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G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特別是寬帶接入技術和WIFI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通信的成本越來越低廉,這一因素直接導致數據通信市場的急劇膨脹,各種以數據傳輸為基礎的業務蓬勃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圖書館所提供的單一的、以紙質圖書借閱為主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讀者的各種實時性需求,因此基于3G移動通信技術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形式等已經成為現代圖書館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1、3G移動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即The third 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
3G移動通信技術第一個特點是可實現全球漫游,使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任意人之間的交流成為可能,這就意味著,任何用戶只需擁有一部移動通信終端和個人通信號碼,即可隨時隨地與他人進行無障礙地通信。其第二個特點是能夠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寬帶多媒體服務。目前,理論上支持WCDMA標準的3G通信技術最高可支持20Mbps以上的下行數據傳輸率,這樣3G通信終端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傳輸大容量數據,如圖片和視頻數據等。
3G的高帶寬通信技術為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模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隨著讀者要求的提高,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體系正逐步落伍,因此現代圖書館非常有必要結合3G移動通信技術改造傳統圖書館的基礎設施、管理架構和服務模式,以便于利用這一技術向讀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文獻資料服務。
2、傳統數字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傳統的圖書館已經無法適應3G時代讀者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2.1圖書資料不能滿足讀者要求
目前,衡量圖書館規模和效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圖書的種類和數量,但對于大多數圖書館而言,藏書數量和質量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對于中小圖書館而言,讀者很難找到一些稀有或專業性很強的數目。久而久之,讀者的借閱欲望和需求就會下滑,圖書館的輸出效能和社會服務價值也會下降。
2.2實時性服務不能滿足讀者需求
對于當今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而言,想閱讀某個刊物,或查詢某個關鍵的資料都是瞬息萬變的,可以說當今社會讀者的閱讀需求是非常具有時效性的,這就對圖書館的借閱和查詢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傳統的圖書館通常采用早九晚五的管理模式,有的甚至對工作日內還有特殊需求。因此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和服務體系必須進行必要的變革來適應讀者的這種隨時隨地查閱的需求。
2.3難以提供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的一個難題就是哪些文獻資料才是讀者最需要的,顯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并不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通常無法確定最優價值的數目信息;而讀者也常常發現圖書館的資料藏書雖然數量眾多,但卻找不到自己最想要的資料。因此圖書館和讀者之間需要更多的互動機制來互通信息。
2.4缺乏智能化的信息服務
傳統的數字圖書館雖然部分采用了智能信息處理系統,然而這種信息處理系統大多是以自動化管理為目的運作方式,各個功能模塊和系統是相互獨立的,數據格式各異,因此難以實現有效的數據共享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不利于基礎數據信息的抓取、篩選和挖掘。而衡量現代圖書館的運營狀況、服務水平和業務瓶頸甚至是圖書館基礎設施更新方案的制訂都依賴于對讀者借閱過程中細節數據的綜合分析,因此從數據挖掘的角度來看,傳統圖書館的信息處理模式已經無法為進一步的建設方案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3、基于3G通信技術的圖書館工作新思路
為了充分利用3G移動通信技術高數據傳輸帶寬的優勢,現代圖書館可重點考慮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3.1大幅度增加電子圖書資料的有效資源
對于移動或異地訪問圖書館資源的用戶而言,傳統的紙質圖書資料可能并不是最需要的,而高質量的、方便借還操作的電子化圖書是最為理想的數據源。從這個角度考慮,現代圖書館必須在圖書資料電子化方面狠下功夫,下大力氣解決高質量電子資源的問題,文章考慮一下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1)購買成品的國內外電子文獻。
(2)加強館際互借功能,實現多途徑資源共享。
(3)考慮使用通用的軟件格式和軟件平臺。
圖書館的購置經費要向電子類資源傾斜,改變過去重紙質圖書輕電子資料的傳統做法,同時改革過去衡量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料的統計方法,適當加大電子圖書資料的統計權重,多方促進解決電子資料文獻的來源和數量問題。
3.2改革借閱服務的內容和模式
要滿足讀者24小時的服務需求,必須實現服務的自動化操作。一方面要實現紙質文檔的自動化門禁、借閱、歸還、收費,甚至是各類數目的分揀等工作;還要提供24小時在線的服務器,專門處理讀者的查詢、消息推送、智能信息收集等。如讀者借閱的資料即將到期時應由自動化系統向讀者發送響應短信消息提醒讀者歸還紙質圖書或電子資料即將失效,當讀者預約的圖書到館或預約的電子資料可用時應向讀者發出提醒信息。這樣更有利與讀者主動安排圖書資料的借閱時間,提高圖書館和讀者雙發的工作效率。
3.3建立高效的互動機制
為方便讀者查閱,傳統的圖書館雖然能夠提供多種個性化和便利性的功能,如圖書預約、圖書薦購等,但現有的做法通常都是僅限特定的讀者群才能操作,且固定在某個網頁上提交,一般必須由讀者提供詳細的讀者身份驗證和推薦書目才能實現信息錄入,現有運作機制的反響效果并不好,因此必須充分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實現更高效的互動機制,最終使圖書館可以有效掌握讀者的真正需求,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料的利用率。
3.4建設智能化的信息處理機制
在信息化的時代,圖書館有必要引入高度智能化的信息處理機制,對讀者的日程搜索性能、借閱周期、續借周期、資料借出率等做詳細分析,利用數據挖掘的技術自動感知用戶對數據的需求,同時結合數目數據庫能夠自動統計各種書目的利用率、價值系數和用戶需求,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為讀者提供“有的放矢”
的借閱服務,另一方面也為圖書館的后續建設提供極具價值參考資料。
4、結語
如今的圖書館在效率、效能等方面仍然和讀者的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圖書館館藏資料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方式和內容低于讀者的期望值等,通過3G移動通信技術與圖書館的業務融合可以開創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從而更好地為讀者和社會服務。