新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對化學學科有一個科學的認知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實現教與學之間的順利對接。由此可見,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已勢在必行。
二、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過程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是教學的主角,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根本體現不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新時期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保持教師教學“主導”地位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量為學生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如把所教知識點制成課件,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更加直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討論掌握知識,這樣不但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運用對比法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歸納對比法可以幫助學生將類似的化學知識整理成表格,通過對比分析,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把化學中容易發生錯誤和混亂的內容區分開來,使學生有更加清晰的思路,便于學生掌握有規律性的化學知識。如二氧化硫、木炭和氯氣都有漂白作用,為了更好地區別三種物質,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個簡單的表格,把三種物質的漂白原理、實質、漂白效果和應用范圍等一一列出來。通過對比,學生可以更加清楚、直觀地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四)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提高
在實際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水平都不一樣,且化學學科的理論性非常強,因此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盡可能地掌握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設計教學目標,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比如在課堂提問時,教師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施以簡單的問題,使其能順利回答,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而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則可提問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總之,因材施教的最終目的是使全體學生得到鍛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五)通過實驗理解和掌握知識
化學實驗在該學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多知識是通過實驗來獲取的??梢哉f,實驗是學好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其能夠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也使學生加深了對化學認識的理解,增強了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功不可沒。
(六)通過教學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過程和教學實踐的認識和思考。通過反思總結成功經驗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因此廣大教師一直非常重視。一般而言,教師在每一個學期、每一個月、每一周甚至每一節課、每一個章節,都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以便更好地發揮優點,改正不足,只有這樣才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好基礎。
總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要堅持以人為本、因村施教,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歐偉強.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高中化學教學的發展方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0).
[2]洪明,陸久桃,張志強.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吉林教育,2010(10).
[3]桑家明,陳淑琴.新課標下化學教學觀念的轉變[J].學苑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